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江湖中之闯啃(kèn)的骗财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湖中之闯啃(kèn)的骗财法

    我老云有个朋友是天津东大庄人,有一次我去看望他,恰巧他未在家中,往某处有事未回,家中只有他老母与他媳妇。这婆媳将我让到屋中,烧水沏茶,叫我等候。我正喝茶之际,由外边进来一人,约十四五岁,穿着蓝布大褂,光头未戴帽,两只鞋上有挺厚的尘土,面带惊慌之色。他到了院中就嚷:“大娘在家没有?”老太太跑出来看,不认识这孩子,忙问:“你找谁呀?”他说:“我不找谁。”说着话就冲老太太跪下了,二目落泪说:“老大娘,您快救我吧!”老太太看他这种神气,惊问道:“你……这样是为了何事呢?”小孩哭着说:“我是塘沽的人,我父亲死了,家中只有我妈,妈在我姥姥家住着,我叔将我送在天津×仁堂药铺学徒,我学了有半年多,因为净受气,挨打受骂,我不愿学了,要往我姥姥家找我妈。我由柜上偷出些个值钱贵重的药品跑出来,有柜上的伙计追下我来了。要叫他追回我去,我叔厉害极了,非得将我打死不可,你老人家若是行好积德,到门外瞧瞧,如有人打听我,你老人家就撒谎说我出了村往东去了。他往东找,我好往南跑,只要到了我姥姥家,这条小命就算保住了。”说罢痛哭不止。妇女的心最软无比,看见他这样可怜,就动了恻隐之心。老太太叫儿媳妇给他些水喝,自己往外就走,到了门前往各处瞭望,只见由西边来了一个人,约有三十多岁,穿着打扮像个店伙似的,两眼发直。他见了老太太说:“借光,老太太,将才有个穿蓝布大褂的小孩,你看见没有?”老太太说:“你问他做什么?”这人说:“我是×仁堂的伙计。我们柜上跑了个徒弟,他偷了千数多块钱的货物,我追赶他进这村,也不知怎么,没有了!”老太太故意说:“不错,将才有个小孩慌慌张张地从我们这儿过去,他出了村往东去了,你快往东追吧!”这人说声:“劳驾!”匆匆地往东而去。

    江湖中的“闯啃

    老太太回到院中,向那小孩子安慰道:“你放心吧,追你的那人叫我给支走啦。”这孩子立刻趴在地上给老太太叩头。他说:“老大娘您索性行点好,给我顿饭吃,借给我几块钱当作盘费。”老太太说:“哟,瞧这孩子,咱们素不相识,给你顿饭吃那倒算不了什么,借给你几块钱,那可不成。”小孩说:“你老要不借给我钱,我有点东西求你给卖卖,弄几块钱路费好往我姥姥家去。”老太太问道:“你有什么东西呢?”小孩说:“我由药铺里偷出来有麝香、熊胆、牛黄、冰片、眼药、丸药。”他说着由衣裳里取出个包儿往地上一放,将包打开,只见里边有几个小小的四方玻璃盒,上有小红纸签,写着四个字“真正麝香”,还有写着“真正熊胆”、“真正牛黄”的。还有二十多瓶眼药、十几匣牛黄清心丸,盒上、匣上、瓶上,都粘着天津估衣街×仁堂的字样。他向老太太道:“你老要留哪样儿呀?”老太太不认识字,也不懂行,就向我老云说:“云先生,你来看看都是什么药吧?”我说:“有麝香、牛黄、熊胆、眼药、牛黄丸,这些东西都是值钱的贵重药品。”老太太说:“他二姨的公公头几个月得了一回半身不遂,就吃牛黄清心丸好了的,我将牛黄丸都给留下吧!”小孩说:“这牛黄清心丸是十二丸一盒,我们柜上卖八毛钱一丸,每盒卖八块大洋,要整盒买较比零买便宜两丸子。”老太太听他所说,将嘴一撇道:“哟,那么贵谁买你的,我们还到铺子里去买哪!像你这东西,得便宜我才要哪。”小孩说:“便宜是一定的,我也不能卖八块一盒,你要都留下我可不卖,你要留个一两盒好办。你老随便给钱还不成吗?”老太太说:“我就留一盒,给你一块钱。”小孩说:“那可不成,一块钱太少了。”我老云给他们圆全买卖,算是两块洋一盒。于是老太太就拿了一盒药,给小孩两块钱。她儿媳说:“问问隔壁王大婶要不要?”于是老太太又出去给张罗买卖,工夫不大又来了几位街坊,男的、女的,都抢着买,有拿起麝香就给三块钱的,不卖还不行,有愣给五角钱拿几瓶眼药的。眨眼之间他就卖了十几元钱,他直用手捂着,大嚷:“这么贱,我不卖了。”将包儿一提溜往外就走。他走后大家又谈谈论论说:“买了便宜东西。”我看他们都喜气洋洋地各自散去。等了一会儿,老太太的儿子也没回来,我就告辞而归。

    过了两个多月我又到他家,恰巧她儿子又没在家,我忽然想起老太太前者买的便宜货,我就问:“伯母,你上次买的那便宜货好不好呢?”老太太听我一问,立刻就气呼呼地说道:“老云,你还提那事呢!我们都让人家给骗了十几块钱,买的都是假药。那个挨刀子的孩子!”又哭又说,“把我们冤苦了,他不是个好东西,他,他……”我听了这片闲言闲语,才知那小孩是个骗子手。我回到天津,就向一些老于世故人情的朋友提说此事,都说“这是骗子手骗财的”,但是谁也不知道其内幕如何。

    在前年,我老云到济南府,在商埠遇见了个朋友,此人姓袁,从前他是个卖药的江湖人,专摇串铃下乡去卖药,如今他当了官差。我二人在茶馆聊大天,聊到小孩骗财这桩事,老袁说:“那是一种生意。”我说:“那是什么生意呢?”他说:“这种生意说江湖行话叫做闯啃(kèn)的。”我说:“这闯啃的生意为什么都用小孩呢?”他说:“这种生意是专蒙骗妇女。要在大街里、市场内,是没有人听他们那套的。做这种生意的,是一个掌买卖,一个敲着。”我问:“什么叫掌买卖呢?”老袁说:“那掌买卖的是那小孩,在未做这闯啃生意以前,先得物色个小孩,可是找个相当的最难,十八九岁的像个大人一样,愣往住人家的院子闯,不惟骗不了财,赶巧了还许叫人打了。若是用个十一二岁的,知识太幼稚,胆量也小,任你如何教练也不成功。最好是找个十四五岁的小孩,以身材矮小为佳,尤以聪明伶俐、有胆量、见人敢言、口齿伶俐为上选。得着这种小孩的,每天以上等吃食诱惑他,将骗财方法传给他,等到他练得能够不害怕了,掉眼泪了,算是成了。他们江湖人管教给小孩往住人家愣闯去骗财,说行话叫夹磨(jiá mo

    )(调教

    )铃铛

    (小孩儿)

    去掌买卖。等到教成了,就自己做些假药,但是摹仿谁家药,仿单、药品、装潢,也得和那真货一样,以叫人看不出破绽为准。到了闯啃的时候,是徒弟带着货在前边走,师傅在后边跟着,如若小孩闯入人家,见了妇女撒谎骗人,将人冤得信以为真了,或是生了恻隐之心啦,才能有本家的人出来,站在门口儿给小孩巡风。他师傅见由门里出来人了,就奔过来假装追徒弟的样子,向人问他徒弟。巡风之人都是将他的师傅认作追捕逃徒,用话支走,或东或西。他师傅也得有着急的面孔,人家说东,他就得匆匆地往东,以假作真,是他敲家子(

    帮凶

    )的发托卖像(

    指演员在表演时要惟妙惟肖,通过喜怒哀乐刻画艺术形象

    ),那小孩的师傅便是敲家子。”我将这事听明白了,向老袁问道:“那小孩天天和他师傅去骗人,能骗多少年哪?”老袁说:“也就三二年。”我说:“过了三二年又怎么哪?”老袁说:“将他扔了不要,再另找一个。”我说:“他能随便扔了吗?”老袁说:“他们做闯啃(kèn)生意的人要找个徒弟,并不是有人荐的,都是那不听说、不听道、在家里逃学、学买卖受不了规矩、背着铺子、背着家长偷着跑出来的。凡是这种偷着跑出来的孩子都是又馋又懒,专会撒谎,十四五岁、十三四岁的居多。他们闯啃的生意人光在各处寻找这种小孩。找着了之后,先以美食华丽衣服诱惑,然后才夹磨(jiá mo

    )(调教

    )他骗人的方法。等到能够天天出去骗财了,那小孩胆量也大了,差不多就不受师傅管束。他师傅教他抽大烟,染成了嗜好,不惟他天天能去骗财,因有嗜好在身,骗人钱财的时候也能多骗,也不发懒,倾心愿意地受师傅驱使。及至他的嗜好日深,岁数也大了,所骗来的金钱只够他自己用的,师傅得不着好处了,就假做开穴(xué)(

    即是另往他方)

    ,就将徒弟抛了

    (江湖人管什么东西不要了调[

    diào

    ]侃儿叫抛了)

    。他那徒弟嗜好染成了,他师傅将他抛了,没人给他敲着,纵然他有胆量去闯啃,骗来的银钱也是少的。他一开知识就学会了撞骗,离开了师傅,什么事不好他去干什么,这一辈子也好不了,除死方休。”

    那闯啃的老合(

    闯江湖的

    )手段有多么毒辣!社会里有这种蟊(máo)贼骗人、害人,地方上的官吏对于他们都是极力除治的。社会里面情形,黑幕重重,非我老云所能尽知,仅将我所能知道的公诸社会,使未受骗的人多加小心,便是我老云忠于社会爱护人群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