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名落孙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古代宋朝,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非常幽默,很善于说笑话,所以人们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参加考试没有被录取,叫作“名落孙山”。

    【成语释义】

    名字排在孙山后面。指考试未被录取,榜上无名。

    【成长智慧】

    金榜题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而名落孙山是我们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成绩的好坏和我们平时的学习息息相关,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就要在平时养成努力学习的习惯。

    【拓展阅读】

    成语出处:宋·范公偁《过庭录》:“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近义词:榜上无名: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反义词: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