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争霸天下-第595章 为臣子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天,明军全军而出,全部向西追击建奴,一直追击了一千多里,到了人马实在跑不动的时候,方才恋恋不舍地回兵。班师的骑兵,马脖子上挂着的血淋淋地人头,让每个人看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现在的明朝还没到全面崩盘的时候,无论是辽东,还是宣大以西的边镇都和建奴一直对峙着,所以短时间内,建奴是不可能再次调集大多的军马前来的。

    简单的休整几天之后,赵泽留下少数人马防守归化城,自己就带领着残存的大军开拔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黄河边。赵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筑城。

    对于农耕民族来讲,城池是一切存在的根基,城池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稳固的生活生产之所,还能依靠坚城抵御外敌的侵入。要想在河套站稳脚跟,赵泽就不得不在建奴大军再次到来之前,筑好城。

    经略河套和河套诸部落的矛盾是少不了的,赵泽并没有采用津津乐道的羁縻政策,将各部落分而治之。这种政策看起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是一种非常被动的自欺欺人的政策。

    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只有在你强大之时,别人才会接受这种被动的条件,然而草原上的民族素来侵略性非常的强大,只要让他们找到一个空挡,他们就会再次于中央对立,所谓的分而治之只不过是一种建立在实力上的空想而已。

    想牢牢控制草原,你的实力就得深入草原,不然一切都只是无根之萍,经历不了风雨吹打。所以赵泽采用了一种俄国采用的方法,那就是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设置堡垒,让这些堡垒来牢牢的控制他辐射区域的牧场。控制了牧场就控制了游牧民族的一切。

    纵使他们不甘心一时的臣服,他们的注意力首先想到的绝不是入关,而是如何拔掉这一个又一个的在草原的堡垒,而当他们在和这些堡垒一起耗的时候,长城的防守压力 就会骤然减轻,然后再将各镇兵力抽调过来,这就相当在长城的外面建造了一个数百里的缓冲区。

    然后这个工程的建造是浩荡的,而赵泽现在最缺的还是人力与物力,现在他平虏一共能够控制的军户也就二十户,若真是这一套系统完全的建设起来,光是派出去驻守的军人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就算是十丁抽一,全部动员起来,他的兵力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一切只不过是短时间而已,如果给赵泽一段适当的时间,他是能够应付着这一切的。先现在他已经手握互市的权利,曾经和崇祯的承诺一万颗真奴首级,也已经完成了,君无戏言,现在也该是崇祯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

    一旦互市一看,不仅仅只是整个草原收益,中原的货物还可以延续着千百年古老的丝绸之路一直到最远的西方。海禁一开,那么整个海上丝绸之路也落入了自己的手中,现在更是一个大航海的时代,辽阔的大海,万里海塘,充满着无限的魅力,让人想象翩翩。这两个就相当于是一个源源不尽的摇钱树。人力对于大明来说,是最不稀罕之物,到时自己有人有钱,后面的发展完全是坐上火箭一样的速度。

    但是现在的迫况是如何解决现在的燃眉之急,赵泽只得把自己的目光再次投向京师。

    在处理完手中的大事,稍作安排之后,赵泽就以进京贺捷的名义入京了。

    未及半年的时间,大明在西北线连获两次大捷,这足够振奋人心了,不久前的中都凤阳失陷,皇陵被辱的压抑悲痛感在京师一扫而空,整个京师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喜悦感,茶楼饭馆,街头巷角,老女老少,都在谈论着安北伯伟大的功绩。

    大明朝廷更是恍然一新,一扫平日里如孝堂一般死气沉沉的感觉,各级官员,趁着这个难得拍马屁的机会,纷纷上书,夸赞崇祯的盛德与功绩,反而这个屡次创造大捷的安北伯,却在此时不约而同的受人冷落了,有的奏章甚至只是歌颂崇祯,对于这个安北伯只字不提。其实这也怪不得赵泽,当初他选择不群不党,两不得罪的方阵,其实在党同伐异地大明朝廷上来讲,这种方阵其实都是两方都得罪。

    任其取得如何的战绩,任其取得如何高位,都跟自己这一派无关,你不站好队,怎么会有人来给你抬轿子。赵泽也曾经考虑过自己是不是在培养势力,成为朝堂上一股独特的势力,但是对于他这个无根无萍,出身异类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纵使他能提拔一大群人出来,但是此时的氛围是一切权利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提拔出来的武将也根本就说不上话,赵泽为此也是苦闷不已。

    崇祯能够重用自己的原因,也有一个因素就是自己并无背景,如一张纸一般的雪白。如果自己再冒失的去发展势力,没做好的话,反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到了他这个地位的时候,他不得不考虑君王对自己的戒心,大明本来就有杀功臣的传统,自己不得不考虑。

    同时崇祯一直是极端反感党争的,无论中国何朝何代,臣子结党都是君王极端不喜欢的原因,臣子结党也是大忌,不然的话“结党营私”也不会成为一个罪名。

    竟然自己不能发展自己的一股势力,这个高压线还是不碰为好,不然的话自己不仅在崇祯眼中的印象会直线下降,还会失去崇祯的支持,要知道没有崇祯的支持,自己断然不会有这一天。

    思前思后,赵泽并没有膨胀,而是选择了自己初中,他的党就是崇祯,只要自己永远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那么他会站得比谁都稳,只不过最难奈的是君王之心深不可测,这是赵泽最苦闷的地方。

    连接大捷,崇祯也露出难得的笑容,接到了河套大捷的战报之后,自己的心情是无比的舒畅,对于这个百病缠身的帝国,他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更在百官的奉承下,飘飘然之间,真的感觉自己或许就是一位中兴之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