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挑(tiǎo)柳驼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挑(tiǎo)柳驼儿

    “柳”是唱,如唱戏,唱曲之类皆是“柳门”的生意。关于戏剧,有不少评剧家探讨梨园行事迹,在报上分门别类都披露过了,敝人不便多谈,今将“柳门”里的生意“挑柳驼儿”的,与阅者诸君谈谈。

    什么叫“挑柳驼儿”的?就是在各市场、庙会假装唱戏卖膏药的。做这种生意,必须懂得梨园行的规矩,要不然可吃不开。在北平这个地方,做柳驼儿的生意人勿用和梨园行联络;若是在乡村镇市“顶凑子”

    (即是赶集的侃语)

    或是“顶神凑子”

    (管香火庙会调[

    diào

    ]侃儿叫神凑子)

    ,非得和戏班联络不成的。

    每逢农人普收的年头,乡镇中的会首们都临时凑款,写台大戏谢神。或唱三天,或唱五日,最多不过一个月。到乡下唱神戏班儿俗称叫跑野台子。跑野台的戏班里都有个外老板,专司往乡镇联络会首们写戏。戏班到了乡镇,不管班里有多少角儿,管住处,管吃食,管灯。可是管生不管熟,管灯不管油。戏班到了,将粮、米、茶、炭、灯在下处预备好,就全不管啦。戏班里跑野台子的时候,班里没有准人数,不论是谁,只要懂得梨园行的规矩,到后台冲祖师爷磕完了头,菜饭得了,抄起来就吃,那同行的义气较比大都市的戏班儿还强呢!

    做柳驼儿的把膏药预备好喽,小包袱往身上一背,随着戏班儿打走马穴(xué

    )(走一处,不能长占,总是换地方挣钱,江湖人叫走马穴

    )做买卖,也不用住店,戏班的下处里住着,还不用花钱到饭店里买饭吃。戏班的饭得了,白吃白喝。和后台的老板们联络好了,每逢散戏的时候,做柳驼儿的戴个秦叔宝的帽子,拿把单刀从后台跑出来,说:“别走!我还有一出哪!”把听戏的人们叫住了,他从台上跳下去,在台前头圆粘(nián)子(

    招徕观众

    )卖膏药,所用的手段都是“鬼插腿儿”

    (江湖人管先说白舍后要钱叫鬼插腿儿)

    。

    据我所知道的,挑(tiǎo)柳驼儿的最有名儿的叫袁桂林。如今在平、津等处做柳驼儿的生意人,都是他支派传流下来的。按照老江湖艺人流传下来的生意行当,饶能挣钱,还不鼓点

    (受骗的人明白了,和他们翻了脸,调[

    diào

    ]侃儿叫鼓点)

    ,也不能卯(

    江湖人管被军警机关取缔调侃儿叫卯

    )他。

    如今江湖乱道,入了生意行,只要有能挣几毛钱的能耐,不等着样样学会了,就抛了“老帅”,“荣扯”

    (管老师叫老帅,管偷着跑了叫荣扯)

    喽!不惟社会里风俗日下,就是江湖的艺人也都江湖乱道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