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而又纯正的幽默是那些智者哲人莫逆于心的“会心的微笑”,是一种灵魂的顿悟感,是他们高卓的智慧碰撞出来的火花。他们将这一趣味用一种非常理智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机智的幽默。
幽默的形成需要智慧,没有机智的幽默犹如盲人说瞎话,和尚念佛经,整个世界都会黯然失色。机智的幽默,嬉笑怒骂间自成文章。
幽默离不开智慧
幽默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是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搞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并从中受到教育的一种能力。幽默不仅是智慧的迸发,善良的表达,它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正如作家王蒙所说:“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既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
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拿喝茶来说。在最好的茶的品类里,无论是西湖龙井,还是铁观音、碧螺春,都是刚喝的时候好像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味道,静默几分钟后才品味出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若有人因为铁观音的味道不太强烈,先加牛奶再加白糖,那只能说他不会喝铁观音。
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幽默虽然不必都是幽隽典雅,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幽隽的比显露的更好。幽默固然可以使人隽然而笑,失声哈哈大笑,甚至于“喷饭”、“捧腹”而笑,而最值得欣赏的幽默,却是能够使人嘴角轻轻上扬的微笑。
钱钟书的《围城》中,有过这样一个场景:
“甲板上只看得见两个中国女人,一个算不得人的小孩子——至少船公司没当她是人,没有让她父母为她补买船票。”
在描写这个场景的时候钱钟书先生违背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人们心理期待的扑空”。“算不得人的小孩子”,人们期待的是从年龄上说明,而作者却从船公司没让她补票的角度揭示,这种揭示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幽默的意味溢于言表。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作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
这里再列举一个钱钟书先生的例子。
他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晚清直刮到现在的出洋热那股狂风并非一下子就猛得飞沙走石,开洋荤当初还是倒胃口的事……”
这里把抽象的“社会风气”的“风”比喻为自然现象中的“风”,只有这样才能刮得飞沙走石,既形象又风趣,没有大张旗鼓的幽默,但是幽默的味道早已从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培养机智、敏捷的洞察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具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育智慧于幽默之中
幽默是智慧的产物。如果把幽默比拟成一个美人,她应该是内涵丰富、艳若桃花、气质如兰的,她应当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她比滑稽更有气质,也更加耐人寻味。
司马迁在《史记·索引》中曾经把“滑稽”解释为“能乱同异”。即通过巧妙地联想,把客观事物之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相似转变为全部相等。这种“化异乱同”或者偷换概念就能造成一种“机智的幽默”。
一位少妇对她的丈夫说:“亲爱的,住在咱们家对面的那个男的,总是早上出门前吻他的妻子,晚上回家一进门也是先吻她。难道你就不会这样做吗?”
丈夫回答道:“当然可以,不过我跟她还不是太熟。”
这个聪明的丈夫巧妙地把自己的妻子换成了对门的少妇,偷换了概念,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机智的幽默。
违反人们正常思维规律,对事物进行巧妙解释,或者说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大实话,都会很好地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
一位顾客在一家餐厅吃饭,米饭中的沙子很多,顾客把它们一一挑出来放在桌子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抱歉地说:“都是沙子吧?”顾客摇摇头,说:“不,也有米饭。”
顾客巧妙的回答,一个违反常人的思维模式,轻松自然地造成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蹲在积水只有五厘米深的水坑前钓鱼,所有经过的人都认为这个人是个傻瓜。其中一位过路人不禁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对钓鱼的人说:“喂,你愿意和我喝一杯吗?”钓鱼的人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他们喝了几杯饮料之后,这个人问钓鱼的人:“你在钓鱼,是吗?”“是的。”“那今天上午你钓到几条鱼呀?”“算上你,已经有八条了。”
看似愚蠢的行为却隐含着戏谑的动机,一旦真相大白之后,自然令人捧腹。
机智的幽默含蓄而又婉转,锋利而又忠厚,让人觉得尖利而又不鲜血淋漓,热辣而又不至灼伤。机智的幽默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它使人在逆境中也能乐观面对现实,在顺境中有忧患之心。
善谈者必善幽默
通常情况下,真正懂得谈话艺术的人,其实就是那些既善于引导话题,同时又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得风趣的幽默者。这种人在社交场上往往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可算做社交谈话中的幽默大师。单调的谈话令人生厌,因此,善谈者必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关于某种令人同情的痛苦等,都是绝不能加以取笑的。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幽默,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这种想法又不免有些偏激。
美国心理学家保尔·麦基认为,幽默感对于人的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幽默家在一起好比读一本好书,受益无穷,欢乐无限。
有一次,温斯顿·丘吉尔的政敌阿斯特夫人对他说:“温斯顿,如果你是我的丈夫,我会把毒药放在你的咖啡里。”
丘吉尔笑笑说:“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
这里,丘吉尔用巧妙的回答讽刺了政敌的攻击,以牙还牙,但并没有正面冲突,用温婉而又有力的幽默给了对方教训。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说话技巧,甚至是做人的技巧。
幽默语言可以使我们内心的紧张和重压释放出来,化作轻松的一笑。在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可有效地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系数”,化解冲突和矛盾,并能使我们从容地摆脱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在社交中,谈吐幽默的人往往能取胜,没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会失败。在交际场合,幽默的语言极易迅速打开交际局面。
善于谈话的人,有时候需要常拿自己开开玩笑。美国著名律师迪特是一位善于拿自己开玩笑的人。
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登台演说时,先将迪特介绍给听众:“他算得上是我国第一位公民!”迪特似乎可以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不过如果他真那样做,就成了一个没人瞧得起的傻瓜。
那他该如何说呢?他不仅要利用这句介绍词幽默一下,并且还要从中博得听众的好感。他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一个名词,我起初有些听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作介绍时,一定又想起他的莎氏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这些配角大都只有一两句话,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和第二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出任何不同之处。”
话未说完,台下便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多运用些幽默智慧的语言,就真的能够使我们身心健康、人际顺畅。我们的人生将到处充满喜悦与新鲜!
幽默的至高境界
事事都求“自然天成”为好,幽默也是如此。有准备的幽默当然能应付一些场合,但难免有人工斧凿之嫌;临场发挥的幽默才更为巧妙,更见风致。
197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陆侃如先生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
他巧妙地利用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作为孔雀东南飞的理由。面对刁问能机智作答,其才智令人惊叹。
幽默不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机趣自然的结晶,往往与快捷、奇巧相连。
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列车员正在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的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去过20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正巧被站在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于是列车到达日内瓦车站后,这位绅士便被带到了拘留所,接受审问。
“您说过,您曾20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您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
“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无票乘车怎么解释?”
“很简单,我是开着汽车来的。”
这位先生真是有“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无可非议,他是无票乘车者,但他能巧妙地运用幽默为自己开脱,列车员能拿他怎么办?
临场发挥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心智,它需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能够保持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在各种晚会、文艺演出中,许多主持人、演员临场应变,妙语连珠,为晚会营造了欢乐的气氛,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喜爱。
临场幽默贵在能及时发现并抓住“触媒”,由此巧妙联想,得体发挥。
一个演员唱乐亭大鼓时,鼓板没打几下,那鼓砰然落地,观众哗然。主持人利用演员弯腰捡鼓的时机亲切地说:“诸位,今个儿节目是临时加的,这位演员没来得及带自己的鼓,用的是别人的,看来这鼓有点认生。”
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主持人心生佩服。
一位杂技演员表演《踩蛋》时,不小心把脚下的一个鸡蛋踩坏了,观众都看见了,演员很不好意思地又换了一个鸡蛋,主持人连忙打圆场:“为了增加艺术效果,证实鸡蛋是真的,所以演员故意踩碎了一个给大家看。”不巧的是,主持人话音刚落,演员脚下又一个鸡蛋被踩碎了。观众马上转向主持人,这回看你怎么说。只见主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唉,社会上的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看来不抓不行了——连母鸡都生产劣质产品!”
这幽默风趣,这不用回家现取的机智,令人钦佩,一时满座粲然。
一分钟小幽默大智慧
◎ 车轮
“昨天,我把车开得飞快,时速竟达到120公里,以致把一只汽车轮子给甩飞了。”
“哎呀!您没被摔伤吗?”
“没有。要知道,甩飞的是一只备用车轮。”
■生命永远没有备用,它是你人生中最后的赌注。
◎ 路边的风景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位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
“我说你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两旁美丽花朵的机会。
◎ 零比零
一场足球比赛只剩一分钟就要结束了,一位观众匆匆赶到看台。他问邻座说:
“比分多少?”
“零比零。”
“好了!一点也没耽误。”
■如果看重的只是结果,对人而言,还有什么事情是曾经发生过的呢?
◎ 先知
某人自称是先知。
人们问他:
“你是先知的标志是什么呢?”
他答:
“我能知道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我们想什么呢?”大伙儿问。
他答道: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他根本不是个先知,而是个十足的骗子’。”
■这个世界上真的可以有先知,不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知道多少,而是因为他们对现有事物的洞察。
◎ 公鸡不识路
朱哈提了一些鸡放在笼里,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背着鸡笼走了一段路,感到很累。这时他想:“鸡笼里的鸡也许会渴死或热死的,我为什么不放开它们,赶着它们上集市呢?”
于是他打开鸡笼,把鸡放出来,鸡马上四散飞开,到处乱跑。朱哈提着一根棍子,跟在一只公鸡后面,边跑边抱怨:“你这该死的公鸡,半夜里漆黑一片,你能司晨报晓,现在大白天,你却不认识路!”
■不要因为公鸡会报晓就要求它能认路,否则就像赶鸭子上架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
◎ 后顾之忧
一个庸医把某个人的儿子误诊致死,为了赔偿,他把自己的儿子给了对方作养子。
接着,他又诊死了一个人家的女仆,为了抵偿,他把自己的女仆给了对方。
一天晚上,有人敲他家的大门,说:“我内人腹痛不止,请先生往诊。”
这医生把妻子唤出来,嘱咐道:“贤妻,你做好离别准备吧!”
■我们应该想着怎样避免坏事情的发生,而不是时刻准备去做一些无用的弥补。
◎ 生存艰难
伦敦皮卡德利大街有个小型杂技团上演了一个节目:30天关在玻璃箱内绝食之男子。
新闻记者凯西听闻此事,前去采访绝食男子。
她隔着玻璃箱壁问道:“你为什么要演这种节目?”
那男人答道:“这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具有讽刺意味,在不得不低头的时候,原来你是为了能够扬眉吐气。
◎ 书架
怀特:“啊!你有一个多么漂亮的书架呀,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
布朗:“是呀,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对于形式的注重常常让人抛弃了内容本身。
◎ 黑色的羊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走在苏格兰高原上,碰巧看到一只黑色的羊。
“啊!”天文学家说道,“原来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
“得了吧,仅凭一次观察你可不能这么说。”物理学家道,“你只能说那只黑色的羊是在苏格兰发现的。”
“也不对。”数学家道,“由这次观察你只能说,在这一时刻,这只羊,从我们观察的角度看过去,有一侧表面上是黑色的。”
■越精确的东西,对实际生活越没有用处。
◎ 下雨的概率
我去参观气象站,看到许多预测天气的最新仪器。参观完毕,我问站长:“当你说下雨概率为75%时,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站长没有多想便答道:“那就是说,我们这里有四个人,其中三个认为会下雨。”
■众口铄金,有时候,真理不过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已。
◎ 奴颜
国王狄奥尼修的一个弄臣把阿里斯提卜领到华丽的宫殿,并警告他不要在这里吐痰。阿里斯提卜便将痰吐到此人脸上,并且说:“我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鄙陋的地方了。”
■脏在心里,总会写在脸上。
◎ 阅读
友人因自己博览群书而喜欢夸夸其谈。阿里斯提卜就说:“不是广泛的阅读而是有用的阅读导致卓越。”
■读有用的书,越读越明;读无用的书,越读越呆。
◎ 辨别
有人问:“有智慧的人和没有智慧的人差别何在?”阿里斯提卜回答说:“先把他们都脱光,然后送到陌生人中间去,你就会知道了。”
■有智慧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付自如,而愚蠢的人一遇到尴尬的情况便手足无措。
◎ 喝酒的故事
医生对一酒鬼说:“酒多伤肝,你为什么不自我约束一下?”酒鬼问:“怎么个约束法?”医生出主意:“譬如在酒瓶子上画道线,每次别喝过就行了。”
酒鬼无奈地说:“这个办法我试过,可每次没等到喝过那道线,我就不省人事了。”
■凡事都需要有个“度”,过了“度”就会出问题。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叫做“过犹不及”,正是这个道理。
◎ 假牙
在工艺商品店里,一名妇女质问经理:“上个星期你们卖给我的这个象牙盒是假的,我请人鉴定过了,它根本不是用象牙做的?”“请原谅,夫人。如果真有这么回事的话,那么,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我想,或许那头大象曾经成功地镶过一颗假牙……”
■技术的进步,绝不能掩饰人们对真相的追求。假如技术带给我们的只是虚假,那么原始社会将成为人类的渴求。
◎ 看戏
从前,有一个瞎子、一个聋子、一个跛子,三个人一块去看戏。三个人一边看戏,还一边评论戏演得好坏。瞎子说:“今天的戏,唱得很好,不过行头不好。”聋子说:“是你看不见,其实行头很好,可惜唱的声音太小了。”跛子接过来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其实今天的戏唱得不错,行头也好,可惜就是戏台搭歪了。”
■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所感觉到的世界却千差万别。
◎ 无以为家
有人问:“诗人为什么不像小说家、散文家一样称‘家’呢?”
旁边一人解释说:“诗人很浪漫,要到处去寻找灵感,不能被‘家’拖累。”
“不对!”诗人感叹说,“因为一首诗卖不到几个钱,我们才没能力成‘家’!”
■世界是浪漫的,更是现实的,诗人有超脱的一面,还有世俗的一面。
◎ 批评的权利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岂有此理!”厨师反驳道,“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能行吗?”
■发言权往往不是取决于亲身的参与,而是一种触类旁通的洞察和敏锐。
◎ 房子的优点
出售不动产的经纪人说:“这所房子有优点也有缺点。我讲讲有哪些缺点。第一,西边半米开外是牛棚,北边是橡胶制品厂,东边的两个区是灌溉区,正南对着酿醋厂。”
“那优点是什么呢?”困惑不解的买主对此十分感兴趣。
“您任何时候都能断定,刮的是什么风。”
■优或劣之分大概是由人评说的事情,因为各自的出发点全然不同。
◎ 生日礼物
约翰不知该送什么东西给他的同龄女友做生日礼物。于是,他问祖母说:“祖母,要是明天是你十六岁的生日,你想要什么?”
祖母欢快地回答:“我什么东西都不要了。”
■孩子心中的希望是快快长大,老人的希望是时光倒流。
◎ 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一只狮子深深爱上了一个樵夫的女儿。姑娘的父亲说:“你的牙齿太长了。”狮子就去找牙医把牙齿拔了。它回来后又找樵夫提亲,樵夫说:“还不行,你的爪子太长了。”狮子又去找医生,把爪子也拔了,然后回来要姑娘嫁给它。樵夫看到狮子已经解除了武装,就把它的脑袋打开了花。
■再尖锐的牙齿,再锋利的爪子,也比不上一个会思考的脑袋。
◎ 总值
警察:“你被窃去的大衣,值多少钱?”被盗者:“新做的时候,是20元,曾经当过一次,是12元赎出来的,一共32元。”
■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失去的那件东西加价。
◎ 旅客与司机
一位旅客问出租汽车司机:
“请问,从这里到凡尔赛要多少钱?”
“40法郎,先生。”
“太贵了!咱俩换个位置怎么样?我来开车,这样我只收你20法郎。”
■很多时候我们真需要问问自己是谁。
◎ 包办婚姻
在某国首都举行了一个妇女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界妇女代表。一位上年纪的妇女在会上发表了她对选择爱人的看法,并说她的丈夫就是她父亲为她选定的,这使她至今都很高兴。
有位妇女不理解她的观点,问她:“为什么?”“因为,”她说,“如果是自己选择的,我将悔恨终生”。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嘲笑前段岁月的稚嫩。我们一次次否定自己曾经肯定的作为,一次次肯定自己曾经否定的过去。到最后,我们终于发现,这就是人生。
◎ 足智多谋
亚历克斯质问他的心上人:“这么说,你是不愿意嫁给我了?”
“是的,我的丈夫必须要勇敢,并且足智多谋。”
“可是你难道忘了吗,上次你落水的时候是我把你救起来的呢!”
“你确实勇敢,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足智多谋。”
“好吧,那你知道是谁弄翻那条船的吗?”
■智慧并不抵触勇敢,但勇敢若缺少了智慧的支撑——就只能是单枪匹马的莽夫。
◎ 眼镜
海伦眼睛不好。过去她一直戴着一副眼镜。可是自从有了男朋友之后,海伦不再戴眼镜了。
她母亲很奇怪,问她为什么不戴眼镜。
她说:“噢,妈妈。吉姆觉得我不戴眼镜更漂亮;同时,这样我也可以觉得他好看些。”
■我们大部分的人,穷尽一生在奔波追求,希望寻找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物。其实,当我们瞪大眼睛的时候,有价值的东西反而从我们的身边溜走了。
◎ 修理意见
一天,有个上班族将小车开到修理店,对修理工说:“我的汽车每次转弯都会发出‘嘭’的一声闷响,请你检查一下,下班后我来取。”说完匆匆走了。
傍晚,那个上班族来取车时,拿到了一张修理单,上面打印着:修理费——0元,修理意见——请勿将保龄球放置于车尾箱内。
■正确的东西要放在正确的位置,才会现出它的价值;若放在了不合时宜的地方——纵然黄金,也会等同于一堆粪土!所以人生很多时候,去用心发觉自己的准确方位才是首要之重!
◎ 原来如此
一对年轻夫妇去看画展。妻子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她站在一幅大画前仔细地看了老半天,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我的天哪!这位妇人为何如此难看?”
“亲爱的,别大惊小怪,”丈夫连忙走上前去悄悄地告诉妻子,“这不是画,是镜子”。
■我们总警戒自己小心别人,因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难知心——但是,当我们对着镜子的时候,不妨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们真的了解镜中人吗?
◎ 蝙蝠的问题
三个南部的牧师在一家小餐馆里吃午饭。其中的一个说道:“你们知道吗,自从夏天来临,我的教堂的阁楼和顶楼就被蝙蝠骚扰,我用尽了一切办法——噪音、喷雾、猫——似乎什么都不能把它们赶走。”
另外一位说:“是啊,我也是。在我的钟楼和阁楼也有好几百只。我曾经请人把整个地方用烟熏消毒一遍,还是赶不走它们。”
第三个牧师说:“我为我那里的所有蝙蝠洗礼,让它们成为教会的一员……从此一只也没有再回来过。”
■为什么非要带着敌对的目光来打量身边的事物呢?如果你改变一下看待问题的方式,欢歌笑语就会时常伴随着你。
◎ 别挡住了我的阳光
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银行家的儿子放弃了万贯家产,栖身于一只大木桶中晒太阳,捉虱子,思考哲学问题。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来到科林特市时,拜访了这位哲学家,并且对他说:“第欧根尼先生,只要你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我会马上赐给你。”第欧根尼听罢,躺在木桶里抬了抬眼皮,说:“那就请你站到旁边,别挡住了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对身边的人说: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意做第欧根尼。
■生活就是这样简单。人们应当善待生命,用大量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情。
◎ 从天而降
朋友们总在劝玛丽:“你年纪不小了,该结婚了。这事你得主动些,难道你还打算坐在家里等你的丈夫从天上掉下来吗?”后来玛丽真的结婚了,和一个伞兵,他在一次跳伞训练时落在玛丽的院子里。
■奇迹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依靠奇迹生活。自己的幸福要自己把握,自己主动去争取,尤其是爱情。
◎ 绝妙的提问
某人问医生:“请问医生,我怎样才能活到100岁?”
“第一,戒酒。”“我从不喝酒。”
“第二,戒色。”“我一点不讨女人喜欢。”
“第三,少吃肉。”“我是个素食者!”
“那么您为什么想活这么久呢?”
■一百年的痛苦不如一天的幸福。
◎ 哭泣的丈夫
三个人死后进入天国。当他们到达时,圣彼得问第一个人,生前是否忠于他的妻子。此人承认做错了两件事。圣彼得说他只能得到一辆小型轿车。然后圣彼得又问第二个人是否忠于自己的妻子,第二个人承认做错了一件事。圣彼得说他可以得到一辆中型轿车。第三个告诉圣彼得,直到死他都一直忠于自己的妻子。圣彼得于是赠给他一辆豪华轿车。
一星期后,三个人开着车外出,碰上红灯,他们全停下来。坐在小型车和中型车的两个人看到豪华车上的人正在哭,于是就问他:“你有了那么好的车,还哭什么?”那人说:“我刚看到我妻子,她只踩了一辆小滑轮车。”
■有时候,了解事情的真相并不一定更快乐,也许是“难得糊涂”吧。
◎ 没有女人的福气
有一男子,总认为自己在女人方面没有福气,于是就去教堂祈祷:“请上帝赐给我一群女人在我身边。”可是非常不幸,他刚刚走出教堂,就被一辆车撞倒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他心想:“上帝怎么这么不公平……”正想到这儿,护士长突然领来20名漂亮的实习生走到他的病床前,并对她们说:“这名患者因交通事故不能动弹了,你们首先要教他如何使用便盆。”
■与健康比较起来,其他的都微不足道,可我们总是抱怨得到的太少。幸福,是需要健康的身体去享受的。
◎ 梦和现实
房东太太发现一个流浪汉睡在公园的长凳上。她大发善心,让他住进自己的旅馆中最好的房间去。
第二天早上,流浪汉来到她的跟前致谢,并说,自己宁愿回到公园的长凳上去。她说:“为什么呢?这里不好些吗?”他回答说:“我多谢你的好意。可是当我睡长凳时,常常梦见自己睡在暖洋洋又柔软的床上;但昨天晚上,我却梦见自己仍然睡在冰冷的长凳上,难受极了!”
■人总是以为梦想实现就是幸福,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 什么是“快乐”
德国人,法国人和一位俄国人聚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快乐”。
德国人说:“快乐就是你在辛苦地工作完一天后,躺在自己舒服的沙发上,喝着啤酒,看着精彩的球赛……”
法国人说:“快乐是你在星期六的夜晚,与心仪已久的金发美女,共度浪漫良宵……”
这时,俄国人说了:“真正的快乐,是在深夜里,你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群秘密警察,他们拿着枪指着你说,‘格拉吉夫?你被捕了!’而你告诉他们:‘格拉吉夫住在隔壁!’”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标准,其实,真正的快乐在心间。无论你是以什么样子存在于这个人世间,自我的体验和感受永远是你快乐的源泉。
◎ 事实验证
某村晚上聚集许多人在那聊天,谈论世事与谈天说地。在谈论中讲到某甲,某乙说,某甲这个人的品德很高,人也很仁慈,只是很可惜也有一个坏处!“什么坏处?”有人问。某乙又说:“某甲虽是一个好人,可是脾气毛躁一点,做事也很鲁莽!”
刚好这时某甲从这里经过,听到有人这样批评他,便冲进门来暴跳如雷地说:“我什么时候毛躁?”于是举手就打某乙。旁人说:“你怎么可以打人呢?”“我怎么不可以,他说我脾气毛躁,做事鲁莽,我什么时候毛躁和鲁莽?你们说?”众人说:“你现在发脾气不是毛躁,举手打人不是鲁莽是什么?”某甲因理屈而不好意思地走了。
■人一旦太虚荣,爱争面子,必然非常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凡事在意的态度,便会感到别人都在注视着自己,而自己的言行举动,即刻变得不自在,不自然,不快乐了。
◎ 贪得可怕
从前有个人很贫苦,生平信仰吕祖,吕洞宾为其热诚感动,便下凡来到那人家里,一看他那么穷,很是同情,便伸出个手指点了点庭中的一块磐石,磐石即刻成了灿灿的黄金,吕洞宾问那人:“你想不想要这东西呀?”那人回答道:“不,不想。”吕洞宾高兴地说:“你这人不贪财物,很有诚意,我可传授一些仙道给你。”那人却急忙地说:“不,不是的,我是想要你这个手指头。”吕洞宾一听吓得把黄金变回磐石,拔腿就走,这人要把我手指给剁了,太狠了!
■人常说知足常乐,本来就可以摆脱贫苦日子,结果因为“贪得可怕”,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奉劝日常生活的人们——知足就好,适度更好!
◎ 幸福的秘诀
西吉斯蒙德(1368-1437)于1411年任神圣罗马帝国君主。有一回,他在宫廷里大谈人生哲学。有一个大臣就问他:“在这个世界上,人是这样的脆弱,而且终究不免一死,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较为持久的幸福?有没有什么秘诀?”
君主胸有成竹地回答:“当然有,那就是只要在健康时把那些生病时只好允许别人去干的事都干掉,就会获得持久的幸福。”
■幸福是缺憾的满足,如果你不断为自己制造缺憾,又不断地满足这些缺憾,那么,你就获得了持久的幸福。
◎ 正直的贼
“做人,到底是正直的好。”
“为何?”
“我偷了一只狗,卖给人家,谁都不要,后来送还原主,他们很高兴,倒给了我十元。”
■做一个正直的人比做一个卑鄙的人不仅仅快乐得多,也收获的多。
◎ 物价上涨
乞丐甲:最近物价涨得太厉害啦!
乞丐乙:可不是,生意都不好做。
乞丐甲:工作难找,大学毕业生都在家闲待着呢!
乞丐乙:看来我们真幸运,物价上涨、生意难做、工作难找跟我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乞丐甲:小声点儿,我们可不能太张扬,否则就麻烦了。
■没有自知之明着实是一件最悲哀的事情,即使你的情绪在此刻是多么愉快,那终究是一种虚假的快乐。
◎ 大难临头时
一次在海上旅行,威灵顿公爵乘的小船遇上了风暴,有沉没的危险。船长匆匆赶到威灵顿的包舱,说:“我们就要完蛋了。”
威灵顿正想上床睡觉,便说:“那好,我就用不着脱鞋了。”
■真正的乐观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冷静,而不是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的漠然。
◎ 母亲的烦恼
两个妇女在交谈。
“我的女儿无论什么都不对我讲,我简直拿她毫无办法!”
“我的女儿是无论什么全都对我讲,简直让我烦死了。”
■过与不及都是人烦恼的根源。
◎ 动工
医生:您的胆囊里有结石;您的腹腔里有积水;您还患有沙眼……
病人:大夫,请您再为我检查一下,看什么地方有黏土,那样我就可以动工了。
■最好的幽默是一种对于生活的乐观和豁达。
◎ 烦透了
“我真烦透了!”上年纪的女仆对年轻的女仆发牢骚,“要知道,我整天都在被迫地重复着一句话:‘是,太太!’‘是,太太!’‘是,太太!’”
“我也烦透了!”年轻女仆回答道,“我也是整天都在重复着一句话;‘不,先生?’‘不,先生!’‘不,先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所以,不要老是羡慕别人,好像别人永远快乐,而你总是陷入烦恼的汪洋大海中不能自拔。
◎ 需要
“如今,豪华的别墅你有了!漂亮的小轿车你也有了!你大概再没什么需要的了。”
“需要……”
“什么?”
“需要证明我不在失盗窃现场。”
■相对于车子、房子、票子等,其实人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平安。
◎ 青蛙的命运
有一天,一只青蛙给牧师打电话,问自己的命运。
牧师说:“明年,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会来了解你。”
青蛙高兴得蹦了起来:“哦,真的吗?是在王子的婚礼上吗?”
牧师说:“不,是在她明年的生物课上。”
■过于牵强的虚幻的奢望,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太多时候,一种自知之明会让我们获得更加切合实际的幸福。
◎ 担心涨价
“你听说了吗?汉斯,汽油又要大涨价了。”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又没有汽车。”
“可我有打火机啊!”
■古人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在现实生活中,为微小利益的得失而烦忧的又岂是少数,这些人其实是在一点点剥夺自己的快乐。
◎ 卜卦
巫婆对小伙子说:
“明年你会交好运的,你会娶上个漂亮的黑头发的姑娘,她还会给你带来百万英镑的嫁妆。”
“太谢谢了,太太。我理应加倍付给您卜卦钱,但一时手头拮据,是不是等我结婚时再付给您!”
■对于人来说,幸福的婚姻意味着一个男人找到了他能够相依为命的那个女人,而不是找到了能充当钱罐子的另一半。
◎ 给踢人的驴子一脚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雅典城里散步。忽然有位愤世嫉俗的人用棍子打了他一下就跑了。
他的朋友看见,立刻回头要找那人算账。但苏格拉底阻止了他,朋友奇怪地问:“难道你怕这个人吗?”苏格拉底笑着说:“老朋友,你糊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还它一脚吗?”
■和愚蠢的人较量就会变得更愚蠢,真正快乐的人是超脱于日常生活之上的,他绝不会睚眦必报。笑看世间万物风云,你会变得大智大勇。
◎ 她是我妈
一天,劳森走过悉尼戏院门前,看见一位衣裳破烂的妇女摆摊卖报,她嗓子都喊嘶哑了,怀里还抱着婴儿,婴儿已经睡着了。
诗人想帮帮忙,连忙拿出钱来买她的报纸。
正在这时,又跑来一个小孩,拿着报,用嘶哑的声音喊:“卖报!卖报!”
劳森望望这可怜的孩子,又望望那可怜的女人,不禁踌躇了。到底买谁的好呢?那小孩看出来了,很有礼貌地对劳森说:
“先生,不要紧!是一回事。她是我妈。”
■爱能激发更多的爱,爱能让人超越世俗的利益。
◎ 有力的警告
灯塔管理员订了一份周报。邮递员每次给他送报,心里都不高兴,因为为这份报纸要划一小时船,太麻烦。
这一天,邮递员又满脸不耐烦地把报纸送到灯塔处。灯塔管理员不动声色地说:“下一次请笑着来,否则我马上订一份日报!”
■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他就会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感觉到快乐。
◎ 三根头发
有一个人只有三根头发。一天,他到一家非常有名的发型设计店内准备要做个造型:
店员:“请问你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呢?”
顾客:“嗯……我没什么意见,你拿主意好了。”
店员:“那我帮你编辫子。”
在绑辫子的过程中店员不小心又弄掉了一根头发:
店员:“先生,先生,有一根头发掉了,怎么办呢?”
顾客:“哦,不要紧;那请你帮我梳个中分的发型好了。”在梳头发的过程中,又掉了一根头发:
店员:“先生,先生,又掉了一根头发了。”
顾客:“那算了,我披头散发回去好了。”
■在乐观的人眼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后果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因为接受而心满意足。
◎ 组装
妈妈怀孕了,四岁的小宝百思不得其解,他想知道,未来的弟弟或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爸爸耐心地给小宝描绘道:“先生出头,再生出身子,最后是两条腿,懂了吗?”
“懂了,爸爸。然后你用螺丝把它们组装起来,对吧!”
■我们似乎习惯了叫苦连天——生活累啊,人生烦啊——可是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我们自己把生活组装得太过复杂?不如抛开那么多繁琐——简单一点吧!
◎ 我也一直站着
这天,柯立芝正埋头办公,忽然一位崇拜柯立芝的夫人闯了进来,对他前一天的演讲表示祝贺并说:“那天大厅里人山人海,我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座位,一直站着听完了您的全部演讲。”
这位夫人用了带委屈的口气说了这话,显然想以此换得几句安慰话。不料,柯立芝冷漠地说:“并不是你一个受累,那天我也一直站着。”
■当我们觉得被别人或生活亏待了的时候,往往顾影自怜。但是,当我们勇敢地抬起头的瞬间,你一定会发现阳光下大家一样真实的影子——顿觉豁然开朗!
◎ 打电话
深夜三点半,电话铃突然响起,“这是洗浴中心吗?”电话那头问。
“这是私人住宅,笨蛋!”王先生被电话惊醒,气恼地说。
“那你为什么只穿裤衩来接电话?”
■别人对我们无来由的恶意的攻击总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能让他们为之捧腹,我们却无法辩解的事由所在。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一笑而过,他们便立刻会觉察到他们自己的孤立与无聊。
◎ 宽大为怀
毕加索对冒充他的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
看到有伪造他的画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
“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毕加索说。
“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君子坦荡荡。宽容有的时候是对别人最大的恩惠,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或者有意的宽容都能够让人得到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 系统不兼容
“麦克实在是个好男人,英俊潇洒,温柔而又活泼,并且事业有成。我再也没见过比他更优秀的男友了,可我们还是吹了。我用MAC,而他却用WINDOWS!”
■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符的两个人。斤斤计较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会因小失大,错失良机。
◎ 不反抗
“您说您遇到了3个歹徒,他们毒打您,撕破了您的衣服、抢走了您的钱包。为什么您当时不反抗呢?”
“我不想同他们一般见识……”
■人的宽容应该有其道德和法律的限度,一味地妥协要么是有意地纵容他人,要么是出于自身的懦弱。
◎ 头一次看见
“法官先生,有人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控告他?”
“当然能。他是什么时候骂的呀?”
“一年以前的事儿了。”
“你早该控告他了。”
“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
■生活中的一些无知有时反倒能助长你的快乐,或者你能够做到去忽略那些让你不快乐的真相。
◎ 吃猪肉
一个傻子想吃猪肉,但又不知怎么吃法,就跑到肉铺里去请教。
肉铺里的伙计答道:“用刀剁碎,煮熟便可吃。”
“刀在何处买?”
“刀铺里去买。”
于是傻子在刀铺里买了一把刀。他右手执刀,左手拿肉,走在街上。不料,刚出城,猛地从空中飞下一只秃鹫将肉叼去了。
傻子不去追秃骛,却仰首笑道:“哈哈!这只傻鹫。你没有刀,把肉叼去,我看你怎么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何况动物与人。自己的短处不一定是别人的短处,又怎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呢?
◎ 帽带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窥见佣人偷吃,只可咳嗽,不必大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宽容,宽容不仅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