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里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吃饭;学会了艺业,是防身之宝。这几句话说的诚然不假。在前清的时代,一般的人们都练习抖空竹、踢毽子、盘杠子、扔石锁等等玩艺儿。在那个年头,不过消遣解闷,活动身体。到了如今,真有凭这些玩艺儿换饭吃的,甚至于还有发达的。王雨田、王葵英父女就仗着抖空竹维持全家生活。有那种艺术,平、津、沪、汉、济等地,也能受人欢迎。若是身无一技之长,没有饭吃,怨天怨地说没有出路,那可是白说,饿死也没人可怜。有种本领,小则养身,大则致富。养身容易,发达最难。发达的人,哪个也长得身躯胖大魁梧;可是,大脑袋,大脸盘,一定要学唱花旦,不挣钱,不成名,那就是自己的错误。总而言之,学什么行当得够什么材料。
当初北平说评书的有个顺桂全,专说《铁冠图》,这部书不叫座儿。他还收了个徒弟叫桂殿魁,桂殿魁学说《铁冠图》,起初还很高兴,说过几处不叫座儿,他扫了兴,也开了外穴(xué
)(到外地去挣钱
)。走到天津,在三不管才立住脚步。可是他也不说《铁冠图》,仗着他没学说之先练过杠子,有这种技能,在三不管打个场子,盘杠子,拿大顶,也能圆粘(nián)子(
招徕观众
),“挑(tiǎo)罕子”
(江湖人管卖药糖调[
diào
]侃儿叫挑罕子)
,他哪天也能挣钱。在三不管市场发达的时候,看热闹的人们,看他练玩艺儿不要钱,买他的药糖才花几个铜子,又不冤人,何乐不为?那种生意,经过十几年的光景也不土
(江湖人管把买卖做得没人照顾了调侃儿叫做土了;如能做得年代多了,总有人照顾,调侃儿叫不土)
。不料三不管发达得过猛了,十几年的工夫盖了多少万间房,把空场都盖没了,杂技场越弄越少,游逛的人们越来越不顺脚,也日见稀少。有资产的人们虽然往那个地方投资,欲求获重利,却不研究此事,直到了衰落得不堪言状,也无人整顿。桂殿魁的生意也受了影响,他不由得开了外穴,到东三省去做生意。有人说他到了奉天买卖不好,郁闷生疾,土
(死)
在那里。是与不是,我老云没到那里,不得而知了。桂殿魁有一技之长就能在外谋生,一辈子没有成名,没有发达,也是自己的错误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