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角砾岩型。分布于太白县王家堎—王家庄一带,位于西坝岩体北侧,矿化带长8公里,宽60~280米,赋存于古道岭组下段地层的钠长绢云母板岩中,矿体为矿化钠长绢云母角砾岩,矿石类型为含金角砾岩,角砾成分主要为斜长板岩碎块,呈光梭角状,胶结物为钠长石、铁碳酸盐、矽质、黄铁矿等。自然金呈它形粒状、片状,粒度0.0007~0.072毫米,被包裹在黄铁矿中。属晶体包裹型裂隙金,品位一般0.2~3克/吨,最高为8克/吨,伴生有银,含量2克/吨,最高20克/吨。
沉积—改造型。分布在太白县古道一带,见于古道岭组下段砂岩夹板岩为核部组成的北西向倾伏的背斜构造中,已有老洞80多处,其中以银铜沟脑老洞脉墙带较好,宽数米,长60余米,含金最高57.01克/吨,平均9.23克/吨;银最高100克/吨,平均25克/吨,推测矿化向深部有变好趋势。为本地区金矿的“矿源层”。
太白县鹦鸽镇的羊坡沟镍矿点,产于前奥陶系秦岭群上部的绿帘石、绿泥石片岩中,经分析含镍0.2%,属物源及成因不明的矿点。
大理石产地有5处,分布在宝鸡县桥镇、太白县鹦鸽、高马头、陇县新集川、温水、六桥、西坡、扶风县北部山区等地。凤县红花铺徐家山大理石矿,属早石炭世沉积变质矿床,开采条件较差,尚未利用。
白云石产地有6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3处,分布在太白县的上店房、陇县咸宜关的关山沟等地,属正常沉积岩成矿建造的沉积变质型。产于前奥陶系秦岭群,中泥盆统古道岭组地层中,古脊梁矿点层位稳定,质量优纯,是良好的冶金辅助材料。
“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水经注》有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之记载;唐代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诗句;柳宗元的《太白山祠记》一开头就写到:“雍州西南界于梁,其山日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尚已也。”宋代苏轼在《太白山祷雨记》中就有春季发生大旱,天气干热,麦苗枯萎,而山上却依然是“岩崖已奇绝,冰雪戛琱锼”的描述。元代朱铎《太白山》一诗中有“雪花点翠屏,秋风吹不起”之句,极言降雪、积雪之早;元《一统志》中载:“山(太白山)极高,上恒积雪,望之皓然”;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