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名篇赏析-倔老婆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张志民

    那时间——

    她拿着棍子赶着小伙子走,

    背过脸,

    骂着她家大丫头:

    “哪有女娃招后生?

    十七大八不知羞……”

    昨晚上——

    她拿筷子戳着三闺女的头,

    嘱咐着:

    “抹抹嘴儿还不赶快走!

    省得他

    在咱家门口儿干咳嗽……”

    情趣与理趣

    读这首诗,两幅不同的生活场景浮现在眼前。它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倔老婆子”的既倔又不倔。所谓倔,是她的那种风风火火的性格一以贯之。在过去的“那时间”,她倔在反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所以对“大丫头”才那么狠。一个十七大八的女娃居然“招”后生,也就是惹得男青年来亲近她吧。对于这种人的天性中的恋情,倔老婆子因看不惯而加以怒斥。后来呢,她的“三丫头”也在谈恋爱了,她却“拿筷子戳着三闺女的头”而催其“还不赶快走”了。同样还是说倔,只是这次倔得有理,倔得开明。说她不倔,就是她并不认死理,能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原来的封建意识,即从反对“大丫头”“招后生”到支持“三闺女”去“敖包相会”。

    虽然是短短的两节诗,但是它的时间跨度并不短。诗歌写作中这种略去过程的叙述方式很有讲究,要省略得当,繁简相宜。这首诗主要是通过两个生活场景来表现老婆子的“倔”的性格。虽然两次“倔”的思想观念不同,但“倔”的性格是一致的。它侧重点不在于写这种思想转变的过程,如果要写她思想的转变过程,那就得写一首叙事诗,中间还要铺陈许多情节和细节,使这种转变显得自然合理,那就是一种“面目全非”的涛了。

    写成现在这种样子,是诗人别具匠心的安排。他把“过程”置于“幕后”,是让你在舞台的正面看到老婆子的两次“倔”,使你觉得她“倔”得合理,“倔”得可爱。然而你从她的两次“倔”中已经知道她是面目一新而须“刮目相看”的老婆子,所谓此“倔老婆子”非彼“倔老婆子”也。

    用一个诗歌中的术语来形容这种写法,叫做“时空跳跃”。在这种“时空跳跃”所呈现出的生活场景中,我们不但看到了人的思想感情的转变,更从这种转变中看到了一种生活的情趣,使你对老婆子的“倔”产生了一种审视的兴趣。以老婆子的两次“倔”的表现而言,多多少少使人产生一点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又传达着时代进步的讯患。

    这就是诗歌欣赏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情趣与理趣。

    (叶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