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的故事-第61章 翁长峰临终遗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母亲令狐素琴和三妹翁秋菊也预感到了这一点,所以,她们才怂恿翁雪莲单独盖了六十平方米的房子,因为翁雪莲夫妻俩有钱,脑子又不清楚,令狐素琴和翁秋菊只能在她身上做文章,至于欧阳向前和海棠,她们想都别想,在欧阳家,海棠听欧阳向前的,欧阳向前肚子里面的学问不只用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应用在生活中。

    欧阳向前曾经从心理学的角度给翁海棠分析过岳母大人、翁秋菊的性格。

    任性、虚荣和攀比是两个人性格的主旋律,听不见别人的意见、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错误,考虑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在性格上属于控制型人格,控制型人格有三种,一种是硬控,第二种是软控,第三种是无形控,硬控是对控制对象发号施令,如命令、指使,直接提要求,令狐素琴就属于第一种;软控是在控制对象的面前撒娇,卖惨,玩苦肉计,打悲情牌,进行亲情绑架,翁秋菊属于第二种,无形控是对控制对象进行心理暗示,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控制手段,令狐素琴和翁秋菊暂时还没有达到这个级别,这主要受限于他们的文化和智商。

    无论是硬控,还是软控和无形控,其最终的目的是让被控制对象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如果成了这种人的控制对象,就会迷失自我,丧失个人意志,沦为别人的奴隶,最终为别人的行为买单——即承担所有后果,使自己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被别人所左右。

    欧阳向前说的虽然是理论上的东西,但早就感同身受的翁海棠完全听懂了欧阳向前的意思。过去,翁海棠总觉得她们姐妹三人是为了三个弟弟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现在,她终于从欧阳向前的论述中找到了答案。

    其实,在翁海棠的心灵深处,早就有摆脱母亲控制的心理要求:不顾母亲的反对,下决心嫁给欧阳向前就是她迈出的第一步。

    在令狐素琴的印象中,欧阳向前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几乎没有说过错话,做过错事。在欧阳向前的影响下,翁海棠和母亲心理上产生了距离,而且距离越来越远。这也是令狐素琴怨恨欧阳向前的原因之一,因为欧阳向前的缘故,她的号令在翁海棠的身上不像以前那样管用了。翁海棠嫁给欧阳向前以后,令狐素琴开始有了挫败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挫败感与日俱增。

    令狐素琴和翁秋菊让翁雪莲、翁海棠和翁立仁各让二十平方给翁立礼,把压力转移到雪莲、海棠和立仁的身上,主要目的是避免火山的爆发。

    火山的爆发是不会以令狐素琴和翁秋菊的意志为转移的。能量积蓄到一定的时候,火山的爆发不可避免。

    欧阳向前和翁海棠的心里最清楚,翁长峰过早谢世,除了身体上的原因之外,心情也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这么说,翁长峰是郁郁而终。

    在临终之前,翁长峰把翁海棠和欧阳向前叫到自己的床前,他老泪纵横:“海棠,欧阳向前,在走之前,我有一事相求。”

    翁海棠伤心不已,她知道父亲这辈子很不容易,他此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养育几个孩子,好好经营这个家,把孩子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可由于令狐素琴独断专行,任性妄为。目睹着家庭的衰败和沉沦,翁长峰日渐消沉,话也变得少了。

    和令狐素琴生了第一个儿子立仁以后,翁长峰就不想再生了,这时候,他已经发现了令狐素琴身上的问题。可令狐素琴坚持要继续生儿子——因为小叔子翁长森生了四个儿子,一向喜欢攀比的令狐素琴心有不甘。

    “爸爸何出此言,您又什么吩咐,向前听着呢。”

    翁长峰朝欧阳向前和翁海棠招了一下手,示意他们把耳朵贴上来。

    两个人把耳朵贴上去。

    “我死后,你们要是买墓地的话,一定要买单墓穴。”翁长峰压低声音道,因为令狐素琴和其他孩子都在病房外面坐着呢。

    “这是为什么?”

    “海棠,你母亲死后,不要跟我埋在一起。”

    翁海棠二目含泪,如果不是母亲做的太过分,父亲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她感到非常意外,自从她出生以来,父亲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说过母亲的不是。

    “海棠,向前,你们一定要答应我,你们如果不答应,我死不瞑目。活着的时候,我受了她一辈子的罪,死后,我不想再见到她。”

    “爸爸,我们可以答应您,可兄弟姐妹们会听我们的吗?”翁海棠道。

    “这——我都想到了。”翁长峰一边说,一边从衣袖里面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然后用双手递到欧阳向前的手上。

    岳父大人早就有这种想法了。

    欧阳向前将纸条慢慢展开,下面写着:老太婆死后,不要和我安葬在一起,如果你们不答应,就算我没有生养你们。

    欧阳向前看完以后,迅速将纸条重新叠好,攥在手心里。

    “海棠,你把立仁叫进来。”翁长峰用更低的声音道。

    翁海棠用衣袖擦干眼泪,走出病房。

    令狐素琴和所有孩子,包括大女婿和两个媳妇都站病房外面侧耳倾听。

    翁海棠朝立仁招了一下手。

    立仁用手背擦了一下眼角,跟在二姐的后面走进病房。

    “爸爸。”立仁的眼泪夺眶而出。

    在翁家,最听父亲话的孩子,一个是翁海棠,一个是翁立仁。

    立仁跟父亲的感情最深。想当年,父亲鼓励他当兵,到部队里面去锻炼锻炼,母亲极力反对,还和父亲大闹了一场。刚开始,立仁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让他到部队去吃苦受罪。到部队以后,度过了最难熬的阶段以后,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翁立仁回过头来审视母亲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他对母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母亲领导下的家庭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父亲一共做了两次手术,一次是胃切除,一次是肺切除。由于体弱多病,父亲经常生病住院。在父亲生病住院期间,立仁值的班最多。

    父亲非常心疼自己的儿女,立仁每次值班,只要自己能起床走动就赶立仁回家,夜里面用不着陪他,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都不容易,把孩子们累出病来,他于心不忍。

    这一点正好和母亲令狐素琴相反,母亲生病住院,恨不得所有孩子天天在病床前守着她。她的心中只有她自己,从来不为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家庭考虑。

    有一次,令狐素琴生病住院,病症是腿摔断了——在菜地浇水的时候,她一边浇水,一边和邻居说话,一脚没有踩稳——翁家有一块菜地是在河坡上挖出来的,结果把脚崴了。

    令狐素琴在医院躺了一个半月,当时翁海棠正好退休——翁海棠是四十八岁退休的,当时,单位里面刚刚实行退休制度,有几个人到年龄却不愿意退休,翁海棠看欧阳向前太辛苦。女儿又刚上高中,就和欧阳向前商量能不能和领导商量提前几年退休。

    欧阳向前也希望翁海棠早几年退休,海棠的工作虽然比较轻松,但家离单位非常远,每天上下班要转几班车,早晨天不亮出门,晚上七点多种才到家,遇到临时任务还要加夜班。

    翁海棠到单位跟领导一说,领导正愁完不成退休指标,立马就答应了。

    因为翁海棠退休在家,她就承担起了母亲的护理工作,一个半月,翁海棠只有休息日在家,其他时间都在医院,而欧阳向前又是一个工作狂,所以,父女俩不是吃快餐面,就是煮点白米饭,买点卤菜对付一下。

    在翁海棠值班期间,令狐素琴从来没有关心过欧阳向前和欧阳一楠父女俩。一想到这件事情,翁海棠就会潸然泪下。

    说令狐素琴从不心疼自己的儿女,这有失偏颇。令狐素琴也有心疼的人,那就是她的心尖尖翁立义和翁国栋父子俩。

    无论是母亲住院,还是父亲住院,翁立义从来不值班。

    欧阳向前一直想不通,翁立义有什么理由不值班。其他兄弟姐妹竟然都默认了。

    亲情扭曲了翁家人的心智。

    翁立义对父母毫无孝心可言,可令狐素琴却要求其他孩子无条件地孝顺她。

    在令狐素琴面前没有道理可讲,所以,在翁家也没有道理可讲。

    岳父大人生病住院的时候,欧阳向前也经常值班,每次值班,岳父大人都要催欧阳向前赶快走,他说欧阳向前上课很辛苦,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辅导一楠的学习。把欧阳向前拖倒了,海棠和一楠怎么办呢!

    翁立仁满眼含泪,望着瘦骨嶙峋、气息奄奄的父亲的脸:“爸爸,您有什么话跟儿子讲?”

    翁长峰紧紧地攥住翁立仁的手,抬起头,努力伸长了脖子。

    翁立仁意识到父亲有话要讲,就坐到床前的椅子上,俯身,将耳朵凑到父亲的嘴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