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出身地主豪强,他在公孙氏族中,是一个特别的人物,早年的他经历坎坷,常年征战,自身没有豪门子弟,养尊处优的腐化生活,待人诚恳,甘为囚奴与太守充军远方,赤胆忠心,久经沙场,功勋卓著,但是常年的厮杀使他后来变得性格残忍,又没有政治信念,在战争劫掠中日益贪婪,残害百姓。在害死刘虞后,公孙瓒集团丧失人心土崩瓦解,他敌视、压迫游牧民族,破坏刘虞民族团结政策,劫掠刘虞送给鲜卑的礼物,如袁绍给他的信中说的:“东西鲜卑举踵来附,乃足下驱而致之也。”而他在自己的统治集团内部,又多用贪婪自私的奸险小人,晚年贪图享乐,丧失斗志,终于逐步走向失败。
演义里的公孙瓒性格很模糊,也就出场了几次衬托下刘备,然而史上的公孙瓒是比较霸气的,也曾纵横一时,威震天下,尤其是河北鲜卑乌丸两族,对他既畏惧又憎恨。瓒职统戎马,连接边寇。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发生过三次战争,第一是界桥之战,第二是龙凑之战,这两次都是公孙瓒主动出击,被袁绍迎击击败,第三次则是巨马水之战,袁绍这边的崔巨业率军万余攻击固安不利,在退兵途中于巨马水遭公孙瓒三万大军追击,几乎全灭。在界桥之战与龙凑之战,都是以公孙瓒的草草撤退收场,给人的感觉是公孙瓒的军队特别不擅长打硬仗。确实,从后来被袁绍逐步吞并时的表现来看,公孙瓒的军队确实斗志不高,但那是在公孙瓒修建易京要塞,逐渐丧失英雄志向之后的事情了。易京毕竟是公孙瓒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固城池,更可怕的是,这座军事堡垒从建立之初,就根本没打算民用。即便是攻破了城墙,里面还是一座座碉堡。面对浑身是刺的公孙瓒,袁绍山人自有妙计,他派出不少工兵部队,开始在易京城下挖掘地道。
易京保卫战的希望是张燕的救援,可惜公孙里应外合的信件被截获了,公孙主力被诱出城外,中了伏兵大败,他知道自己气数已尽,把妻子和子女杀了,然后引火自焚。公孙瓒的爪牙,不愿偷生的田楷、关靖等,在最后自杀式的突击中力战而死,不久后,公孙续在太行山中被屠各胡部落攻杀,自此,公孙瓒势力被袁绍吞下,彻底退出了三国争霸的舞台。而河间人张郃,在此战中锋芒毕露,升为宁国中郎将,成为袁绍军中继麴义之后,一颗新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