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余秋雨考察西方文明经典随笔集)-诺曼底血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诺曼底血缘

    从巴黎去伦敦,先要穿越诺曼底地区,再渡海。

    自从一〇六六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过海峡征服英格兰,有好几百年时间那里的统治语言是法语,直到亨利三世才第一次在发表公告时用英语。现在如此显赫的英语,在当时是一个可怜的土著。后来由于姻亲关系,英国王位还专请德国汉诺威王室来继承,这个王朝的开头两任君主也不会说英语,只会说德语,到第三世才慢慢改口,但还叫汉诺威王朝。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形象太坏,英国人一气之下改用行宫温莎的名字来称呼王朝,直到今天。但即使英国还在称呼汉诺威王朝的时候,代代君主还都是威廉的后裔。

    如果要查威廉的血缘,本来也不在诺曼底,而是来自北方。我想,大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吧,多半与海盗有关。

    记得英国作家笛福有过这样几句话:

    纯种英格兰人?

    ——我才不信!

    字面上是笑话。

    实质上是幻影。

    笛福的说法无可怀疑。他的《鲁滨逊漂流记》,我一直看成是一个寓言作品,大家都是漂流者。

    其实岂止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欧洲其他许多国家,不高兴的时候打来打去,高兴的时候嫁来嫁去,而很多打的结果也是嫁。千百年下来,在血缘上可说是互相交融、难分难解,而信仰、语言也不一定以国界为界。因此过于强调“民族国家”的概念,实在缺少依据,有点勉强。

    今天从欧洲大陆去英国的英吉利海峡风急浪高,后来还下起了漫漫大雨,透过雨幕,却能看到凄艳的晚霞。我和伙伴们在船舱里跌跌撞撞、前仰后合,心想多少历史传奇正是在这种颠荡中写就。于是趁风浪稍稍平缓,赶快取出纸笔写这篇文章。

    两位英国老太太扶着一排排椅背走过来,在我身边停下了。她们平生第一次看到中国字是怎么写出来的,见我写得这样快更是新鲜万分,不断赞叹。她们没有问我在写什么,我朝她们一笑,心里说,老太太,我现在正用你们不懂的文字,写你们的诺曼底。

    突然想起了坐海底列车的旅客,真为他们可惜。此刻他们正在我们脚下,全然不知风急浪高、晚霞凄艳,只听火车呼啸一声,已把所有的历史穿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