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1805~2750米间(骆驼树至斗母宫)为红桦林亚带。气候偏凉,湿度较大,兼之地形起伏高差较大,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差。土壤以生草棕壤为主,向上则变为生草灰化棕壤。树木种类大减,占绝对优势者为红桦。愈向上华山松愈生长不良,仅只零星散布。在斗母宫下之红桦稀疏林下,多密生着太白杜鹃(又名药枇杷)及稀疏低矮的华橘竹灌木层,林缘和林间空地,多有峨嵋蔷薇灌丛。草本层以野青茅占优势。红桦林下有天麻、大叶三七等药用植物。华山松多残留山峰、山梁及悬崖峭壁处的裸露基岩上,有少量巴山冷杉零星散布本亚带中。红桦林和华山松林在西太白山石垭子一带也均有分布。
在海拔2095~2800米间(大殿至明星寺)为牛皮桦林亚带。此间越向上自然条件越差,土壤由生草灰化棕壤变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因屙牛皮桦逐渐增多,且于斗母宫以上更为集中形成大面积之纯林。由斗母宫向上,巴山冷杉逐渐增多,有些地方与牛皮桦组成混交林。林下灌丛仍以华橘竹为主,在林间较开阔地面多生有秦岭小蘖为主的灌丛,或为野青茅属的草地。在平安寺附近的空地上,还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兰。明星寺以上,在稀疏的桦林下多有金背枇杷繁生,有的地段尚形成金背枇杷丛林。我国特有的独叶草(Kingdonia)就主要生长在太白山金背枇杷林下。
针叶林带在海拔2800~3200米左右(大体在斗母宫与放羊寺之间)为冷杉林亚带。土壤为灰化土和生草灰化土,主要生长着巴山冷杉。在海拔2800~3000米左右,多出现巴山冷杉林片段,大殿以上零星散布,所见不多。斗母宫以上才显现小片冷杉林,在放羊寺稍下山梁上方可见到面积较大的巴山冷杉林。冷杉纯林郁闭度较大,林下阴湿多苔藓。在稀疏的冷杉林下,有金背枇杷灌丛。草本植物主要有高山老鹳草。
在海拔3200~3400米间,为落叶松林亚带。主要由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纯林组成。其上界已是太白山森林分布之上限。此间由下而上为生草灰化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气候较冷,植物生长期较短,立地条件极差。太白红杉个体生长极慢,年粗生长在0.8厘米以下,年高生长不足7厘米,植株干矮弯曲多分枝,当达2米以上时,则上部枝叶干枯,且常有全株死者居多。其林带内,灌木层有密枝杜鹃、银露梅、忍冬、高山绣线菊等。草本层成分复杂,主要有禾叶蒿草、圆穗蓼、早熟禾等。另外,林中苔藓、地衣甚多,多生长于地面和岩石上。太白红杉在海拔3200米以下的阴坡和半阴坡,一般生长较好,高达15米,最高可达17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