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昂-第一百三十章:贵妃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01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在垂拱元年的八月,媚娘的小儿子豫王李旦喜得一子,取名李隆基。

    当时,李旦在宫中做傀儡,形同软禁。大哥李弘已死,二哥李贤也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三哥李显被放于均州,同姓的诸王几乎被诛杀殆尽。

    李隆基五岁,祖母武则天在洛阳以圣母神皇称帝,改国号为周。

    “自古有训: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魏王武承嗣向武则天建议,废黜李旦的皇嗣身份。

    02

    李隆基长于宫中,目睹自己的母亲因婢女诬告而死。

    后来,武后在临终前还政于李显。临淄王李隆基广交天下俊杰,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五岁,李隆基发动宫廷政变,铲除受姑姑太平公主支持的韦后集团。两年之后,李隆基再灭太平公主,登基称帝,是为玄宗。

    上承太宗的贞观之治,玄宗经营出了开元盛世,歌舞升平。

    年近花甲,玄宗看上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经过一番动作,玄宗派高力士迎接杨玉环入宫,册封为贵妃。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白奉旨入宫,借醉意让高力士磨墨,给杨贵妃写了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点出贵妃的姿色和神韵,李白又渲染了贵妃的舞技,最后总结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03

    杨玉环生于成都,系罪臣杨玄琰之女。

    出生之际,李隆基已为帝七年,其声名直追秦皇汉武。

    这时,其父杨玄琰被囚禁,其母又染上了产褥热,没有看到孩子满月,就撒手人寰。不久,杨玄琰也瘐死于牢中。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杨玉环的祖辈与武媚娘的母亲都出自于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与隋朝皇室同属一门。其高祖父杨汪为隋朝的吏部尚书,有忠肝义胆,学贯古今。后来,杨汪被唐太宗处死,其子孙被定为凶党余孽。

    杨玉环的叔叔杨玄珪是胡乐大师,为皇家贵族所重。惊闻长兄出事,他千里迢迢地深入巴山蜀水,费尽周折才打听到了小侄女的下落……

    04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咸宜公主在洛阳成婚。

    杨玄珪带天资不凡的侄女到府上献舞,刚亮相就惊艳全场。

    看完杨玉环的胡舞,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就对自己的母亲武惠妃说道:“今天,今天是胞姐的好日子,你的儿子总是嘴笨,真是嘴笨……”

    也许,只有武惠妃能够听懂这样的话。很快,她就让又听计从的唐玄宗下诏书,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

    三年之后,武惠妃薨。唐玄宗追封她为贞顺皇后,葬于敬陵。

    在送葬的队伍中,唐玄宗也是一眼就看上了态浓而意远的杨玉环。

    经过一番颇为巧妙的安排,唐玄宗就把自己的儿媳接进了宫,封为贵妃。

    05

    雄霸北国的安禄山到长安觐见玄宗,拜年青二十来岁的杨贵妃为干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了这样一件事情:安禄山过生,玄宗和贵妃都给这个边关骁将准备了新衣。在宫里,贵妃以重重锦绣包裹禄山,就如同襁褓,玄宗也高高兴兴地拿出了一大笔洗儿钱。从此以后,安禄山便可以进出宫禁,无人敢问。

    玄宗以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为相,不仅派人暗中收罗安禄山的罪状,还导致南诏王叛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在马嵬驿,太子李亨鼓动禁军兵变,射杀杨国忠并斩了贵妃的两个姐姐。

    接着,禁军首领陈玄礼又面见玄宗,要求赐死杨贵妃,以谢天下。太宗不忍,很生气地说:“乱朝者当诛,朕的贵妃何罪?”

    陈玄礼伏地叩首:“贵妃若在,何以定军心?”

    玄宗听到数队禁军已冲到帐外,只好以双手掩面,不再言语。

    06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相传,这是杨玉环写的诗,字里行间就有红颜薄命之意。

    贵妃死后,诗圣杜甫有句感叹: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还有另一种说法,杨玉环之坟是个衣冠冢,其真身不知所归。那年,杨玉环还不到四十岁,可谓丰韵无双。

    后来有人写诗说:不信曲江信禄山,渔阳鼙鼓震秦关。祸端自是君王起,倾国何须怨玉环。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写下一首哀怨悱恻的长恨歌,也暗示杨玉环流寓到了海外。

    07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相传,唐玄宗曾请临邛道士为杨玉环召魂,得金钗一股。

    看到昔日的陛下恍恍惚惚,高力士安慰说:“圣上,奴才送贵妃娘娘上路,哪敢不尽心尽意。都说天大地大,天涯何处无芳草。陈将军也就是要个说法,以便平定事态……”

    “陈玄礼何在?”

    “他……他已病重在床……”

    唐玄宗抬起头,断断续续地嘀咕道:“生有何欢?生有……何欢?”

    高力士也感到鼻子一酸,不知道昔日的贵妃娘娘为什么要掰断当年的金钗。

    08

    前些年,一把贵妃镜惊现蓉城。

    康三妹拿起胡梦绮的胡杨木梳看了好几遍,确信上面的文字符号为造梳的工匠所刻。

    在祖上的笔记里,就有一段贵妃梳的故事,令人神往。

    昔东女之国,尚有后人提及盛唐逸事。吐蕃东侵,故公主避难于长宫,为德宗之妃。泾原兵变后,改从于秦王朱泚,受封为后,有贵妃梳。

    祖上没有看到这把贵妃梳,只是听说上面刻有着天字,其字体为武媚娘所独造。不知道究竟的人,也可视为象形于木梳。

    书里还说道,武媚娘和杨贵妃都是蜀中的俏妹子,得山川之灵,结日月之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