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山地主分水岭以主脊为界,北坡宽10—48千米,南坡宽140—40千米,呈北仰南俯形势。北侧次一级分水岭坡度较大,急剧下降,与渭河谷地以断层相接,断层面清晰可见。秦岭北侧有七十二峪,一般短小流急,除黑河、网峪、崂峪、清峪外,一般长度不超过40千米,河床比降较大,谷地多为尖V形;南侧次一级分水岭坡度较小,缓慢向汉江谷地下降;发源于南侧的河流一般源远流长,多在50—100千米,呈格状水系,谷地多为宽V形或槽形。
3.在秦岭主脊及南北两侧,山地夷平面保存较好,致使次一级分水岭呈阶梯状下降。如自太白山向南至汉江谷地,夷平面高程分别为海拔3600—3500米(跑马梁)、2800—2600米(紫柏山2610米,摩天岭2603米,佛坪光头山2830米,财神岭2666米,黄桶梁2810米,烂店子梁2762米,介树村2753米,活人坪梁3071米)、2400—2200米(长寿梁2230米,黄花岭2238米,牛角湾脑2362米,观音山2429米,大仓梁2256米)、2000—1900米(妖魔坪2076米,天星窝1980米,明阳山2007米)、1300—1200米等;向北夷平面高程分别为2900—2600米(平安寺2883米,斗母宫2878米,四嘴山2634米)、2200米左右(安沟梁2201米,青峰山2242米)、1400—1500米、1200米左右。
4.地貌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构造地貌发育。本区近似东西走向延伸的几组大断层及其活动,控制着本区地貌的基本格局,致使山文走向作近东西向展布,并由主脊向南呈阶梯状下降。北仰南俯的断块活动,不仅使秦岭褶皱断块山地形态到处可见,而且导致了秦岭南北两侧水系极不对称。北侧短小的河流自主分水岭向北急流,形成梳状。黑河是一条承袭性的河流,受构造影响形成切穿主脊的钓钩状水系。南洛河、丹江、银花河等均系沿断裂带发育起来的河流。另外,沿断裂带或断层交会处,形成许多构造小盆地。至于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倒置地形、单面山等小的构造地貌,也比较常见。
5.与各大河河流阶地地貌比较发育,主干河普遍发育了四级阶地,虽然各级阶地分布高度、保存程度、沉积物结构和厚度及同一河流与同一级阶地的位相,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从总体上看,明显地反映构造运动及气候对秦岭地区各大河流阶地形成的影响,具有同步性、周期性的特点,因而在进行研究时可以互相进行对比。依据该区地貌形态的区域差异,可分为三个地貌亚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