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像一种鼓噪但鸦雀无声
像一种死寂却震耳欲聋
——必然的夜晚
一场偶然的大雾
梦里梦外,那碰壁的感觉
无法被指出
二
于雾中重逢,恍若隔世
分手时,又像永别
而汽车是一群
嗡嗡乱叫的蜂子
说不准谁会被它们
叮上一口
三
我只是知道却无法解释
雾使每一个立场
都充满动摇和猜疑
你看,不!我看
树木和树木相互提防
以免撞碎各自的头颅
四
一枚废墟里的金币依然值钱
一座大雾中的城市
却不被信任。除了隐瞒
它几乎没有态度
那暴露出的灯光
像庸医的眼睛
五
城市敞开的地方,雾仍在抚摸
那并不存在的手,将
先知和畜生揉成一团
这一刻,说谎的人回过头来
雾碎裂时,他的脸
变成许多人的脸
六
我无意夸大这样的事实。我
懒于知道,在时间面前
还有谁不是原形毕露。举目四望
除了假的像真的什么都像假的
而太阳只是在它想出来的时候
才出来
生存困境的感受
这首有点像说明文题目的诗,其实是写人的生存困境和感受的优秀之作。“大雾”是一种掩盖和遮蔽事物真相的迷幛,在它的掩盖和遮蔽之下,我们还能够看清和识别事物的真相吗?
据柳沄的感受,“一场偶然的大雾/梦里梦外,那碰壁的感觉/无法被指出”。生活中的人们,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碰壁”时都找不到原因也不知道碰到了哪一面“壁”上。这种无法言说的事实,就是对真相的迷失和“找不着北”的感觉。这种感受是真切而具体的,柳沄却写出了它的迷离朦胧的虚幻之象。这就是诗性之不同于“真实”。
在雾中重逢又分手时有如永别,因为谁也料不到是否会被嗡嗡叫的汽车“叮上一口”。这种生存感受中的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的不可知和难以预料,写得何等令人惊心胆颤。然而它实在是难以回避的真实。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危机无所不在,但人们不得不时刻提防着被“叮上一口”。
由于时刻提防的心态便造成了相互的隔膜和不信任。“雾使每一个立场/都充满动摇和猜疑”,并且“相互提防/以免撞碎各自的头颅”。这是一种生存在迷雾之中的小心翼翼,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互不关心的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动于衷和冷漠。
这就是诗中所写的“一枚废墟里的金币依然值钱”而“一座大雾中的城市/却不被信任”的依据。雾所造成的隔膜不但使人失去了信任,并且也因为隔膜而互不了解。作为诗人独到的语言表现,“那暴露出的灯光/像庸医的眼睛”,真的是既形象,又具有某种程度的尖刻。“庸医的眼睛”,它既看不透病情的真相,却又披着“包治百病”的医学外衣,这不正是时下许多无的放矢言不及义的理论家们的真实写照吗?
大雾中的种种人生世相在被掩盖和遮蔽的同时,又孳生出别具一格的奇形怪状。这种奇形怪状之一就是“将/先知和畜生揉成一团”,使崇高与卑鄙浑然难分。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是泾渭分明的区别,而一旦“先知和牲畜揉成一团”,必然造成连是非也难分、高尚与卑鄙混淆难辨的局面。人们将何以收拾这种局面呢?
事物的真相还存在吗?“除了假的像真的什么都像假的”这样的局面,也许就是由大雾所造成的危机。诚然,只有云开雾散太阳出来时真相才会出现,而大雾的弥漫何时结束呢?因为太阳只有在它想出来时才出来呀!
柳沄的这首诗,在表达对现代社会的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上,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又入木三分的了。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