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江湖艺人汤瞎子、田瘸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湖艺人汤瞎子、田瘸子

    我中国的礼教,到如今有新旧之分。这两种人的见解不同,至于新礼教好,旧礼教好,社会的人士自有真正的认识,公平的评论,不用我老云饶舌。可是江湖中人的一切的知识,处世待人,交际往来,也随着社会的潮流变化。在早年,江湖人都讲究义气,如若大家顶神凑子

    (江湖人管赶庙会调侃儿叫顶神凑子)

    ,倘若庙场内地方窄狭,去的各种的生意多,拉不开那些场子,容不下那些个生意,有地方拉场子、摆摊子都能挣钱吃饭,那没地方撂生意的,远路风尘白来了,赔了路费不挣钱,如何能成?江湖人不是资本家,十有八九都是平地抠饼(

    没有本儿要凭真本事挣出钱来

    ),谁也没有钱赔垫。江湖人遇见了这种情形都有办法,卖药的与卖药的联穴(xué),相面的与相面的联穴,说书的与说书的联穴,一个场子能搁两档子生意,一个地方能有两个人做买卖。什么叫联穴哪?他们江湖人管合伙做生意、搭班合帮上地(

    做生意

    )、大家组班等事,调侃儿都叫联穴。如若地方宽敞的,一个说书的占一个场子,本领好的多挣钱,本领不好的少挣钱。惟有地方窄小,临时联穴,两个说书的上一个场子,虽分前后说书挣钱,可不论谁多挣谁少挣,谁有能耐,挣了钱放在一处,到了晚上按股均分。又公平又有义气,那才是江湖人的美德,值得人佩服。江湖人合作的精神,是最有义气的。譬如江湖人遇见这地方窄小,容不了许多的生意,他们还有不愿意联穴愿意往别处去,不愿大家挤着的,可是不走的人都给走的人凑路费,那种义气也是难得。在早年还有某江湖人病在店内,将东西当卖一空,病好了,没有法子做生意,往各处告帮,只要和江湖人见了面,把自己是干吗的,调(diào)侃儿说上来,就能多多少少地得到帮助些钱;还有尽量帮助,倾囊而赠的。现在社会上的人心险恶,虚伪诡诈,打破了礼教,不顾信义,不讲道德。江湖中人对于同道也是这样了,讲义气的甚少。江湖乱道,此其实也。

    在前几年,天桥的杂技场很是发达,不论什么玩艺儿都能挣饯。相声场子,暗春(

    隔着幔帐说相声,看不见人

    )、单春(

    单口相声

    )、双春(

    对口相声

    )很有几档子。张寿臣、刘德志、尹麻子、白宝亭在一个场子做生意,数着他们那场玩艺儿火炽。再次的还有高二父子。田瘸子、汤瞎子两个人不与别人联穴,占个场子做生意。可是张寿臣、刘德志、尹麻子、冯乐福、赵霭如、于俊波、郭起如、焦少海这些人说相声,使的那玩艺儿如同科班角色的戏词一样,哪出也有准词,他们不论是谁,都能临时合演,说的哪段相声也不能砸锅。惟有田瘸子、汤瞎子说的相声,与他们这些的玩艺儿全不一样,大概是无师自通,自己研究的,或是拆改人家的活儿。尤其是汤瞎子,能够坐在场内学飞禽走兽叫唤,学磨剪子磨刀的吹喇叭,消防队的警笛,斗蛐蛐,样样仿真,不过没有真的声音大就是了。他最惊人的是学蚊子叫唤,声小可听。在早年没有说相声的,有一种能以口技挣钱的玩艺儿,或隔房间,或用帐子遮避,学学飞禽走兽、各样的草虫叫唤,江湖人调侃儿叫做“暗春”。

    清末的时候,张三禄使“暗春”最拿手,可称“暗春”泰斗。百鸟张、百鸟王也兴旺些年。不过他们不按着“暗春”的规矩做生意,形如乞丐要钱,虽挣得不少,也自低身价。管儿张倒是在帐子里使活,可惜他学的是老两口子闹房,瞎子闹高粱地,淫声浪语,有伤风化。他是暗春中的臭春,净使臭包袱儿,文明的人都不肯听。别看不好,他死了还断了庄,没地方找那玩艺儿哪。

    汤瞎子的口技颇有精彩,惜其不多,一场儿了事,若再进步研究,能有几天的玩艺儿,灌话匣子片、播广播电机、上馆子登台、做堂会,也就成了大名。他与田瘸子搭了几年伙,平平常常,仅顾衣食而已。自西单商场开办,他们赁了个场子做生意,因为那里的游人都是火码子

    (江湖人管有钱的阔人调[

    diào

    ]侃儿叫火码子)

    ,挣钱容易,他们两个人可就火穴(xué)大转(zhuàn

    )(挣了大钱了

    )。汤瞎子受过折磨,为人勤俭,绝不妄为,也无嗜好,安分守己。田瘸子刚得了地,能多挣钱,就忘了以前的苦处,成天去逛“库果窑儿”

    (江湖人管娼窑调侃儿叫库果窑儿,管妓女调侃儿叫库果)

    。日子多了,患了花柳病,药不离身,体弱身虚,又“咯(kǎ)了光子”

    (江湖人管吐血的病叫咯光子)

    。汤瞎子很有义气,煎汤熬药,尽心地服侍。他病见了轻,仍去宿娼,后来又“扯了风子”

    (江湖人管梦遗滑精的病调侃儿叫扯风子)

    ,两头忙可治不好。他那“粘啃(nián kèn)抹不作”,年数有余,就“土了点”啦

    (江湖人管病调侃儿叫粘啃,管治不好调侃儿叫抹不作,管死了调侃儿叫土了点啦)

    。汤瞎子总办丧仪,把他送入土内,真成了土里的点儿。他死后抛下老戗(qiāng)儿

    (江湖人管父亲调侃儿叫老戗儿)

    ,无人奉养,汤瞎子念田瘸子与他搭伙的义气,每日给田瘸子的父亲送些钱去,维持生活。这些事北平的老合(

    江湖人

    )全都知道。

    在这江湖乱道的时候,江湖人都不守规矩,做生意还能讲义气吗?像汤金城(

    汤瞎子

    )这样人实在少有。以我的眼光看,能遇见这样有义气的人就不错了:能厚待于他,可不是煎汤熬药送他的终,是待他好就得了。在早年江湖艺人做生意有义气,讲究老不挨,少不欺,如若挨着老年人上地(

    做生意

    ),老年人没力气,受影响,少挣钱,那就算欺老;少年人刚学到些能耐,还没有火候,久惯做艺的人再挨上地,还不受影响吗?有不肯欺老欺少的,都躲着老少人做艺,那是江湖人的义气。如今可不那样了,挨着老弱残兵,他们好逞强。我说这话阅者不信,到了各市场、各庙会一看就知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