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臣们面面相觑,要说有什么办法,好像也没有特别好的主意。 有的大臣明知不行,却还是主张先用附近州府的粮食救济。 也有人说这样岂不是拆东墙补西墙,那边也会出问题。 绕来绕去,让宋徽宗头疼。 曾布道:“最主要是这些商人,如果他们肯拿出粮食就可以解决孟州的问题!” 一大臣道:“这些商人很狡猾,让他们拿出粮食,我看难!” “但想要解决粮食问题,还只能从这些商人身上下手啊。” “依你之见,如何才能让他们拿出粮食?” “不如,陛下一道旨意,强行让他们开仓放粮!” 曾布闻言,摇摇头:“强行让他们放粮,这些商人也可以说自己无粮,或者拿出少部分,也解决不了问题。 再者朝廷总不能动用武力去解决吧? 用这种方法天下文人绝对会反抗,甚至引起动荡!“ 朝中大臣们都在分析这个问题。 就在诸位大臣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时候。 武植站了出来:“陛下,我能解决!” 所有大臣们的目光看向武植,如果之前武植没有发言,此刻突然站出来,难免会显得有些唐突。 毕竟武植才只是侍读学士。 但经过之前万岁山的事情,在场诸位大臣反倒是希望武植发言,看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宋徽宗眼睛一亮:“武侍读有何妙招,尽管说来!” 宋徽宗看向武植,双眼充满了欣赏。 武植总是能有办法。 这一点让宋徽宗感觉其他的朝臣似乎都不行。 曾布也意外看向武植,这个问题他仔细想过,目前来说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武植能有办法? 现在满朝文武争论不休,若是真有办法解决问题,也是再好不过。 不管方法对不对,至少有人能提出。 而不是在这里争论,没个法子。 武植直言道:“想要解决这次粮食问题,一般的解决方法不奏效,我有一法,可有奇效。” “那就是提高粮食价格。” 武植这个方法提出来,立刻遭受到了全场的质疑。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向武植,上次武植弄了一个抬税。 现在又是抬粮食价格。 但是抬高粮食价格与这有什么关系? 一大臣站出来:“武侍读,按照你刚才所言,天下粮食价格高涨,那些商人岂不是更有恃无恐,待价而沽,他们更不愿拿出来,这次粮食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啊!” “这个方法我认为行不通!” “武侍读,上次万岁山的事情你的方法很好,但这个我不赞同!” 本来粮食就筹集不到,这时候提高粮食价格,岂不是让那些百姓更加无钱购买? 对于事情的发展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有些大臣则是仔细思维,感觉自己想到了什么,却又没有头绪。 武植笑道:“诸位大臣,我说的并非抬高大宋所有的粮价!” “莫非……” “要抬高的,是孟州的粮价!” 武植声音传递大殿。 此言一出,有大臣道:“孟州如今成灾,粮食必然上涨,武侍读意思是……” 曾布闻言,制止了此人:“你先不要说话,让武侍读将话说完。武侍读你且细细说来!” 那大臣有些尴尬。 却也不敢在说什么。 众人不是很理解武植这是什么道理。 那里本来就不好得到粮食,抬高价格岂不是更难? 武植声音响彻大殿,底气十足:“孟州很多百姓没粮食,但散户手中一定还有不少,其次就是大粮商手中也囤积了很多!” “现在的情况是孟州商户不肯卖粮,散户也在观望,但如果我们大宋偏向这些散户粮食,大量收购。那么孟州的粮食就会疯涨。” “散户手中的粮食少了,当粮食疯涨到一定高度,那些粮商大户肯定会忍不住想要出售。 甚至周边的一些粮商也会看到这块肥肉,将粮食运往孟州。” “发这种财的,不仅仅是孟州的商人,其他地方的商人都是如此打算!” “这些商人手中囤积了粮食,即便朝廷想要购买他们也不会放,但如果价格疯涨他们绝对会赶过去吃这块肥肉,能让他们赚的更多!” 一大臣疑惑道:“但如此一来,孟州粮食天价,那些百姓如何购买的起,到时候岂不是有很多人要饿死?” 武植摇摇头:“这只是开始的局面,而一旦四周州府的商人将粮食运往,孟州粮食就会堆积如山,到那个时候,粮食一旦多起来,卖的人就多了!” “那些粮商想要快速出售,就会出现竞争,一样东西卖的人多了,自然价格也会随之降低!” “降……降低?” 不少大臣听闻,猛然醒悟。 之前他们不认同武植所言,但听到后面…… 原来武植是要利用价格吸引周边的粮商聚集孟州,而一旦聚集粮食成山,价格达到一定高度就会出现猛跌。 到时候,没有卖完的粮食在运往回去也是不小的成本。 商户肯定会直接出售脱手,毕竟粮食价格降了,大势已成,留在手中也会变成累赘。 粮食是不能久囤的。 时间长了会变质,到时候会一文不值。 武植继续道:“而在百姓购买不起的那段期间,朝廷已经收购足够多的粮食,让他们渡过难关也未尝不可,总之,这次是以解决灾民为目的。” “想要从这里运送粮食太远,从附近调动,会影响本地的粮食生计。 而那些商人又不肯出手,只有提高价格让他们看到利益主动前往孟州,才能解决这次粮食的问题。” 武植侃侃而谈,一计妙法,震惊朝野。 一大臣惊道:“这样一来,就等于那些粮食大户主动将粮食运往了孟州,我们朝廷不用人力物力,他们无偿帮我们搬运?” “正是如此!” 武植点点头。 这…… 此大臣脸色骇然:“那些商人都是为了利益,只要价格疯涨,他们一定出手。 一旦达到价格的巅峰粮食价格绝对会降低,后面则是疯狂抛售,导致粮食销售一空,武大人,……这,这计妙啊!不过…” 他忽然问道:“武大人,若是消息传播了出去,那些商人识破了计划该如何?” 听到这话,武植笑道:“不必担心,商人逐利,一点小利益他们也会闻风而动,何况粮食价格是平日数倍。 即便他们知道,在利益面前也还是会博一博!不怕他们不来,只要他们过去孟州,此事问题不大!” 这位大臣便不在说什么。 商人为利能发国难财,只要有钱赚,他们自然会蜂拥而至。 诸位大臣明白之后,也是久久无法平静。 不少人对武植很是佩服。 这种方法,他们怎么没想到? 全场的朝臣总算是明白武植的意图,当他们得知之后,现场安静了一会儿。 随之爆发沸腾的议论声音。 一个个交头接耳。 武状元此举虽然冒险,一旦成功,可以解决灾民的问题。 即便不成功,朝廷派人去收购粮食也可以暂缓燃眉之急。 而不是派人将粮食装车,遇到一些山路根本不好走,也来不及。 如果按照武植的办法就简单多了。 曾布暗道武植这思维是反其道而行啊! 大家想的是如何让商户出手粮食,也不想白白出那么多钱。 毕竟一直收购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对国库影响很大。 而若是这样一来后,除了刚开始花费一点钱财,后面反而解决问题打破了这个困局。 花费小了很多。 蔡京也不由暗道这武植简直奇思妙想。这也行? 宋徽宗笑了起来:“武侍读此法甚妙,甚妙啊!……你们看看,这关键时刻,还是得看武侍读啊!”\f\t\n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