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唐龙瑞宫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唐龙瑞宫记

    《两浙金石志》云,唐《龙瑞宫记》石刻,在会稽县宛委山龙瑞宫后飞来石上,文十二行,正书径寸。《嘉泰会稽志》云,龙瑞宫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有禹穴及阳阴洞天,道家以为黄帝时尝建候神馆于此。至唐神龙元年,置怀仙馆,开元二年,因龙见改今额。《唐书》:“贺知章于证圣初擢进士,历官至秘书监,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书碑当在归里之后。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此刻而不及其年月,是记后本未书年,今石上四围有界线可证也。

    案记文十行,行十五字,《两浙金石志》所载与僧达受《宝素堂金石书画编年录》中各有出入,今依拓本录之如左:

    宫记 秘书监贺知章(原两行)

    宫自黄帝建候神馆,宋尚书孔灵产入道,奏改怀仙馆,神龙元年再置。开元二年敕叶天师醮龙现,敕改龙瑞宫。管山界至:东,秦皇酒瓮射的山;西,石篑山;南,望海、玉笥、香炉峰;北,禹陵。内射的潭、五云溪、水府、白鹤山、淘砂径、茗坞、宫山、麂迹潭,葑田茭池。洞天第十天,名天帝阳明紫府真仙会处。黄帝藏书,□□盖门,封宛委穴,禹至开,得书治水,封禹□。

    石上刻有清光绪年间陶心云题记,十六行,行七字,八分书,文曰:“此为宛委山阳明洞天,《吴越春秋》谓黄帝藏金简玉字之处。龙瑞宫久废,记存飞来石摩崖,贺秘监书,海内乏真迹,唐人称其深得二王法。光绪癸巳三月,予披丛莽访得之,摩挲仰俯,如见山阴父子,且与荥阳郑氏诸刻足相证印,实宇内宝书也,即以此为金简玉字所在可矣。会稽陶濬宣记。”

    余近得宫记并陶记一枚,兹并录之。杜氏《越中金石记》释缺字曰“磐石”,末曰“穴”,又麂迹潭作“鹿”,今姑从拓本焉。

    * 刊一九一五年六月《绍兴教育杂志》第八期,署名启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