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锦鲤崽崽的直播日常-第496章 夏去秋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春去夏来,算下来卫峥跟段熙元和莫大川离开已经有小半年了。

    先前几个月虽然有生气,有郁闷,但是总也感觉还好。

    南枝对段熙元有信心,大雪封山拦不住他。

    所以不担心他们会越不过雪山。

    赵月娘和小桃更加担心一些,但是也各自对丈夫和兄长有信心。

    所以那时候虽然难熬,但是也能坚持。

    每日里忙忙碌碌,倒是没有多少剩余的精力来多想。

    可是随着春天冰雪消融,逐渐进入到炎热的夏天时,赵月娘和小桃就渐渐坐不住了。

    冰雪封山的时候可能没有消息传回来,毕竟不是谁都能跨过雪山的。

    但是如今这路都开封两个月了,怎么还没有消息呢。

    连一封信都没办法送回来吗?

    南枝悄悄放出萤火虫,只能看到萤火虫往山路的方向飞,却并不能判断吸引萤火虫的人到底还在不在。

    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不能派人去找。

    卫峥的身份太过敏感了,在大虞的百姓看来还好。

    但是在鞑子眼里,那是一听年龄身高形容特征就会警觉起来的。

    若是从前大概还能糊弄一下混过去。

    自从去年事败之后,想必就真的不容易了。

    况且,南枝给段熙元的道具里还有易容的,系统里介绍说是什么天然蜂蜡合成的新型材料。

    能够轻易改变人的骨骼、脸型、鼻梁、眉骨、耳骨。

    便是让人去找,只怕未必能认出是卫峥他们三人了。

    所以只能等。

    没等到段熙元的消息,南枝在六月初的时候还是去了西宁城。

    无论段熙元那边进展如何,她始终要把两人约定好的事情继续做下去。

    黄杨县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无论是产量还是销路都有限。

    平日里大多都是销往周遭的郡县。

    若是要出西川,便只能依靠江县令夫妇帮忙。

    但是西宁城就不一样了,身为西川,乃至大虞,乃至这一块边境线上数个国家、部族的第一大商都,西宁城的货物流往西洋、东瀛也不足为奇。

    南枝把糖厂跟橡胶工坊也开在了西宁。

    从选址到建设再到正式开始生产,时间就已经到了秋天了。

    山庄飞速发展,如今西宁城里大家都不再追求西洋货、东瀛货了,而是盯着城外的朝凤山庄。

    想看看这个背后东家成迷,却还有军营保护的工坊到底能够有多少新鲜玩意儿。

    如今西宁城里即便是没有力气没有头脑,不能做杂役帮工,也不能做生意的人,也可以通过种地养活自己了。

    到这一年秋天时,修建城墙的苦役当中,大约有两万人都留在了西宁。

    当然,城内是进不去的,他们大多是犯过事坐过牢,如今服完了苦役,无家可归的人。

    有些是回不去了,家里要么被牵连了大家一起坐牢或者家破人亡,要么就是被家族驱逐出来了。

    也有不愿意回去的,不知道是跟家里相处不好,还是觉得无颜面对。

    反正有两万人都选择了留在西宁。

    毕竟西宁如今繁荣更甚从前,无论有何特长,都可以在西宁活下来。

    西宁城内富丽堂皇,这些人买不起房子,但是可以在西宁城外,由西宁侯划拨出来的荒地上建房子、开垦土地。

    建房子好说,去城里,或者商路上跑几天就是了。

    除了南枝的山庄是包吃外加五十文工钱之外,西宁城大多的工价都在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间。

    有一技之长的另算。

    所以要挣钱不难。

    做上十天半个月,就能去买砖块了。

    南枝的砖窑就地取材,大把的黄土黄泥,不要钱似的,直接烧制成砖。

    这些砖质轻但结实,很适合建房子。

    苦役们也都是吃过苦的,盖房子根本不用别人帮忙,只要有人稍微带一带,知道怎么和胶泥跟砌墙就行了。

    虽然盖得五花八门,但是好歹也都盖起来了。

    这波人一来,西宁城的各项事务就发展得更快了。

    西川候,也就是朱允承的老爹,自从收到朱允承的信之后,当然是对南枝多有优待。

    尤其是知道南枝的山庄如此吸金,甚至以一己之力改变了黄杨县十几万人口的贫困生活,就更加重视了。

    但凡跟南枝相关的,都是竭力保障。

    南枝陆陆续续买了不少地,建了不少房子,给山庄的工人跟庄户住。

    人越多,东西也就越好卖。

    南枝依旧不爱银票,她这里积攒的都是白银黄金。

    大虞的铜板、银锭子,还有金元宝什么的,倒是可以用来付工钱、料钱。

    但是收到西洋的金币银币铜币什么的,统统都收起来。

    只进不出。

    那些番邦商人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又察觉不出来。

    毕竟他们现在的注意力也全在西宁城今日又有什么好货这件事上。

    带多少金币来都是花光光的。

    所以一直都没意识到,他们在不停地带着金币跟货物来大虞做生意。

    货物倒是换成了大虞朝的金银,可是转头又被大虞朝的货物所吸引,花了个光。

    最后带来的金币也没有了,货物换了钱又换了货物。

    当然,运回去肯定是能够赚到钱的,但是赚到的都是西洋东瀛人的钱。

    赚来的金币银币,又都流入大虞了。

    而且这一两年在大虞这里进出的货物开始有了变化。

    原本许多番邦是不擅长种植的,比如鞑子可汗的几个部族。

    所以他们都愿意买大虞的粮食,反正价钱便宜。

    西洋东瀛那边也是,西洋是很少种植这些,而且技艺高超,可以以小博大。

    而东瀛则是土地稀少,虽然也种,但是显然还是不太够的。

    以往他们都能凭借着物以稀为贵,用很少的东西换走大虞朝大量的粮食跟白银黄金。

    可是现在不行了。

    一来,西川候直接提高了番邦商人购买粮食的价格。

    之前因为这购买额度出现过混乱有,有过不下去的大虞百姓悄悄卖自己的购粮指标。

    以至于根本管不过来,番邦商人只要一斤多出一文钱,就有大把的人愿意把购粮额度卖给他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