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杀鸡儆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个耍猴戏的艺人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跟头,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不管艺人怎么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

    艺人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艺人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它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跟头,一点儿也不敢含糊。

    “杀鸡儆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惩罚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儆猴”。

    【成语释义】

    儆:吓唬,警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成长智慧】

    生活中,直接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并不容易,这时候,不妨灵活地换一种方式,就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拓展阅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近义词:杀一儆百: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