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当我站在清明上河园里,面对《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我想说,我想回到宋朝,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宋朝美景;看宋朝曾经的明月;宋朝的文化;宋朝的繁荣;宋朝的灭亡;宋朝的一切。
沧海变桑田,昔日繁华的东京汴梁已经辉煌不再。今天已经沦落到靠打造“清明上河园”来向世人再现东京汴梁昔日的辉煌。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时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在我眼里,可以夸张地说,《清明上河图》是细细品味宋代生活的百科全书。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由一座虹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诸多的人物决无雷同。而且人物画面细致到从窗户里能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先生在拨拉算盘珠。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艘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艘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情景的同时,亦把诸多人物、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这是我从开封“清明上河园”里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看过璧雕的《清明上河图》,走过雄伟壮观的有着81颗门钉的城门,来到宋朝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游人走在仿宋的大街上,两旁是宋朝的八孔辘轳井、孙阳正店、酒肆商埠、垂柳树荫、农家磨坊、牵着骆驼的阿拉伯商人。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夜幕下的元宵礼花,仿佛看到了苏轼的词里描写的元宵夜的盛况,看到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的元宵盛况;想起了李清照的《永乐遇·落日熔金》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的忧伤;想到了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颂歌,同时也感受到了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报国之志;想起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抱负;想到了司马光、黄荃、赵佶……在这光辉灿烂的宋代文化星河里,我多想回到宋朝,和他们一起共享宋朝的明月,共享宋朝的风雨、荣辱、兴衰。从宋代的农家磨坊里的石碾、挂着的红辣椒、玉米、茄子、干菜中,它让我联想到他们曾经过着的自给自足、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如果没有战争,他们的生活是现代人所向往的、是天然的、是低碳的,是现代的许多人所追求的。在牵着骆驼的阿拉伯商人画像前,它让人想起这里曾经车水马龙的集贸市场上,阿拉伯商人、犹太商人、波斯商人在这里和开封的商人交换商品,他们彼此关系很好交往很深,二战时期开封人很好的保护过犹太人。
在宏伟壮观的皇宫大戏台前,我驻足观看,想象这里曾经的尔虞我诈、这里曾经的宫廷斗争、这里曾经惨死的宫女、被打入冷宫的皇后以及多少个从清纯到白头的嫔妃、宫女、绣娘。这里曾演绎出的一幕幕的丑剧,如《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这里也是权力的中心,杨家将的忠君报国,以及和潘家的明争暗斗,如今已成为历史。这里,宋王朝除了行使国家权力之外,还要去不远处的马球场吃喝玩乐,享受他们的豪奢生活。
这里,需要大书特书,可惜我词汇贫乏,这里需要我再次注目,可惜我欲说还休,未语泪先流,罢!罢!罢!宋朝风雨自有人去评说,一抔黄土掩风流,多少帝王也只留下一个馒头冢!
我想在这里不光能感受到权力之争,也一定能感受得到卞河上的气息和卞河上两岸灯火通明的酒家商埠,这里曾操纵着《清明上河图》里开封以及宋代的经济和繁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