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明目张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唐高宗时期,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他为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帝,有建议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惧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确凿,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

    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他正言道:“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

    【成语释义】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成长智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事就应该光明磊落,敢作敢当。只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才整天鬼鬼祟祟,不敢正大光明地做事。

    【拓展阅读】

    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近义词:明火执仗: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反义词:鬼鬼祟祟: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