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过门不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上古时代,曾出现过一次大洪水,长达20多年,受灾面积很大。

    当时正是舜当政期间,他派禹(治水未遂而被尧处死的鲧的儿子)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训,采用疏通的方法,依地形规划水道,引洪水入河、入海,终于平定了洪水。

    然而治水过程中还有几段插曲: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涂山(今浙江绍兴县西北)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爱慕,便成亲结婚。可婚后4天,禹就出去治水了。

    治水13年中,禹曾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一次孩子还在襁褓中哭;一次孩子刚学会喊爸爸;还有一次孩子已经长大,要父亲留下。而禹一次也没进入自己的家门,因为时间太紧张了,而治水的任务又很重大。

    可以说,禹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治理洪水。

    【成语释义】

    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成长智慧】

    禹尽职尽责、大公无私的精神令人钦佩,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为自己谋福利,自私自利,会令人不齿。

    【拓展阅读】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近义词: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反义词: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