鞍未卸,甲未解,烽火又在朝鲜燃起。1950年9月,司令宋时轮和副司令陶勇率第9兵团入朝作战。不久,宋时轮奉调回国,陶勇任第9兵团代司令兼政委。他卧冰爬雪,在朝鲜战斗了两年。1952年11月,组织上任命他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
这项任命对于39岁的陶勇来说,是严峻的。他是一个文化粗浅的工农干部,在陆军打了20年仗,已经驾轻就熟。眼下,突然把他这个连游泳都不会的“旱鸭子”调往海军,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海军有着一套专门的、技术性很强的业务,不懂三角、几何,入不了门呢。外国的海军司令,起码大学毕业,他却连小学都未上过。他的部下,有许多是起义过来的原国民党海军军官,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有的人还留过洋。他这个“大老粗”,可怎么去指挥人家呢?
陶勇深刻意识到这项新任命的分量,一副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了。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主席在南京接见了他及政委袁也烈、副政委康志强。
“你就是陶勇同志?我久仰你的大名。你仗打得好嘛!”这是毛泽东见到他时说的第一句话。
陶勇心中非常紧张,生怕毛泽东问起海军业务来——他上任还不到3个月呢。
毛泽东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事,对他说道:“你刚来海军,对海军的一套不熟悉,没有什么。我也没有进过军事学院呀。还是用我们的老办法——从战争学习战争,你很快会变成内行的。”
毛泽东在此之前,刚刚在武汉视察了“长江”、“洛阳”两舰,陶勇陪着他,检阅了“南昌”、“广州”、“黄河”三舰。在“南昌”号的会议室里,毛泽东燃起了纸烟,跟陶勇聊着。
“战士们愿意当海军吗?”
“愿意。他们说,大陆解放了,当海军才有仗打——解放台湾。”
“海军的任务不光是解放台湾,还要随时准备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毛泽东说着,忽然一转话题:“陶勇,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调到海军来?”
陶勇摇了摇头。
“你还记得4年以前,就在离这儿不远发生的事件吗?”毛泽东又提醒了一句。
哦,陶勇记起来了:“炮击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
“对啰,对啰。”毛泽东笑了起来,“那时候,你揍了侵入我内河长江横行霸道的英国军舰,丘吉尔说要派航空母舰到中国进行武力报复。我就写了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为英国军舰暴行发表的声明》,痛斥了丘吉尔。从那时候起,我就想让你当海军司令,倒是最合适的!”
毛泽东大笑着,陶勇也哈哈笑了起来。
陶勇请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毛泽东挥毫写下23个大字: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他连写三幅,分赠“南昌”、“广州”、“黄河”三舰。
……
1957年春天。舟山群岛对面的海面上,100多条舰艇和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海战演习。叶剑英元帅亲自坐镇。那正在不断发布命令、指挥整个演习的司令员,便是4年前的“外行”——陶勇。
恩格斯曾把知识更新比喻为“脱毛”。陶勇在短短的4年间,经历了一番艰苦的“脱毛”过程。他向苏联顾问普罗琴柯、沙哈罗夫请教;向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中的专家学习;努力攻读,不耻下问,终于长出了“新生的羽毛”,成为名副其实的懂行的东海舰队司令。
按照苏联军事顾问的意见,我军的海岸炮阵地,全是袒露式,固定式的。但在实战中,这套“炮经”很快暴露出缺陷。因为海岸炮老蹲在一个地方“发言”,马上就会被敌人测出方位,把你打成“哑巴”。陶勇亲自跑到厦门前线,召集我军事专家,设计出新式的“坑道炮”——在大炮炮位旁挖了坑道,铺上铁轨,装上绞车。每当大炮“发言”完毕,立即沿铁轨转移到地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厦门前线的海岸炮,全都改成活动式坑道炮。我军很快在炮战中占了上风,稳操主动权。
好学的将军就这样掀开了我军海战纪录上新的一页。
后来,陶勇又专门到“井冈山”号舰艇上去当兵。他像一个普通的海军战士一样,擦炮,操舵,帮厨,扫地,样样都干。人们为司令员勤奋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更有趣的是,联欢会上,他居然在鼻子底下粘上一小撮胡子,手里捏着旱烟袋,和战士们一起演出《四个老头看庄稼》,惹得全舰官兵笑弯了腰……
(叶永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