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时代人人都是蓄发留辫,“扫苗”的行当
(剃头的行当)
还不似如今哪!有些个剃头匠每日挑着剃头的担儿,手持“唤头”(
招揽客人的工具
)去串胡同。有人剃头打辫,就将他们唤至屋内做活,到了春天暖和了,有些人在街巷内墙儿底下剃头打辫。有个剃头的师傅挑着担子走在三岔路口,有个人将他叫住说:“你给我刮刮脸哪。”剃头匠将挑儿放下,这人坐在座儿上,剃头匠用手巾将他的脖项一围,又将前边的热水倒在了铜锅之内,这个人站起来走到前边,哈着腰叫剃头匠洗脸。正在这时候,剃头匠忽见由拐角走过一人,冲他摆手儿,伸手端起那座儿(
即剃头挑的后头
)往拐角一退,剃头匠还以为拿凳的人和刮脸的人是朋友,他们闹着玩哪,他将凳儿拿走,刮脸的人往后一坐来个屁股蹲儿。这时他也不好说破。将脸洗完了,刮脸人往后一坐,噗通一声摔在地上。这人可急了,爬起来冲剃头匠一瞪眼说道:“你怎么摔我?”剃头匠说:“我没摔你,方才有个人将凳儿给拿了走啦!”这人说:“没人和我玩笑,你快追吧,他许是将凳子拿跑啦。”剃头匠似有觉悟,往拐角那边一看,拿凳子的人连影儿都没有。他才着急,料着那人走不了多远,撒腿就追,追出多远,也没追着。急得他无法,往回走吧,及至到了拐角儿再看那刮脸的人哪,也没有啦,连前边带铜锅的挑儿也没有啦!他到了这时候方才明白,那两个人是骗子手,两个人各骗一头儿,一份剃头挑子算是被人骗走了。那个年头骗子手们要骗剃头挑子,就用这个方法,直到被骗的上了当的人多了,一传十,十传百,才哄嚷开了,骗子手再用这法吃扫苗的可就不成了。
在清室鼎盛时代,骡马市大街净是骡马店,由口外来贩骡马的客商,贩来了骡马,都在店内寄卖。他们开店的与纤(qiàn)手(
给人介绍买卖产业的人,即中介。旧时称牙行
)们搭着,明着有成儿,暗中有扣头。有一天,鞍韂铺的伙计见有一个人,穿着阔绰,来买鞍韂,他挑选了一副很好的鞍韂,言定了价钱是十五两银子,他叫伙计扛着鞍韂跟着他,往马上试试,试好了就留下使用,叫伙计将银子拿回。伙计扛着鞍韂,往西而来,到了一家骡马店,这人叫店伙牵出一匹马来,向鞍韂铺的伙计说:“你将鞍韂鞴上试试。”伙计将鞍韂往马上鞴好,这人向他说:“你等等,我试试就回来。”鞍韂铺的伙计觉着这匹马就能值个几百银子,骡马店都叫他骑了去,一定是熟客人,没有错儿的,就点点头说:“好吧!”那骡马店的人以为给他扛着鞍韂的人是那骑马的家人哪。他虽然将马骑走,有他仆人在这里等着,一定没有错儿。他们彼此误会之际,那骗子手骑了马飞也似地去了。鞍韂铺的伙计等着工夫大了,不见骑马的人回来,他等急了,向骡马店问道:“这位骑马的怎么还不回来?”骡马店的人说:“那不是你的主人吗?”那鞍韂店伙计说:“不是。他是买鞍韂的客人,他还没给我们鞍韂钱哪!”骡马店的人才知已然受骗了。受骗之后,两下里还打了场官司方才完事。骗子的“流星赶月”的方法,也真巧妙。
在清末时代有骗子手赵老三者,一日往大栅栏某园观剧,他穿的衣服阔绰,被“老荣”
(小偷)
看见,以为他是阔少,同他进了戏园子,坐在一条凳上并肩聆戏。是时,戏台上正演张黑之《大卖艺》,台帘一起,张黑从台帘后跑出来,离着台柱近了,将身一转,肩背在柱上,两足悬起,这功夫叫“粘糖人”。赵老三看着入神之际,老荣
(小偷)
乘他不防,将他二两银票荣了去啦
(即是偷了去啦)
。到了查票的时候,赵老三伸手掏银票可就愣住了,一张银票,不翼而飞。他料着必是叫老荣偷去,赌气不听戏了,将这事说给他哥哥赵老二。那赵老二是有名的骗子,听他兄弟说被小偷偷了,不肯甘心,他要去骗小绺(xiáo liu
)(小偷
),以偿损失。他将身上收拾好喽,手持银包走到珠宝市一带,往各银号兑换金条。有某小绺在银号外,窥其金条,有意偷他。赵老二由银号出来,拿着金条往大栅栏听戏,小偷也随他入戏园,在池子内并肩而坐,要想偷他的金条。赵老二见那小绺(xiáo liu
)(小偷
)也很漂亮,人物俊俏,头戴海龙皮帽,披着狐皮斗篷,看那斗篷也值数十两银子。赵老二故意将金条放于桌上,假装看戏看得入神,那小偷乘其入神,将金条窃到手中。赵老二暗将小绺的斗篷角儿,坐在屁股底下。小绺起身要走,见他的斗篷被人家坐在屁股底下,他合计着所偷金子能值很多,一个斗篷算得了什么,他要给丢主一个迷糊招儿,爽性将斗篷一甩,交给赵老二说:“我去小便,劳驾你给看看。”赵老二微一点头,小绺便匆匆走去。他拿着金条出了戏园子,要想合计金条的数目,到了一个银号要兑换金条。银号伙计说:“你这金子是假的。”小偷方才觉悟,自知受骗,叫人家使了“抽梁换柱”,将斗篷骗去。找到戏园之内,那个赵老二早拿着斗篷走啦。小绺无法,自认倒霉而已。这是“狼吃狼,冷不防”,骗子的手段也是可怕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