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在逐步恢复,虽然没开元盛世时候有钱,但是,黄勇的武力给大唐王朝一个新的希望。
这是当年大汉最辉煌时候才能做到的啊,关键是,还没费多少钱和兵力。
想当初,平定匈奴,打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钱啊,汉武帝一生经历都过去了,无数的汉军埋骨草原,无数的百姓衣衫褴褛支援打仗。
平定南越,也是多少年啊,秦始皇当年为了南越,建了灵渠啥的,还用几十万将士来这里,最后国都亡了,也是因为大军很多都在这里了。
开边,把国都没了。
还有高丽,隋炀帝几十万埋在了高丽。
那虽然是辉煌,但是也是一部沧桑历史。
更不消说苏武李陵的那些往事。
当初大唐开国,横扫了高丽,打败了突厥,威震了南越,才建立的几大都护府。
可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又遇到问题了。
幸好黄勇出现。
只有十几万人,就平了四方,算得上中兴了。
所以,很多文人已经在歌颂大唐中兴了。
肃宗是中兴明主,黄勇当然是中兴第一大功臣了。
似乎名气还超过郭子仪和李光弼。
那两个将军也不争,因为黄勇很低调。
他没要高官俸禄,在京城一所房子都没有。
每次都住在客栈里。
这样的功臣,真是少见啊。
而且黄勇随时都流露出走的念头,肃宗不是防他,而是希望多听他的意见。
黄勇一路走来,看了民生。
虽然他希望尽快轰轰烈烈的和西方的人进行交手,可是,还是对大唐提出很多的想法。
虽然不是权臣,但是他希望能实现这一些目标。
肃宗在他平定四方又不要功名的时候,更加愿意听他的了。
黄勇推荐了王维当丞相,还给肃宗提出了选拔内阁的制度。
肃宗很努力在听着。
“选拔内阁很简单,就是全国的官员,他们不是都要考核吗,每年都要考核,然后按分数升职,然后,需要换丞相,也就是内阁总负责人的时候,吏部把分数最高的地方大员选出三个,就让全国官员一起投票,这样就可以选出一个合适的人。”
“还有,所有的官员,不都是考试才当的官吗,也就是进士制度,但是建议考试不光是靠诗文,还是要综合考试,比如,天文地理农业制造业商业等等的,都得考试啊,不然,他们如何治理国家啊!”
“可是,爱卿,他们学习的就是诗文为主啊!”肃宗问道。
“经济策很重要的,必须要学习,诗文只是一部分啊,诗文,计算,经济,政治学,百科,都得考啊!这方面,我这里有个李白,他懂很多,陛下可以重用他,建立新的考试制度如何。”
黄勇说道。
当初李白有诗歌。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黄勇给肃宗念起,肃宗沉思,“有道理啊!”
“是呀,陛下,您的祖上有贞观之制,您的父皇有开元之治,陛下,您也得留下伟大的名声啊,得重新建立制度。您想,安禄山一个胡儿就搞出那样多事,那是因为国内名将当时不多,想靠胡儿护卫国家,结果那样,如果我们国家强大了,又建立各种制度,让人才出来,哪里怕胡儿,哪里会有安禄山的军队长驱而入,无将无兵抵御的道理,陛下如果听我的,一定可以建立一个更辉煌的大唐。超过您的父皇和祖上。”黄勇说道。
肃宗有些激动了,“好,爱卿再说说!”
“人才的选拔制度很重要,李白完全可以可以负责文官的考试,杜甫完全可以负责谏言这块,他不会比魏征差的,还有,武将的考试也得建立好制度,这个,郭子仪将军会的,让他建立以本事上升的制度,一定可以随时选出优秀的将军的。然后,民间经济建立新的国策,农耕虽然重要,但是商业也得发达,沿海贸易,远洋贸易都得做上去,朝廷只要设海关,银钱不是渊源来吗,农业为本,保障生活,商业抽税,得到银钱,海外贸易也是如此,国家有钱,可以强军,做更好的兵器,养更多的精兵,建立好文官制度,国家治理清明,这会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强大国家。”
黄勇滔滔不绝,肃宗听得入迷。
黄勇知道,肃宗几乎没有阻力,安史之乱打破了一切。
最关键的东西,都可以解决。
黄勇学历史的,他知道,唐朝后期,一时安史之乱带来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大唐。
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也让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现在,自己解决的藩镇割据,地方豪强兼并土地,也得解决。
“陛下,关于农业政策,有个最关键的地方,自古农民都靠土地生活,没有土地,他们就会乱起来,所以,我朝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黄勇说道。
“如何办?”肃宗问道。
“土地国有,不许贵族拥有土地,那些贵族他们可以做生意去,就是不许有土地,有功的人员,不分土地,就分钱。”黄勇说道。
“可是!”肃宗在想。
“现在陛下可以一声令下,全国土地全部国有,然后,租给农民,低价,最多一两成的收入当租金,这样国家有稳定收入!”黄勇说道。
“可是现在的土地所有者,他们有意见啊。”肃宗说道。
“必须大改革,谁反对,官员罢官,武将免职,我可以在朝中一段时间,谁敢叛乱,杀!”黄勇说道。
肃宗看着黄勇,“如果不这样,也没多大问题啊。”
“问题大了,陛下,你看,历代亡国,哪个不是因为农民没土地了,就起来闹事,现在土地在国家手里,农民闹啥事啊,饥荒年,不受租,还发米,农民也不会闹事了,安居乐业!我大唐万万年!千秋万世,都是我大唐的天下。”
“可是那些亡国的,有时不光是农民的问题!”肃宗沉思。
“是,有时候是昏君让民反,贪官让民反,我们现在是内阁制度,丞相选拔好了,就不会出现杨国忠那样的人,当然,皇帝的接班人也得选好,建议每次立储君,由家族和朝中大臣一起投票决定,这样,会有贤能出来,这样的话,皇帝的龙子,从小必须学习各种复杂的功课,到了十五岁,就安排一些事情来做,让大家考核。细节还可以再研究。”黄勇说道。
肃宗点头。
“太好了,爱卿好好帮朕想下,只是这个土地国有,动作太大了。”
肃宗说道。
“安史之乱,我们几乎快亡国了,不怕!我在。”黄勇说道。
“还有呢,政策一宣布,如果谁反对,就处理,谁造反,就征召他们那里的农民做主力,和我们的正规军一起,尽快歼灭。农民得到好处,是陛下忠实的支持者,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作战会非常勇敢,有了如此兵,陛下还怕谁?”黄勇说道。
“是呀!”肃宗在想。
安史之乱让大家都吓了一跳,为了不重蹈覆辙,很多都可以改。
肃宗如此想。
终于,他下定了决心,办。
改革开始!
当土地国有一宣布,有人反对有人赞成。
当然,黄勇有个十年,用十年农民的租金弥补原有的土地者。
虽然也是低租金,但是比没有好。
有人想造反,可是黄勇带兵,总是快速扑灭。
后来的人,不敢再和黄勇作对。
肃宗的新政,推行下去了。
十年之后,一个新的大唐,重新建立了。
黄勇看到这一切,很是欣慰。
他知道,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朝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