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独宠少夫人-第三十七章 唇枪舌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俩人离开的时候,程舒志还没到。

    因一些缘故,孙显荣和程舒志碰过面,晓得他是谁,安诗诗却不知道。

    她只看见一位穿青黛色衣裳的公子不甚严谨地坐在椅子上,身子东歪西靠,谁也不看,只专注手里的两个圆珠子。

    他五官长得倒是十分好看,只是眼角泄出的一点儿余光,便看得安诗诗心脏乱跳,孙显荣虽然也是一副好皮囊,但若是和他放在一起比较,便如星火比皓月。

    没留意到安诗诗的反应,孙显荣直接来到胖夫人身边坐下,胖夫人瞧见他,一张脸笑开花,和蔼地问:“显荣怎么样,跟诗诗玩的可开心?”

    “娘!”安诗诗娇嗔一声,脸蛋红的恰到好处。

    她走到安丰禄面前,甜甜地唤了一声“爹”和“伯父”,然后坐到了安歌的对面,眼睛便更加方便地打量程舒志。

    见所有人都到齐了,安丰禄清清喉咙,看向孙显荣,和蔼道:“方才我已经和孙将军商定好,武举之后,十月初八是个好日子,打算把你们的婚期定在那日,显荣你可有什么意见?”

    孙显荣朝安丰禄一拱手,颇为有礼地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伯父您和我爹都已经商定好了,我自然没有意见。”

    安丰禄再看向程舒志,笑脸不自觉减去大半,“贤侄你如何说?”

    和孙显荣一比较,程舒志便显得颇为无礼地,只抬了抬眼皮看安丰禄,不咸不淡地答:“叔叔押镖还未归,婚期一事,还得他来了再行商定。”

    “怎么?展云还开着镖局养你呢?”闻言,孙友志不客气地开口。

    自程舒志进门起,他便没打正眼看过这个年少时,曾名冠过京都的“天才”一眼。

    若说起程舒志年少时,确实聪慧,两岁便已经熟读《百家姓》、《千字经》,三岁便成诗。

    他的父亲程青云器重他,再加上他又是家中长子,小小年纪便把他送到儒学大家千阵子那儿学习,在一众比他年长的师兄弟中,他的成绩亦是拔尖的,深得千阵子喜欢。

    可惜后来家中变故,他四岁时全家被“流匪”所杀,单余了他一根独苗,他自此变得沉默寡言。

    千阵子喜欢他,又看他可怜,把他留在膝下养着,一直养到九岁,他突然下了山,跟着展云来到了平安镇。

    在程舒志九岁之前,孙友志是忌惮他的,毕竟当初杀他全家的“流匪”,正是他派去的,他九岁之后,开始一蹶不振,不读书也不上进,每天只晓得吃喝玩乐。

    为了养他,展云无奈在平安镇开了镖局,开始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日子。

    孙友志派人暗中盯着程舒志一直盯到十二岁,十二岁之前,展云怕程家这一根独苗再遇害,护他护的周全,十二岁之后,孙友志觉得他当真是废了,渐渐把他搁置到一边,不再想着斩草除根。

    今日再见程舒志,孙友志免不得要说风凉话:

    “可惜了展云一身好本事,为了你甚至不娶妻,把你含辛茹苦拉扯至今,你却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他看程舒志没什么反应,继续说,“等展云回来后,你告诉他,如果他不愿意再过刀口上舔生活的日子呢,让他尽管来找我,我和他好歹是从一个连营里出来的,看在老将军的情面上,让他在军中担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

    孙显荣插话道:“前两天跟程公子交手,程公子手脚功夫耍的也不错,我听长辈们说起过,当年如果没有程老将军的提拔,也没有我爹的今天。我们是知恩图报的人,若程公子不嫌弃的话,我身边还缺个打手。”

    他们父子俩一唱一和,说的像是关怀为人的好话,实则处处贬低程舒志。

    大壮脸上藏不住情绪,已有青筋暴起,安歌亦撇了嘴,唯有清瑶和程舒志面不改色。

    “孙将军放心,等到叔叔回来,我一定把将军的话转告叔叔。”他淡定地答复过孙友志,扭头挑剔地看了一遍孙显荣,“我平安镖局走一趟镖赚的钱,就赶得上二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了,所以我的生计实在不劳孙公子费心。”

    镖局的利润竟然如此高!?

    除孙家父子和安丰禄外,前厅里的所有人的视线霎时间全部聚焦到程舒志身上,尤其是安诗诗。

    她以为程家落魄,该是落魄到穷困潦倒的地步,不成想,竟也能算是一方富贾。

    这也怪安诗诗从未想过要嫁给程舒志,故而不曾去打听过他的家业。

    撇去平安镖局不谈,程家虽遭遇横祸,但家底犹在。

    当初程青云因戏耍后妃被先帝降职,只降职未抄家,饶是祖上留下的家业,也足够让程舒志这辈子吃喝不愁的。

    安诗诗以为自己推给安歌的是一门极差的亲事,今日见到程舒志相貌堂堂,又听孙显荣夸他身手不错,心里隐隐有些难受,觉得自己不该把程舒志推给安歌,白白便宜了那个贱蹄子。

    但如果真要让安诗诗舍弃和孙显荣的这桩婚事,安诗诗必然不乐意。

    且不说她和孙显荣青梅竹马,打小她一双眼睛就跟着孙显荣走;就说孙显荣的家境、她便舍弃不下。

    前厅里,聚集了三家人。

    从前安丰禄和程青云走得近,现在程家落寞了,他便和孙友志走得近。

    安孙两家间,有许多话不好当着外人讲,人既然都请来了,如何也要留大家吃个晌午饭再走。

    安丰禄一句一句地递着话,胖夫人等人一句一句地接着,属安丰年接的最为殷勤,也最为谄媚。说到后来无话可说,安丰禄便问起了孙显荣的前程。

    仕途子弟,不论是从文亦或从武,前程都是早被父辈安排好了的。

    孙显荣朝安丰禄一拱手,样子做的十分谦逊,语气却分外高傲地说:“一月后便是武举考试,我打算去拿个武状元回来。”

    状元,旁人想也不敢想的东西,在这些仕途子弟口中,却如探囊取物般轻松随意。

    “咱们齐国重武,这武状元可比文状元还难考啊!”安丰年一声呼,看孙显荣的目光变了又变。

    “虎父无犬子,孙公子以后是要像孙将军一样当将军的,区区一个武状元,又算得了什么!”胖夫人捂嘴笑着,恭维道。

    听见自个儿未来夫君被夸奖,安诗诗心里亦十分得意。她斜眼瞥安歌,安歌的眼睛明明是放在眼前食物上,她却觉得安歌是在看自己和孙显荣。

    她心里不屑地笑安歌一声,觉得她还心里还在惦记孙显荣。她把安歌比作癞蛤蟆,癞蛤蟆岂能吃天鹅肉?

    她也有心想让程舒志和安歌在众人面前出丑,所以也插话问道:“不知程公子今后有何打算?”

    安丰禄能够官运亨通,有七成是因为胖夫人的母家帮衬的好,为了彰显自己仁义道德,他府中只住了胖夫人一位夫人,胖夫人只诞下了一双儿女,故而他们对安诗诗娇惯得很,对于安诗诗贸然插话,也没有人责怪。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间又落到程舒志身上,多数是等着他畅谈一番“理想”后,好放肆嘲笑他一番的目光。

    也有真的好奇的,比如说安丰年。

    程舒志未看安诗诗,而是直起腰看向安歌。

    他看安歌的时候,深情大于寡淡,他伸手摸着安歌的脑袋,旁若无人般,对着安歌笑道:“也没什么长远的打算,只打算夺个武状元送给我程家未来的少夫人当作聘礼。”

    他话一说出口,在座的人便全部呆住。

    方才孙显荣刚刚说过,要在一月后的武举上拿个武状元回来,转眼程舒志便要夺一个武状元,夺的是谁的武状元?不言而喻。

    “呵。”胖夫人冷笑一声,“程公子好大的口气啊,显荣贤侄英勇,京都谁人不知?程公子要在显荣贤侄手下夺武状元?怕是痴人说梦。”

    孙显荣脸黑着,他有意也要讥讽程舒志一番,但他先前和程舒志交过一回手,武举上堂堂正正地比试,他十有八九是输。

    孙友志是老油条了,虽心里生出怒气,但不显山不漏水,只静静地喝茶,只有安诗诗母女俩人跳得欢。

    安诗诗捂着嘴,笑说:“程公子终年在平安镇里待着,平安镇距离京都虽然只有四五十里,但终非京都这种卧虎藏龙之地,在平安镇或许无敌手,但到了京都,便说不准了。”

    言外之意,程舒志乃是井底之蛙。

    安歌听得眉头越蹙越深,终于忍不住护短回击道:“如姐姐所言,在京都,大家畏惧孙将军的权势,和孙公子过招时处处留手,但出了京都,没了孙将军,便不见得所向披靡了!”

    好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孙友志第一回正眼看安歌,却无欣赏之意。

    安歌顾着和安诗诗母女唇枪舌战,丝毫没有留意到,自她进门起,程舒志便时时盯着自己缠在脖子上的布帛。

    她只觉得程舒志的手突然从她的脑袋上下移到脖子,然后脖子一凉,缠在脖子上的布帛便到了程舒志手里!

    她反应过来,再去捂脖子上的鞭伤,就已经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