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小绺(xiáo liu)(小偷)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绺(xiáo liu)(

    小偷

    )门

    小绺门是专在人群里窃取他人财物的。社会的人士叫他们为“小绺”,彼辈每日三五成群去到火车上、轮船上、电车上、公园、市场、各庙会里做他们绺窃的事儿。凡是被他们窃过的人,每逢到娱乐场、杂技场,都有留神小绺的戒心。电车、火车、轮船,都悬挂着木牌,写着“留神小绺,谨防扒手”的字样。江湖人管他们小绺这行人调(diào)侃儿叫“老荣”

    (小偷)

    ,又叫“镊子把”。老荣是他们总名儿,虽然都是小绺,所吃的路线各有不同。计分:“轮子钱”,是专吃火车、电车上的旅客的;“朋友钱”,是专吃半熟脸的人;“黑钱”,是专在夜内偷的,白天不作活;“白钱”,是专在白天偷的,夜内不作活;“高买”,是专吃金珠店、绸缎店、银行银号的。社会里有一种半开眼的人管小绺(xiáo liu

    )(小偷

    )叫“白钱”。敝人曾云游几个省,耳濡目睹,他们这行儿不拘在什么省市码头地方都有头儿,调(diào)侃儿叫“瓢把子”。地方小的只有一个“瓢把子”。大地方还有大头儿,叫“总瓢把子”,在总瓢把子之下还有许多小瓢把子。按他们的规矩,是每个瓢把子管辖区域内,有小绺偷着了东西,不论是值钱不值钱,偷着的时候不能就卖就花,得将所偷的东西先叫他们的瓢把子收存三天。在这三天之内,若丢失的人有势力,找得很急,也好在三天之内货归原主;若是过了三天,没有动静,一定丢东西的人没有势力。若是东西物件往外一卖,将钱分着一花,调侃儿叫“挑(tiǎo)喽啃(kèn)杵,均杵

    (分钱)

    头儿”。

    电车、火车、轮船,都悬挂着

    小绺头儿有明有暗。譬如,北平这个地方,军警林立,小绺头儿是暗中潜伏的,绝不敢明露。他们又是一种流动集合的,没有准住处。在外码头的小绺头儿全是明的,若向官人打听,他们该管的地方一共有几个小绺头儿,姓什么叫什么,住于何处,都能知道的。那明着的小绺头儿得和老柴(

    官人

    )联络。如若有不听头儿调动的小绺儿,当头儿的向老柴们说句话,就能把他捕了去,责打一顿,给关起来。临放出来的时候,也得先向小绺头儿央求好喽,然后才往外放呢!放出来之后,这小绺除非远走高飞,若是不走啊,还得服从当地头儿呀。譬如,甲地的小绺,若是不愿意在甲地了,到了乙地不能去偷窃,得先在乙地见好了乙地的头儿,然后才能出来到人群里偷窃。设若来到乙地私自偷窃,不先见他们的头儿,叫乙地的头儿知道了,向老柴们暗一指,就给捕了去,先打后关。到了各省市码头商埠这已成定例了。还有些个小绺架着“海(hāi)冷”的。什么叫“海冷”呢?江湖人管当大兵的丘八

    (大兵)

    爷调侃儿叫海冷。小绺们和他们狐假虎威请出来的军人在一起,假如丢东西的人“醒了攒(cuán)(

    明白过来了

    )”,有军人保护他们,临时不能挨揍,不等丢东西的人找来官人,他们就扯活(chě huo)了

    (跑了)

    。他们架军人就得叫军人吃“摽(biào)杵儿”

    (即是分别人钱花)

    。还有老荣

    (小偷)

    “攒(cuán)冷”

    (入伍当兵)

    的,自己攒冷,每逢出来的时候,表面上瞧他军装整齐,好像是正式的军人,暗含着做活儿(

    去偷东西

    ),你要说他是小绺,他先冲你瞪眼,一路大吵大唬。所以,攒冷的老荣有护身皮儿,实是不好惹的。敝人在外省还见过逛游艺场的人被小绺偷了东西,将小绺抓住了,过来几个丘八

    (大兵)

    ,将丢东西的人打得鼻青脸肿,打完了一散儿,真叫人有冤无处申诉去。

    还有“攒(cuán)子钱”的小绺(xiáo liu

    )(小偷

    )。什么叫“攒子钱”的小绺?就是专在市场、庙会各玩艺儿场的人群中偷窃的小绺,江湖人调(diào)侃儿叫他们“攒子钱”。他们每逢要偷东西的时候都是两个人,甲将东西偷去,交到乙的手内,乙乘二仙传道得了道

    (得了皮夹子)

    的工夫,一转儿身往各处云游去了

    (可不是我这个云游客)

    。丢东西的人若是觉悟了,将甲小绺抓住,他能冲丢主瞪眼。常言道,“捉奸要双,捉贼要赃”,他身上搜不出赃物,就能愣装好人。攒子钱的小绺(

    指专在市场、庙会各玩艺儿场的人群

    中偷窃的小绺

    )也有不同,他们的能耐分为两种技能:一种叫糙活;一种叫细活。做细活的能偷阔人。第一得有穿着。衣服阔绰,能挨着阔人不叫有钱的生疑。第二得窃术高超,手要敏捷。要偷的时候先瞧了道儿,只凭走个对脸儿,微一沾身,财物便能到手,手眼心三快,令人来不及思议。至于往集场、庙会、杂技场儿等处绺窃的,真有挤挤蹭蹭偷个几十分钟才到手的,偷着的差不多是破皮包一个、当票二张、三角毛票、十几吊铜元而已。这种攒子钱的老荣

    (小偷)

    ,毛手毛脚,两眼乱瞧,遇见机灵人,没等沾身就明白了。甚至于没偷着东西,被人将手攥住,还能叫人“折(shé)鞭”

    (江湖人管被人大打特打调[

    diào

    ]侃儿叫折鞭)

    一阵。窃术不精的,只可在人群里乱挤,偷那穷人。手里活糙的也难偷阔人。

    在火车上绺窃的贼叫吃“轮子钱”,又叫吃“飞轮”的。窃术也分糙细,手术高的能掏小皮包、金表、钻石等等高贵的物品,只要偷到手内,东西不大,“护托”、“过托”

    (“护托”即是不叫外人瞧见怎么偷的,往自己身上怎么藏的;“过托”是甲偷到手内的时候又转给乙的手内,调侃儿叫过托)

    都容易。若是没有能耐的轮子钱,窃术不精,不是扛人家的行李卷儿,就是偷人家的柳条包,拿着又费力气,东西大了,又沉又笨,护托也难,过托也难。轮子钱的老荣,手术不高的也就是偷平常人。阔人出门,除了身上带着东西之外,向来不带笨物件,即或有笨重东西,也不自己携带,花不了几个钱,由火车上行李车给代运的。他们穿着平常,技术不妙,也难挨近阔人,也难偷窃阔人。

    这些年社会里人士都要练习交际,有一种“朋友钱”的小绺(xiáo liu

    )(小偷

    ),专在交际场所活动,只要和他点头说话,他就能迈步伸脚,认为萍水相逢的朋友。谁要脑筋不清楚,把他当作好朋友,这种小绺不熟假充熟,伸手偷东西。你要看见他拿东西的时候,他有措词,说和你闹着玩呢!如若偷的时候没有看见哪,那东西归了他啦。这些年,朋友钱小绺还有不少“果食(shi)码子”

    (即是妇人)

    与“姜斗(jiàng dǒu)”

    (即是大姑娘)

    ,这种女“朋友钱”出入娱乐场所,假充阔人的小姐、姨太太,他们的手段也好,最有能耐的能够两吃,又是“朋友钱”,又是“高买”(

    高级小偷

    )。

    若是站在人的身前,倒背手儿

    北平这个地方向称首善之区,这里的老柴(

    官人

    )向不吃老荣

    (小偷)

    的摽(biào)杵(

    此处是官人不吃小偷的钱

    ),并且不和老荣联络的。阅者若不相信,敝人列举一事便可证明。老荣这行里有最忠厚、最有名的小绺叫“于黑”,他的能耐比一般小绺都高明,人长得也漂亮,绝不像个偷东西的小绺。衣服阔绰,谈吐文雅。他是专在京、沪、津、汉等地吃飞轮子

    (火车)

    ,小的十元八元他不偷,哪回要偷也是成千论百,几十元真不放在眼内。他们老荣的同行人到了冬天混不上棉衣裳,或者有了疾病无钱医治,都去找他。别的阔小绺偷了大款,只顾自己嫖赌,哪管别人无衣无食呀,有人向他们告帮求助,也是枉费唇舌,惹他白眼相加而已。惟有于黑这人,轻财重义,凡是同行的有困难的事儿投着他,他一定周济的。社会里耍人儿(

    花言巧语支使别人

    )的人们,凡有为难时候,不论认识不认识,交情深浅,只要找他去,准能倾囊而赠,仗义疏财是他的天性。虽然常益于人,却能有利于己。他每逢遭了官司的时候,探监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送衣食,送银钱,还有给他运动的,不知者都说于黑手眼通天,究其实也是他个人维持的。他是小绺,吃飞轮子,当攒(cuán)子钱(

    各玩艺儿场、庙会等处的小偷

    ),他都干过,就是没做

    (偷)

    过朋友钱的。据一般老荣们所谈,于黑的窃术最为拿手的别人学不了的是“苏秦背剑”

    (当小绺的人,每逢偷东西,都是在人的右边挨着。因为我国的衣服,长大衣裳纽扣儿都是在右边,小绺挨着人的右边解纽扣,入托儿窃取财物。若是站在人的身前,倒背手儿偷身后边人的东西,这种技能小绺们称为苏秦背剑)

    。有一次于黑到上海,将下轮船的时候,有个小绺(xiáo liu

    )(小偷

    )不认识于黑,挨近他的身右,要想偷他,没有入托(

    偷着东西

    ),被于黑一拧身使了个苏秦背剑,将他的金表窃到手内。这个小绺“折(shé)了托儿”

    (东西丢了调[

    diào

    ]侃儿叫折了托儿)

    ,还不甘心,见了小绺就问,谁和他开玩笑,将他的“转(zhuàn)枝子”

    (管钟表调侃儿叫转枝子)

    给偷去啦。有位明白的小绺说,你别是遇见天津的于黑啦,他惯使苏秦背剑。这个折了托的小绺恍然大悟说:“不错,我没荣

    (偷)

    了他,被他把我荣了。”由此一事,足可证明于黑是个有万儿

    (名气)

    的老荣了。于黑走遍天下,他从来没到过北平。想这故都有的是“火码子”

    (阔人调侃儿叫火码子)

    ,他便由津到平。这里又没有小绺的头儿,无须乎见过同道,就可以在北平度其窃绺的生活。他穿得阔绰,住的是大旅馆,又不天天偷窃,老柴(

    官人

    )家绝不能注意。不料他到北平未久,一个星期之内就被捕了。于黑来过北平两次,遭了两回官司。他在津时曾向人言,北平那个地方,吃喝逛之事很可他的心意,出去做活

    (偷东西)

    也很容易。只是北平的官人不吃我们老荣的摽(biào)杵(

    北京的官人不花贼的钱

    ),可惜北平那个穴(xué)眼(

    一个挣钱的地方

    ),官人办案手段敏捷,毫不客气,是不叫我去的。天地之大,北平不能存身,我只好不去。由于黑这种向别人谈话的口气就可以证明,北平的老柴家是不吃老荣的摽杵的,是不联络老荣的。在外省市商埠码头丢了东西,在三天之内找着小绺头儿,或是有势力的向官人追究,准能把东西找回来。到了北平则不然了。

    敝人在从前很纳闷,凭什么很好的人不做正事,不学点手艺,他们老荣们愿意当小绺(xiáo liu

    )(小偷

    ),虽是手底下做活好的能赚个吃喝嫖赌抽,眼前快乐,若是遭了官司有多么可怕呀!俗语说,“屈死不告状,穷死不做贼”,官司不是好打的。“净见贼吃饭,谁见贼挨打”,干什么不是吃两顿饭哪!有深知他们内幕的人告诉我说,小绺这行儿,有师傅有徒弟。我曾问过:“好好的人谁肯拜师学当小绺呀?”这位深知内幕的某君先叹息了一声,然后才告诉敝人:他们小绺这行人,师收徒不是徒弟找师傅,是师傅找徒弟。凡是小孩到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时候,当家长的教育子弟最难,小孩的知识最幼稚,大人不栽培,做父母的对不住儿女,若是教育他们,栽培他们,还要得法,不可过严,不可不严,不能不慈,不能过于溺爱,得督促小孩学能耐,还得拢住小孩的心。倘若不得法,小孩子受挤兑,他急了只有偷偷地远远一跑。他们老荣

    (小偷)

    若是要收徒弟,就专在热闹场儿的地方寻找这路偷跑的小孩,带到店里住着,足吃足喝,天天带出去足逛。小孩们到了他们手里,如同上了贼船一样,休想下得来!抽鸦片、扎吗啡都能戒除了,惟有当小绺的,洗手不干改了行的,实在是少啊。可是小绺的徒弟,也不写字,也没保人,也没有学多少年的期限,只要学得会偷了,不良的印象越来越深,懂得离开他师傅啦,翅膀儿硬了,就偷着一跑儿,躲开他师傅完事。敝人将这种情形写出来,不是给社会的人士添不良的影响,是叫一般有了儿女做家长的,栽培教育都要得法,不可过于放纵,不可过于严厉,否则孩子跑喽,被他们老荣拢了去呀,那可怎么好!还有,手艺作坊掌柜的,商号的经理,对于学徒的小孩,非得恩威并行才能教出好徒弟,有利于人,也利于己。如若有威无恩,将徒弟挤兑跑,徒弟入了邪途,于个人的道德上也是有亏呀!这些话是我一份爱护一些知识薄弱的小孩之意,阅者可别错想我是刻薄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