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病入膏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他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有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小孩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

    诊断后,名医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的效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知道医生的话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完,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成语释义】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长智慧】

    生病的滋味不好受,何况是一些无法挽救的病。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幸福的基础,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强锻炼身体,才能健康成长。

    【拓展阅读】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近义词: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反义词:手到病除: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好,解决问题迅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