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版《胡雪岩全传》3-找靠山不如立靠山,胡雪岩密谋调任大事(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是!承情不尽。只是深夜打搅,万分不安。”

    于是潘叔雅道声:“暂且失陪。”转身入内。

    趁这片刻工夫,胡雪岩将潘家的客厅,打量了一番,这才讶然发现,潘家的里外大不相同。大门残旧狭隘,像个破落户,客厅中的陈设却是名贵非凡,光是壁上的字画,就让胡雪岩目眩不止,这面一堂屏条山水,四幅恰好就是“四王”,那面一堂屏条书法,四幅也恰好就是文徵明的真草隶篆“四体”。另有一幅中堂,顶天立地,写的是碗大的狂草,胡雪岩除了个“一”字,其余一字不识,但这么两丈多长,七八尺宽的一张大宣纸,就够他发半天的愣了。

    “胡老爷,请用点心!”

    一个穿着极整洁的蓝布大褂的听差,捧来了一只银盒,盒子凿成一朵梅花,花蒂就是把手。揭开来看,里面是五只细瓷碟子,盛着五样点心,红、绿、黄、黑、白俱备,颜色极艳,胡雪岩只认得红的是玫瑰年糕,拿起银镶牙筷,拈了一块放在嘴里,滑糯香甜,其味弥甘,但却不是玫瑰的味道。

    “这是拿啥做的?”

    “是拿桃子汁在粉里蒸的。”

    这在胡雪岩可说闻所未闻,只有叹一声:“你们府上真讲究!”

    听差矜持地微笑着,退后两步,悄悄侍立。胡雪岩一面进食,一面在想:等将来发了大财,总要比这潘家更讲究,做人才有意思。

    正在仰慕不已,胡思乱想的当儿,听得屏风后面,有了人声,抬眼看时,正是阿巧姐由个丫头陪着走了出来。一见面就说:“我等你好久了。”

    “请这面坐吧!”听差十分知趣,将他们两人引到靠里的炕床上,端来了盖碗茶,随即向那丫头使个眼色,都退到了廊下。

    “怎么回事?”胡雪岩问,“回一趟娘家,搞出很大的麻烦!早知如此,倒不如我叫老周陪了你去。”

    “陪了去也没用。事情很奇怪——”

    奇的是就在阿巧姐回去的前一天,有人寻到阿巧姐的夫家,直言相告,说是受阿巧姐的委托,来谈如何了结他们这层名存实亡的夫妇关系。如果愿意休妻另娶,可以好好送一笔钱。

    阿巧姐的丈夫很老实,不知何以为答,但他有个堂房哥哥,名叫小狗子,却是个喜欢搅是非的坏蛋,一看奇货可居,当时便表示:一切都好谈,但要阿巧姐亲自出面料理。来人一再探询口风,小狗子说是只想要个两三百银子。

    “是假话!小狗子的打算,是要骗我到家,好敲人家的竹杠。偏偏我第二天就回家,亏得消息来得早,所以小狗子来叫我,我不肯回去。我娘也叫我早早走。”阿巧姐接着又说,“哪知道小狗子带了两个地痞,弄了只船跟了下来。我一看这情形,不敢回客栈,同时关照船老大,不可说破是金阊栈代雇的船。上了岸,雇顶小轿,一直抬到这潘府上,还不晓得小狗子知道不知道我在这里。”

    胡雪岩一面听,一面深深点头,等她说完,主意也就定了,“你做得好!”他说,“不要紧,我来料理。”

    “你怎么样料理?”

    “这家的姨太太,跟你的交情厚不厚?”

    “从小在一起的姐妹。”阿巧姐答道,“交情不厚,我也不会投到这里来了。”

    “那好!”胡雪岩欣慰地,“你就先住在这里。多住几日。”

    阿巧姐大感意外,“多住几日?”她皱眉问道,“住到几时?”

    胡雪岩的意思,最好住到何桂清动身北上的时节。但这话此时不便说,而且一时也说不清楚。再又想到,虽然阿巧姐跟人家的交情甚厚,只是当居停的,到底不是正主人,作客的身份也有些尴尬,主客双方,都有难处,短时勾留,还无所谓,住长了要防人说闲话。

    “这样吧!”胡雪岩说,“见事行事。你在这里打搅人家,我自然有一番意思。明天就备一笔礼来,若是她家男主人好意相留,你就住下去,不然另想别法。”

    “住下去倒没有什么。我只是问你,要住到哪一天?”阿巧姐又说,“我也知道你上海事情多,最多三两天就要回去,莫非把我一个人撇在这里?”

    “当然不会!”胡雪岩说,“我另有安排。”

    “啥安排?”阿巧姐抢着问,神气极其认真。

    若是别人,看她这样咄咄逼人,会觉得招架不住,胡雪岩自然不会,“你不要着急,自然是极妥当的安排。”他接着又说,“长话短说,我让你住在这里,不让你回客栈,就是不想落把柄在小狗子手里。回头我就要去打听,到那里去的人是什么人?”

    “对!这要去打听。”阿巧姐说,“在船上我一直想不通,为啥要冒我的名,说我托他们去谈的?莫非是我认识的人?”

    这句话提醒了胡雪岩,念头像闪电一般从心里划过,十有八九是尤五和古应春搞的把戏,自己曾经跟他们说过,请他们听自己的招呼行事,暂时不必插手,果然,不听自己的话,弄巧成拙,反惹出意外的麻烦。

    不过,他也知道阿巧姐此时心神不定,不宜多说,便即答道:“你不必瞎猜。一切有我。这件事办得顺利的话也很快,说不定明后天就可以水落石出。你先安心在这里玩几天,我把你的衣箱送过来。”

    “那倒不必。我跟我那小姐妹,身材相仿,她的衣服多得穿不完,不过,”阿巧姐又提到那话,“这总也要说个日子,到底住多少天?我也好安心,人家问起来,我也有话好答。”

    “那——”胡雪岩心想,看样子到端午前后,何桂清动身的那时候,是不可能的了,既然如此,就早些了结这事,所以盘算了一会,很爽快地答道:“三天!第四天我准定来接你。”

    阿巧姐很满意,却又叮嘱了一句:“你可记在心里!”

    “不会忘记!”说着,他从身上摇出一大叠银票来,捡了几张小数目的递了过去,“这里二百两银子,你留着用。在人家这里作客,小钱不要省,下人该当开发的,都要开发。出手也不可以小气。懂吧?”

    阿巧姐如何不懂?点点头说:“你放心好了,我不会丢你的面子。”

    于是胡雪岩请见主人,道谢告辞,等周一鸣陪着回到金阊栈,他把他留了下来,细谈究竟。

    这段经过,前因后果,相当曲折,即令胡雪岩把不必说出的话,隐去了许多,仍旧使周一鸣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摩拳擦掌,大有跃跃欲试之意。

    “乡下土流氓搞不出什么把戏,等我打发他们走。”

    “人都还不知道在哪里,你先别忙!”胡雪岩说,“我们商量好再动手。只是摆脱这两个人,事情好办,我要跟小狗子打交道。”

    “喔!”周一鸣把心定下来,因为看样子还有许多花样,且等听了再说。

    “我现在又要叫小狗子晓得厉害,又要他感激。你倒想个办法看。”

    这是个难题,胡雪岩原有借此考一考周一鸣的意思。他好好考虑了一会,出了一个主意,胡雪岩认为可行,当天就开始动手。

    第一步是去打听这两个人,乡下人到底是乡下人,不脱泥土气,所以第二天一早,周一鸣很快地在潘家附近找到了。潘家的巷口就是一爿俗称“老虎灶”的小茶店,光顾这里的茶客,大多是附近的平民,一到先自己取了木脸盆舀水洗脸漱口,相互招呼,然后吃茶吃点心,高谈阔论,只有坐在门口饶饼摊子后面那张桌子上,土里土气,贼头贼脑的两个茶客,不但不跟人招呼,而且两双眼睛只盯着过往行人,特别是看见堂客,更为注意,这就相当明显了。

    “小狗子!”周一鸣冒叫一声。

    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看到周一鸣含笑注视,便即问道:“是你叫我?”

    “是啊!哪一天进城来的?”

    “昨……昨天。”小狗子嗫嚅着说,“我不认识你。”

    “怎么会不认得我?”周一鸣也做出困惑的神色,“我倒请问,你是不是家住木渎?”

    “是的。”

    “那就对了!”周一鸣以极有把握的声音说,“你贵人多忘事,认不得我,我是不会记错的。我们上一次吃过‘讲茶’,我那朋友多亏你帮忙。”

    这又是周一鸣瞎扯,料准像小狗子这样的人,少不得有吃讲茶、讲斤头的行径,所以放心大胆撒谎。小狗子不知是计,想了想问:“你的朋友是哪个?”

    “姓王。”

    “喔,”小狗子说,“想来是王胖子的朋友。不错,王胖子调戏刘二寡妇,挨了耳光,是我帮他叫开的。王胖子现在还好吧!”

    “还不错,还不错!”周一鸣顺口回答,“他常常提到你,说你小狗子够朋友。来,来,我做个吃点心的小东。”说着便向烧饼摊子高声吩咐:“拿蟹壳黄、油包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小狗子一面说话,一面眼睛朝外看,街上走过一个女人,后影极俏,像极了阿巧姐。

    这等于自画供状,周一鸣心里好笑,便根本不拿他当个对手,等那条俏影消失,小狗子怏怏地收拢目光,脸上并现懊恼与疑惑之色,周一鸣便单刀直入问道:“小狗子,你在等人?”

    “不是,不是!”

    “那个女的,”周一鸣遥遥一指,“后影好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小狗子怎想得到是有意逗他?惊喜交集地问:“你——啊,说了半天,看我荒唐不荒唐?还没有请教你老哥尊姓?”

    周一鸣因为藐视他的缘故,便懒得改姓,照实答道:“敝姓周。”

    “喔,周大哥,刚才过去的那个女人,你也觉得像是认识的?”

    “是啊!”周一鸣说,“好像木渎见过,也好像在上海见过。”他摇摇头,“记不得了!”

    这番做作,把小狗子骗得死心塌地,当时先不忙跟周一鸣答话,向他的同伴叫了声:“老吴!”接着向外努一努嘴。

    那个老吴便飞奔而去,周一鸣越发匿笑不已。“小狗子,”他放低了声音说,“你们在盯人的梢?”他又用关切的神色,提出警告,“苏州城里,不比乡下,尤其是这年把,总督、巡抚、总兵,多少红顶子大官儿在这里,你们要当心。”

    “这——”小狗子嗫嚅着,“不要紧的!是熟人。”

    “什么熟人?说刚才那个女的是熟人?”

    “是的。”小狗子觉得周一鸣见多识广,而且也说了相熟,便不再隐瞒,“周大哥,你说在木渎,在上海见过都不错。说起名字,你恐怕晓得,叫阿巧!”

    听得这话,周一鸣又有番做作,把腰一直,脸微微向后,眼略略下垂,好半晌才说:“我道是哪个,是在长三堂子里的阿巧!怪不得背影好熟。”

    “对,对!周大哥,你也晓得的,她在堂子里。”小狗子更觉需要解释,赶紧又说,“那都是她娘家不好,她是私下从夫家逃出的,做出这种事来,害得夫家没面子,真正气数。”

    “那你现在盯她的梢,所为何来?想捉她回去?”

    “也不是捉她,她不守妇道,想劝她回去。”

    “这,小狗子,不是我说一句,真正你们苏州人的俗语:‘鼻头上挂咸鱼——臭鲞’,这种人怎么劝得醒?”

    小狗子点点头,想开口却又把话咽了回去。

    周一鸣明白,这就到了要紧关头了。他原来定的计划是,找好“班房”里一个跑腿的小伙计,托他找个同事,两个人弄条链子,弄副手铐,等自己探明了小狗子的住处,“硬装榫头”,随便安上他一个罪名,先抓到班房里,然后胡雪岩拿着何桂清留给他的致长洲知县的名片去保他出来。这就是既叫小狗子知道厉害,又要他感激的手法。而照现在来看,根本无须这样子大动干戈,直截了当谈判就行了。

    对小狗子这面,毫无疑问,周一鸣认为“搓得圆、拉得长”,要他成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极有把握,但在胡雪岩那方面不能没有顾忌,他觉得自己无论就身份、交情来说,替他办事,还没有能够到自作主张,独断独行的程度。自己只不过为胡雪岩奔走,他怎么说,自己怎么做,能把他的交代完全办到,便是最圆满的事。不听他的话做,即使效果超过预期,依然会使得胡雪岩有“此人不可靠”的感觉,因为不听话即是不易控驭。

    为此,他改了主意,“小狗子,各人有各人的事,我也不来多问。”他略停一停说,“今天也是凑巧,我有个机会可以发笔小财,不过这件事我自己一个人做不成,正好路过看见你,想邀你做个帮手,不知道你有空没空。”

    话甚突兀,小狗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有钱进账的事,自然求之不得,但第一要看他的话靠得住靠不住;第二要看自己做得了做不了,所以先要问个清楚才能打主意。

    “周大哥,你挑我,我自然没话说。是怎么回事,好不好请你先说一说?”

    “说来话长。看你现在心神不定,我也还有点事要去办,这样,”周一鸣故意做个沉吟的神情,然后语声很急地问道,“你住在哪里,中午我来看你。”

    “我住在阊门外一个朋友那里。”小狗子又说,“中午不见得回去。”

    “那么,我们中午约在那里碰头好了。我请你吃酒,把你的朋友老吴也带来。”

    “好的。”小狗子毫不迟疑地答道,“你约地方好了。哪个请哪个,自己弟兄都一样的。”

    “对!我们准定中午在观前街元大昌碰头。先到先等,不见不散。”

    说定了,周一鸣先走,他很细心,没有忘了先到烧饼摊上付了点心钱。然后匆匆奔到吴苑茶店,这是昨晚上约好了的,胡雪岩在那里等他。

    “这个小狗子,两眼墨黑,啥也不懂!居然想来寻这种外快,真正叫自不量力!”周一鸣得意地细讲了发现小狗子的经过,然后又说,“杀鸡焉用牛刀?这种样子,胡大老爷你也犯不着费心了,有话跟他实说就是。本来我就想跟他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不过是胡大老爷的事,我不敢擅专。”

    “不敢,不敢!”胡雪岩对周一鸣很满意,所以也很客气,拱着手说,“你帮我的这个忙,帮得不小。”

    “哪里的话?胡大老爷,你不必说客气话。”周一鸣很恳切地答道,“该当怎么办,你尽管吩咐,我去跑。”

    “你的办法已经很好了。能够就在这一两天内办妥当了,说句实话,是意想不到的顺利。你中午去赴约,约了他到我客栈里,我们一起跟他谈。不过,那个姓吴的,最好把他撇开。”

    “这容易。我自有法子。”

    “还有件事,很要紧。”胡雪岩略想一想说,“不管它了,我自己去办,你就只管约了小狗子来,只要约到,以下都是我的事。”

    “只要约到”四个字,等于提醒周一鸣,小狗子可能心生疑惑,有意爽约。那在胡雪岩面上就不好交代了。

    于是周一鸣不暇多说,匆匆出了金阊栈,为求快速,赁了一匹供游客逛山用的马,认镫扳鞍,跨上马背,将缰绳一带朝城里走。

    “喂,喂,客人,你到哪里?”赁马的马夫赶紧抢着嚼环,仰脸问说。

    这些马照例有马夫带路,而马是跑熟了路的,出行之时,一步踏一步,到归途回槽,撒开四蹄,却又大不相同。马都是上了岁数的,实在也快不到哪里去,而且除却逛山,从不进城,所以马夫要那样诧异地问。

    周一鸣原晓得这些规矩,一看不能通融,便很简捷地说:“我要进城,你赁不赁?不赁我就下来。”

    “做生意哪有不赁之理。不过——”

    周一鸣没有工夫跟他多磨,跳下马来将缰绳一丢,掉头就走。

    这态度就不大好了,而那马夫也是有脾气的,当时便吐一口唾沫,自言自语地骂道:“真叫气数!碰着‘老爷’哉!”

    苏州话的“老爷”,用在这里当鬼解释,周一鸣正因赁马不成,惹了一肚子气,此时怒不可遏,转过身来,抢上两步,戟指喝道:“你骂谁?”

    那马夫一看来势汹汹,便有惧意,但“苏州人打架”的那副工架是出了名的,一面用怎么样也硬不起来的苏州话,连声警告:“耐要那哼?耐要那哼?”一面倒退着揎拳捋袖、捞衣襟、盘辫子,仿佛要拼个你死我活似的。

    苏州人又最好看热闹,顿时围了一圈人。那马夫有本地人助威,声音便高了,用极快的苏州话指责周一鸣不通人性,即令是吵架,也忘不了说几句俏皮话,于是看热闹的人丛中,便有了笑声。

    周一鸣此时处境甚窘,他倒不是畏惧,而是怕闹得不可开交,误了小狗子的约会,便误了胡雪岩的要紧事,心里颇为失悔,却苦于找不到一个台阶可下。

    幸好,有了救星,是胡雪岩,“老周,”他从人背后挤了出来,问道,“跟他吵什么?”

    “为了赶辰光,想赁匹马进城,这家伙的马,要拣地方走的,那就算了!‘买卖不成仁义在’,用不着骂人。”

    “哪个骂人?”马夫也抢上来分辩,却让胡雪岩止住了。

    “‘相骂无好口’,谁是谁非,不必再辩。我只问你,耽误了你的生意没有?”

    “就耽误了生意,也只好我认倒霉。”

    “那就没话可说了。”胡雪岩说,“你赶快招呼你的生意去吧!”说着,他把周一鸣一拉,掉臂而出,也不必劝解,更不必追问,两个人雇了两顶轿子抬进城,在观前下轿,重新约一约时间,准定正午在金阊栈见面,然后分手,各去干各的。

    苏州同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