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的故事-第63章 令狐素琴老管少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去,因为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母亲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姐翁雪莲的身上,经常给她做衣服,买衣服,至于海棠和秋菊两个女儿,只能穿大姐淘汰的衣服,翁秋菊穿的衣服是大姐和二姐穿过的衣服,所以比较旧,褪色也很厉害,因为这个原因,翁秋菊从小就对不同颜色的新衣服非常着迷。工作以后,手上有钱了,她就经常买新衣服。

    常言道:“老不管少事”,令狐素琴不但要控制翁秋菊的个人意志,还要过问秋菊的穿着。

    穿新衣服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可翁秋菊只要买新衣服,令狐素琴就会说:“丑死了。”

    只要令狐素琴说了这句话,翁秋菊就不会再穿那件衣服了。

    在穿着上,由于得不到母亲积极的评价,所以,翁秋菊在审美上非常混乱,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那件衣服就不见了,因为令狐素琴把翁秋菊放在箱子里面的新衣服带到老家送给亲戚了。

    老家的亲戚都以为令狐素琴家条件不错,连送衣服都送新的——翁秋菊只穿了一两次,可不就是新的吗。所以,令狐素琴每次带着大包小包回老家,亲戚们就像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瞬间聚集在令狐家。

    他们来干什么呢?令狐素琴的包里面全是一些女人穿的新衣服,他们来是想从令狐素琴的包里面拿走一两件新衣服。

    一次,翁秋菊穿着一件刚买的连衣裙走进院门,令狐素琴送给女儿的第一句话就是:“丑死了,你多大了,这是你这个年龄穿的衣服吗?”

    翁秋菊走进自己的房间,走出房间的时候,连衣裙换成了原来的衣服。

    翁长峰实在看不下去,吃中饭的时候,他望着令狐素琴道:“秋菊买的新衣服,我觉得不错,你随便冒一句,她就不穿了,你是什么人啊,你说好看就可好看,你说不好看就不好看啦。只要秋菊喜欢就行,天底下有你这么做母亲的吗?一百多块钱的衣服,你随便说一句,秋菊就不穿了,这不是拿钱作糟吗!天底下有这么过日子的吗?”

    这次,令狐素琴没有跟翁长峰吵,第二天早上,令狐素琴拎着一个包裹回老家去了。

    这次,令狐素琴在老家一呆就是半个多月。

    令狐素琴这一招很厉害,把几个孩子留在家里,把翁长峰搞得焦头烂额。翁长峰和令狐素琴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在他的记忆中,令狐素琴从来没有跟谁认过错。因为令狐素琴根本就不曾犯过错。从此以后,翁长峰什么都不说了。如果把令狐素琴惹毛了,她一定会把家里闹的鸡犬不宁。

    在令狐素琴的娇惯下,二儿子翁立义成了人形巨婴——一个扶不起来的猪大肠,小儿子翁立礼成了一个让一家人恨得牙痒痒的无赖;在令狐素琴的言传身教下,大女儿翁雪莲和翁秋菊——特别是翁秋菊,几乎继承了母亲身上所有的“优点”。

    大女儿翁雪莲骨子里面和母亲令狐素琴一样的任性,由于任性,说话和做事缺乏理性的思考,想一出是一出,喜欢感情用事,又缺乏基本的思维力和判断力,说话和做事不计结果。在翁家所有孩子中,翁雪莲的经济条件是最好的,可他家的日子过得最不顺心,翁雪莲和赵子明夫妻俩为翁家付出的最多,但却是令狐素琴、翁秋菊、翁立义和翁立礼最记恨的人。翁雪莲家有钱,令狐素琴希望翁雪莲把家里面所有的钱全搬到翁家来,全用在弟弟妹妹的身上,准确地说是用在立义父子俩的身上。

    翁秋菊自从在葛长根那里栽了跟头、吃了亏以后,便完成了对母亲的最后复制。

    一想到两个无头的苍蝇在家里面飞来飞去,翁长峰的脊梁骨就会发凉.

    翁长峰的性格有懦弱的一面,但他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他甚至知道他们夫妻俩的性格在孩子们身上各占多少。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就会连动物都不如,因为这时候的人只剩下动物的本能,除了动物的本能,还有人身上的贪婪,动物的本能和人的贪婪合在一起。那是非常可怕的。

    翁家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翁长峰不敢想。

    立义、立礼和翁秋菊完全复制了母亲令狐素琴的性格,所以,翁长峰除了尽父亲的责任以外,心思很少用在他们的身上,至于大女儿翁雪莲,在她身上,母亲的影响占很大一部分,父亲的影响有,但很少。她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有时候,她做事和母亲一样任性,有时候,她的耳根子又很软,特别是她嫁给了赵子明以后,性格上没有任何改观。赵子明读书少,目光短浅,遇事脑袋不清,这样一来,头脑本就不清楚的翁雪莲就越发不清楚了。

    当然,翁长峰这一生也有骄傲和引以为豪的地方,他不顾令狐素琴的反对,下定决心把大儿子翁立仁送进了部队,部队这个大熔炉把脱离了家庭和母亲影响的翁立仁锻炼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虽然翁立仁的身上还有一些不足,但和大女儿翁雪莲、三女儿翁秋菊、二儿子翁立义和小儿子翁立礼相比,那是强多了。

    二女儿翁海棠听了他的话,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欧阳向前。令狐素琴可以在翁长峰面前耍横,但她无法决定翁海棠的终身大事,只要女儿足够坚定,令狐素琴就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当初,翁长峰就是这么跟翁海棠说的。翁海棠也是因为得到了父亲的鼎力支持,才冲破母亲的阻扰,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在翁家人的期待中,拆迁的事情终于见真章了。

    2019年6月15号,拆迁的正式通告终于张贴在了槐树街的东街口和西街口的电线杆上。翁家就住在西街口,拆迁公告就张贴在离翁家院门二十几米远的电线杆上。

    公告上交代了拆迁的具体政策,宣传动员,入户做工作,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拆迁奖励办法,交钥匙、截止时间、拆迁补偿款发放等内容。

    拆迁截止时间是8月15号。

    公告里面只字未提入户测量面积的事情。

    翁雪莲和赵子明有些慌了。后来盖的六十平方的违建房,他们花了将近六万块钱。如果拆迁办不测量的话,那翁雪莲夫妻俩的六万块钱就打水漂了,如果按照每平方一万八计算,夫妻俩一百零八万的拆迁款就成了南柯一梦。

    人不能靠幻想生活,幻想总会有破灭的那一天。

    令狐素琴和翁秋菊也有点紧张,因为是她们母女俩鼓励和怂恿翁雪莲和赵子明夫妻盖的。如果只盖毛坯房的话,只需要三万块钱,可令狐素琴和翁秋菊说如果再将毛坯房装潢一下的话,拆迁费就不是一万八了,于是,既头脑简单,又做事任性的翁雪莲又将毛坯房认真装潢了一下。

    竹篮打水一场空,实际情况是,比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要严重,翁雪莲和赵子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翁雪莲和赵子明已经预感到了幻想的破灭。

    当天下午,令狐素琴,翁秋菊就带着翁雪莲和赵子明夫妻俩到拆迁办去理论。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公告刚贴出去,就有人家来咨询拆迁的政策,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居民同志们对拆迁工作这么支持,拆迁办的人备受鼓舞。

    拆迁办一男一女将四个人领进一间小型会议室,人刚坐下,就有两个女孩子端进来四杯茶。

    “请喝茶,你们好,我姓房,你们就喊我小房好了,我是拆迁一组的负责人,专门负责槐树街西街口十几户人家的拆迁工作。”男人道。

    一路上想好的话憋在嗓子眼里已经很久了,翁雪莲道:“房同志,你们什么时候到我家去测量面积啊?”

    “什么时候到你家测量面积?”小房望了望坐在旁边的另外一个女同志道,“对不起,我们的测量工作早就结束了。”

    “早就结束了?这怎么可能呢?我家还有六十平方的房子,你们还不曾测量呢?”翁雪莲的脸涨得通红。

    赵子明一个劲地抽香烟。

    “你家是槐树街多少号?”

    “238号。”

    “238号?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入户测量过了。”

    “入户测量过了?那你们不妨把测量的记录拿出来看看。”翁雪莲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两年前,槐树街确实测量过了,测量的那一天,除了欧阳向前在学校上课,家里面所有人都在场。

    令狐素琴和翁秋菊母女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令狐素琴的眼睛眨的非常厉害;翁秋菊则不停擦额头上的汗——仿佛有擦不完的汗。

    赵子明的脸上笼上了一层土灰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