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家庭-☆、第220章 借劳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年端午在前, 芒种在后,所以麦子成熟得也略晚一些。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麦收经验,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自然不会手忙脚乱。

    虽然今年还是大面积干旱,但因为村里不缺水,周诚志一直领着社员们不停地浇麦子,所以他们大队麦子依然大丰收。

    比起外面一些大队,亩产估计是人家两倍还多呢。

    别人百斤出头, 他们起码可以亩产两百多斤, 好的三百多斤呢。

    烈日下,麦浪滚滚, 看得老头子们笑呵呵。

    可外面大队就没有这么幸运!

    去年水库还能放水, 今年高进县的十几座水库都放不出水来。

    持续两年的干旱,让麦子又大幅度减产,很多大队的麦收不容乐观。

    可就算减产, 总归也有收获, 去年集中精力抓了蝗虫,今年的害虫状况就得到一定改善。

    所以虽然干旱有所减产,虫害却减轻很多。

    就在高进县庆幸的时候,外面其他县却慌了神。

    从北边黄河滩开始,他们突然发现, 今年入夏开始有大批蝗虫开始活动。

    黄河滩每年夏秋都有很多蝗虫产卵, 如果去年冬天不是那么冷, 而今年春夏又比较干旱, 那积攒了几年的蝗虫卵就会一次性全面孵化, 短短的时间里就可以酿成大害。

    入夏的时候小蚂蚱们蹦跶,社员们还不觉得,等麦收前夕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蝗虫已然成灾!

    蝗虫们一路南下,不断地和当地的蝗虫会合集结成群,所过之处危害慎重,蚕食所有能吃的东西。

    第一个发现蝗虫大批量活动的县立刻上报了地委、通报临县,大家约好了联络信号,以“狼烟”为信向兄弟县们通报蝗虫的移动方向和轨迹。

    地委火速向省委汇报,为了避免造成麦收灾难,省委下令全省捕蝗,并且向中央申请,出动本省军区解放军帮助社员们捕捉蝗虫。

    一时间全省又掀起捕蝗虫热潮。

    高进县收到捕蝗命令以后庆幸去年秋天他们已经得劳模汇报,提前灭蝗虫,今年夏天就不必那么胆战心惊,可以照常麦收。

    可相邻的两县却慌了神,去年还嘲笑高进县饿着肚子瞎折腾呢,这会儿可笑不出来,差点哭爹喊娘。

    因为他们县的蝗虫已经成群结队地祸害庄稼,不少菜园、棉花、玉米、秫秫都被它们给祸害,更可怕的是麦田里也有很多。

    虽然还没啃光,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理,照这样下去,只怕很快就要完蛋。

    如果这茬麦子又被祸害,那今年夏天的公购粮任务指定泡汤,口粮也不够,各大队的粮食坚持不到秋天,那……

    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必须要大力捕捉害虫。

    可这时候又要抓蝗虫又要麦收,社员们根本忙不过来啊!

    无奈之下只得跟高进县借调学生、孩子、老人等弱劳力,希望他们能伸出兄弟之手援助他们捕捉蝗虫。

    尤其是劳模!

    正好高瑞阳被地委下派指挥几县的捕蝗虫和麦收工作,那几个县的书记和县长们忙不迭地跟他求救。

    “借高进县治蝗劳模一用啊!”

    于是命令下达公社、大队、生产队,要调派治蝗劳模去帮忙抓蝗虫。

    命令是林纾亲自来先锋大队传达的,“莫茹同志,拜托你啦!”

    看着林纾那郑重其事的表情,莫茹有些心虚,不是玩大发了吧。

    周七七正领着一狗一公鸡一小鹅在津津有味地分享莫茹给做的糖霜杏脯。

    听见林纾的话,她一副终于可以尽情玩一场的样子,兴奋得直乐。

    莫茹警告地瞄了她一眼,对林纾道:“林主任,我们拿蝗虫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大队的社员们一起努力的成果。只是我自己去,只怕没什么用呢。”

    林纾自然不怀疑她,“那……你需要几个人,准备什么工具?”

    去年莫茹和周明愈就去宣传过治蝗和救灾的事迹,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他们还把周诚廉、周培基和四哥几人拉上的,还特意让周功德等人编织麻绳加藤条的大网兜当工具。

    毕竟如果只说她一个人,总归容易惹人怀疑,而人多一些,就可以承担一部分压力。

    周明愈早就想到这一点,所以作报告的时候都是他去讲,莫茹只需要象征性地点点头说几句即可。故意给人家一种感觉,其实抓蝗虫能手是他,只是红旗公社为了造劳模所以就特意宣传莫茹。

    所以周诚廉、周培基以及周明林、周明国等人,少不得也要跟着她风光。

    周诚志一听这么多人要去帮忙,顿时有些着急,“林主任,不是不帮忙,是俺们要收麦子,走了这么些青年俺们吃不消。”

    林纾寻思要不要从别的公社调派劳力来帮忙?

    周明愈就道:“林主任,我们四个人去就行,不过要那些县按照我们的要求多编织这种大网兜,到时候要和我们配合。”

    林纾见他们答应心里松了口气,“太好了,那咱们不耽误时间,这就出发。”

    吕书记当然急啊,毕竟这蝗虫可是有翅膀的呀,吃光了邻县可是会来他们高进县的,不管出于道义还是自保,高进县于情于理都要帮忙。

    不只是红旗公社,其他公社也都派出了各自的抓蝗虫能手,虽然没有莫茹那么厉害,但是在普通人里已经非常出色。

    周明愈、莫茹一行人坐着公社的马车连夜赶往北边的高成县,如果蝗群南下,高成县首当其冲,所以他们要在这里设立防御线。

    第二天傍晚他们抵达高成县。

    据说黄河滩那里蝗虫遮天蔽日,密密麻麻,让他们这些没经历过蝗灾的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好在它们还没有大批南下的意思,因为那里还有东西可吃。

    高成县专门负责治蝗的副书记单继来,四十来岁,个子不高,浓眉大眼的,眉心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

    高进县带队的是一位姓刘的副书记,另外还有农业局的几位科长,其中一个邱科长正是邱云的父亲。

    一行人见面以后先开了一个治蝗会议,商量要如何安排人手,哪个公社是受灾区要即刻去支援,还要在北边设置防御线避免黄河边的飞蝗们南下……还得加紧编织那些大网兜等等。

    …………

    高瑞阳如今在地委办公室负责农业局的业务,境内出现蝗灾,这可是大事,不得不防。

    他已经三天三夜没好好合眼,如今脑子里嗡嗡的,却不得不强打精神听几个县长汇报。

    “高书记,你可得想想办法啊,再这样下去,俺们县要被啃光了。”

    高瑞阳瞪着满是红丝的眼睛,“农药都撒了吗?”

    “撒啦,可……效果不大啊!”

    “不止黄河滩上,还有那些水库,见了底下面全是蚂蚱……”

    “俺们县也是……”

    “已经发动全民抓蚂蚱了,老人孩子都不落,每天都能抓几百斤呢,可……这该死的蚂蚱,太多了!”

    尤其是文昌县和上莱县这俩难兄难弟,靠着黄河滩最近,那蚂蚱正在他们县里吃得欢儿呢。

    高瑞阳心下冷哼,去年俺们忙活的时候,你们还笑话呢,这会儿知道急了。

    他娘的,去年老子忙活一通,今年本来应该看你们笑话,谁知道还得给你们犯愁!

    “只能给军区打电话求救了!”

    今年这情况和去年高进县的可不一样,高进县只是厉害,今年却是成灾。

    只有社员只怕不顶事儿,得借解放军们来战蝗虫了。

    他让几个县长各自回去准备捕蝗工具,发动全部社员行动起来,直接把去年高进县那一套加以整改在这些县里推广。

    高瑞阳先给本地区的分军区张司令办公室打电话,将情况如实汇报,请他们向本省总军区司令员阐明灾情,请求附近分军区们调兵帮忙抗灾。

    电话打到军区,再几番请示,最后本省军区卫戍司令亲自下令调集附近三个军分区的几支部队帮忙捕蝗,分别开赴黄河滩边的三个县。

    这里蝗灾最严重。

    6211部队,是一支经过改装的临时部队,除了一部分需要特训的新兵,还有一部分有政治问题需要改造的,部队组成比较特殊。

    莫应棠就是去年秋天通过高进县兵役局征兵入伍的新兵,先进行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年底重新调派。

    因为年纪还小力气不够,他军训的成绩只算中上,没有列入优等,但是已经不错,而且他还识字,完全可以分入通讯班或者其他类似部队。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被分进炊事班,成为一名伙头兵。

    他并不为此懊恼,反正伙头兵也是兵,如果表现不好,哪怕再好的部队明年也得复原回家。哪怕是伙头兵,如果他足够出色,来年也有机会通过选拔继续留在部队而不需要转业。

    所以他来炊事班之后,不管是做大锅饭,还是开小灶,都做得非常认真。他人勤快话不多,和炊事班的战友们相处很融洽,他们都很喜欢他。

    尤其现在粮食物资短缺,肉菜紧张,其他的师傅都懒得动脑筋,也就按照现有的来准备饭菜,他却非要研究新菜色。

    没有肉,也能做出红烧肉的模样来,内容就是面筋、冬瓜或者豆腐一类的,这些都是爹娘在讲古的时候当故事听的。

    他研究一下就做出来,战士们吃得香喷喷的,纷纷说食堂手艺越来越好。他一点都不居功,算是炊事班集体功劳,还让一个老兵得此好机会转业去市里的国营饭店,专门做代肉素菜。

    这会儿通讯班传来消息,分军区要去帮各县抓蝗虫,指定几支必须出动的队伍,还让其他队员们主动报名。

    莫应棠听说以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报名。

    “我说小莫,你咋那么傻呢?咱们是义务兵,明年就要转业的,去危险的前线干嘛?你以为那蚂蚱好对付呢?我和你说,我爷爷小时候经历过一场蝗灾,啧啧……那吓人的场面,它们吃人你信不?”

    “信。”

    “信你还去?”大他一年的炊事员张兵苦口婆心,“这就是你,别人我可啥都不说的,你看咱们炊事班,哪里有报名的?”

    “我去,你们就不用去。”

    果然,很快就有命令下来,后勤部的以及政治部还有各种日常不需要高强度训练也没有作战巡逻任务的部队,都要求出人去帮忙抓蚂蚱。

    张兵不说话了,他是真不想去,他怕那东西!

    别看他农村来的,可自从听爷爷讲了那故事以后,他打小就怕死蚂蚱了。

    莫应棠报名去捕蚂蚱,对炊事班来说,当然比他们危险辛苦啊,所以一个个都特别感激,特意给他包了大肉包子,吃得饱饱的,还能带上五六个!

    等部队集合出发以后,张兵抹抹眼泪,对矮胖的班长感慨道:“小莫是个好同志啊。”

    班长点点头,“是和你们不一样。”

    莫茹可不想和那么多人一起抓蝗虫,那样她不能充分施展啊,她得单独行动。

    她和周明愈商量,“小五哥,咱们趁着晚上往北去。”

    周明愈:“我已经给叔儿和培基说好,咱们跟邱科长招呼一声就走。”

    跟邱科长打过招呼,莫茹也要了一辆自行车,又和周诚廉和周培基交代一下,让他们带领这边的社员,他俩则单独行动。

    吕书记有言在先,让他们不要限制劳模,她想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不必约束,所以单继来等人也不多管,心里犯嘀咕却是少不了的。

    周明愈和莫茹从工作组支取了两天的干粮和咸菜,两人骑自行车一路往北,他们一路上从小径穿过,莫茹边走边收害虫,也已经收了不少。

    这一趟出来之前,空间里的东西经过归置的,家里地窖和阁楼上可放满了粮食O(∩_∩)O

    反正不会耽误收蝗虫就是。

    走了半天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一条大水库,小黑山水库。

    小黑山水库是一条人工水库,在高成县为东西走向,进入文昌县以后就是南北走向。

    这一截已经没有存水裸露出水库干涸的底部,这座水库为分水岭,北边蝗虫活动频繁,南边轻一些只是小面积为患,不足为惧。

    蝗虫卵这种和知了卵一样的存在,可以埋在地下几年十几年,等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倾巢而出,很容易酿成祸患。

    就比方说这么一座水库地下的蝗虫卵,哪怕不会大片地遮天蔽日为祸全县,但是祸害方圆十里还是很轻松的。

    就算啃不光庄稼和植被,却也对庄稼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受灾面积上万亩是肯定的。

    所以一定要谨慎对待。

    晌午时分,两人在水库边上停下,四下里勘察一下,觉得这个地方最好。

    周明愈:“咱们先吃饭。”

    莫茹从空间拿出藁秸、水罐、砂锅来,周明愈找了石头垒了一个建议锅台,把砂锅坐上,开始熬蘑菇鸡汤,等汤好了,再把面疙瘩揪进去,开锅就好。

    周明愈闻了闻,“啊,好香!媳妇儿,放点韭菜进来。”

    莫茹又从空间拿了一把洗干净的韭菜,直接用剪刀剪进去。

    吸了口气,“嗯,好鲜美!”

    两人就坐在藁秸上,美美地吃了一顿。

    莫茹笑道:“七七不在身边,好安静啊。”

    周明愈瞅了她一眼,“想闺女了吧。”

    周七七就有这个本事,小嘴甜,长得萌,小闹腾却不招人烦,让人一天不见就想。

    莫茹温柔一笑,“可不能让她知道咱想她,要不还不定多翘尾巴呢。”

    一阵风吹过,风里有麦浪的清香,有青草泥土的芬芳,有野花野草的气息,耳边有草虫啾啁鸣唱。

    这样静谧、悠闲的所在,让人沉醉,这样美好的自然,让人不忍破坏。

    她眼睛里看着周明愈,心里想着女儿,只觉得一片柔软,同时也升起一股责任感。眼前这些都是人们赖以活命的田园,她绝不容许害虫们啃光!

    ……

    想到这里她心中豪气顿生,“吃饱了,继续开工!”

    以前她收蚊子的时候就发现随着她的动作,那些蚊子不要命地往前冲,就好像是被什么吸引了一样,前赴后继地扑过来。

    蝗虫自然也如此的!

    只不过,以前她脑力不够,对空间没有那么强大的驾驭能力,所以蝗虫只能小片收。

    可现在空间升级,她觉得可以试一试。

    她先把这一片的蝗虫收一下,随着蝗虫越收越多,觉得对空间之力的运用越发娴熟起来。

    她都要怀疑这空间就是专门用来除害虫的,的除害虫空间,其他活物禁止入内,害虫却是一扫光。

    傍晚天边黑云犹如西山,落日坠在上头,很快夕阳西下,光线晦暗,天色泛着朦胧的幽蓝。

    他们打开手电筒,继续顺着河堤往北骑行,然后抵达大量蝗虫活动区域。

    莫茹持续发动空间之力,这里蝗虫比之前多了十几倍,随着她催动空间之力,附近的蝗虫仿佛受到什么吸引一样,都往这个方向过来。越来越多,从后面看去,就见他们周围隐隐形成一片漩涡,那漩涡竟然越来越大,越来越浓,最后如同黑云似的要将他们吞没。

    莫茹这会儿还没有什么压抑感,很轻松,一边收蝗虫还不忘调侃周明愈,“小五哥,给你一个篓子和铁锅扣着,等会儿蝗虫多了别咬着你。”

    她从空间丢出几样家什儿来给周明愈。

    周明愈:“……”

    他拿了一个网兜,其他的表示用不着,等需要再拿也罢。

    莫茹又收回去,继续收蝗虫。

    此时,文昌县境内,小黑山水库附近。

    莫应棠被分在临时组成的治蝗3队五班,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吃过饭之后,在田间地头铺上草垫子倒头就睡。

    傍晚来临,那些昆虫们活动得反而更加频繁起来,原本只是细微的振翅、蹦跳,因为数量巨大,而形成了嗡嗡、滋滋的声音,听起来奇怪又瘆人。

    他自小睡觉警觉,尤其脑袋贴地的时候,声音被数倍放大,莫应棠一下子惊醒。

    他推了推旁边的几个人,“听,什么声音?”

    那几个战士都累得迷迷瞪瞪的,嘟囔着:“刮风呢,快睡吧,一早还得去抓蚂蚱呢。”

    莫应棠翻了个身,想继续睡,却听见越来越大的喀嚓喀嚓声,他猛得坐起来冲出去。

    外面黑漆漆的抬头也看不到一个星子,似乎阴天要下雨的样子。

    那本来听着有点瘆人的声音又消失了。

    他去摸了火柴,点了马灯拎出来看看,却发现低空处密密麻麻的漫天飞蝗,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来了!”他喊了一声,“快起来!”

    很快各处睡觉的战士们都一骨碌爬起来,他们有喷药的、扑打的、网捕的,还有用火把燎……

    有人直接在河底无水处放了一把火。

    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空,漫天的飞蝗来不及逃走的就被烤熟,直接掉落在地,其他的就快速地飞蹿。

    他们如今已经成群结队,就好似有了目标和首领一样,并不会乱飞也不会倒退,而是一路南下。

    火光里,他们看着黑压压的一片从天而降,这样巨大的飞蝗队伍,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对抗的。

    天黑,战士们没有办法行动,纷纷问怎么办。

    这时候有个小战士被蝗虫咬了,吓得他叫起来。

    晚上人们看不清,根本没有办法对抗那些蝗虫,班长庞子明喊道:“挖沟、挖沟!”

    一声令下,几个人三下五除二,赶紧挖一条半米深的小沟出来,大家赶紧跳下去,把网兜、荆筐之类的搭在头上。

    以后再回忆起来,他们都觉得做梦一样,人还能怕小小的蝗虫!

    那嗡嗡轰轰的声音,简直跟汽车似的!

    好不容易熬过了半宿,凌晨时分,他们掀开头上的网兜探头四下里看了看。

    !!!

    之间原本荒草丛生的河滩,如今居然光/溜溜的!

    两岸原本青青的庄稼如今居然只剩下了杆子,光/溜溜的立在那里,稀疏寒碜。

    众人:“……”

    这时候队里吹响了哨子,“集合!趁着蝗虫们休息的时候,咱们要趁势出击!”

    “消灭害虫!出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