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才女细君公主-奸雄殒命(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抓来道士的两名武士对张猛讨好地说他们在城门旁的客栈里搜查时发现了这个可疑的道士,便把他抓来了。

    这两位武士心想逃跑的是一群道士,说不定这道士也是其中的一个,就想领功请赏,把道士抓来了。

    张猛板着面孔问这道士来自何方,道士说他来自华山。又问他来此做什么,道士说云游扬州的名山道观。

    张猛问他到华山最近的路怎么走,道士说走小路走捷路,张猛让道士做向导带路,道士满口答应了。

    道士说他的马在客栈,他去把马牵来。张猛怕道士逃跑了,就命那两位武士中的一人去把道士的马牵来。

    牵来马之后,张猛又命那两个武士去继续搜查,那两个武士又走了。

    道士借助武士手中的火把看到城门口除了张猛,还有十多名武士。道士心想刘建等人刚逃走不远,如果张猛的骑兵奋力追赶,说不定准能抓住刘建一伙的人。所以,道士故意拖时间,好让刘建他们快快地逃。

    然而张猛催得紧,他怕耽误了时间,让刘建等人逃脱了。他催道士快快骑马带路,道士欣然答应了。

    道士说有重要事情报告张猛,张猛以为是关于刘建逃跑的事,就让道士走过来说话。那道士一走近张猛,装做说悄悄话的样子靠近张猛的身体,然后出其不意地突然伸出手疾点了张猛的昏睡穴,使张猛猝不提防地栽倒在地上。

    众武士看到张猛倒在地上,不知是怎么回事,立即冲上来包围了道士。那道士忽然飘然而起,像一股旋风卷向众武士,一眨眼的工夫,所有的武士全都昏倒在地上不动了。原来那道士伸出双手飞快地一一疾点了众武士的昏睡穴。

    那道士纵身跃上自己的马,一拍马屁股,那马飞也似地冲出城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道士不是别人,正是号称天下第一剑的黄奇剑。他是来看望落难的刘建的,刚天黑便住进客栈,打算第二天白天去看刘建。正在此时发生了全城大搜捕,他听说是抓刘建的,心里很气愤。

    他估计刘建是逃往黄龙山去了,说去华山只不过是骗张猛。

    他怕张猛会追上刘建,为了让刘建顺利逃走,他把张猛和他的武士们点了昏睡穴,使他们无法追捕。

    他为何不杀死他们呢?

    因为杀死这样的人会引起官府和皇上的追查,不利于刘建,所以,他手下留情了。

    黄奇剑骑上马向黄龙山飞快地奔去。他要保护刘建等人隐藏在黄龙山。

    杨飞仙和可比斗带领人马押着被绑在马上的刘力扮成汉朝的马队商人进了长安城。

    刘力在马上被外套遮盖着身体,看不出被绑的样子,所以不引人怀疑。

    他们住进大客栈吃饭休息,等天一黑,他们悄悄走进皇宫去。

    这是杨飞仙在白天等人马住进大客栈,一个人手拿皇宫令牌面见汉武帝密报机密后汉武帝让他们手拿他的手令在黑夜悄悄入宫的。

    他们进入宫门,就被汉武帝的贴身侍卫长领入秘密地宫住下了。他们的马一律被牵入地下宫的马厩饮水吃草。

    汉武帝在白天已经从杨飞仙的口中得知了有关刘炳谋反的情况。因为此事关系重大,汉武帝怕白天人多眼杂,走漏了风声,才让杨飞仙和可比斗在夜里向他详细报告。

    汉武帝在议事宫的密室里接见了杨飞仙和可比斗。杨飞仙把刘炳写给英曼单于的联络信交给汉武帝,汉武帝看后如雷轰顶,几乎气昏过去。他闭了一会儿眼才清醒过来,再仔细端详刘炳的联络信,吃惊得像看到了一条咬他的毒蛇。

    杨飞仙又把刘力的供词交给汉武帝,汉武帝看后感到芒刺在背,浑身不自在,他大骂刘炳罪该万死。

    汉武帝无法忍受地说他立即派兵捉拿刘炳。杨飞仙和可比斗劝阻了汉武帝。他们说:“皇上,刘炳权大势众,护卫森严,公开捉他恐怕失手。弄不好会引起兵变。细君公主有锦囊妙计,请皇上御览。”

    杨飞仙把细君的信交给汉武帝,汉武帝看完喜形于色,连连称赞是妙计。他对杨飞仙和可比斗说:“细君公主为朝廷立了大功,她实在是天下少有的奇女子,朕决定采纳细君公主的妙计,在明天上午活捉刘炳。你们的人马在地宫千万不能露面,免得刘炳看见起疑心。”

    杨飞仙和可比斗说:“好,我们深藏不露,请皇上放心。”

    汉武帝说:“你们要休息好,准备明天的战斗。”

    此时,可比斗谦恭地说:“皇上,这是昆弥给你的信和礼单,请皇上过目。”

    汉武帝看过信和礼单欢喜地说:“昆弥的想法和建议很好,朕完全同意。送来了这么多珍贵的礼品,足见情谊深厚了,朕要好好谢谢他。可比斗,你长得这么年轻英俊,令人羡慕。昆弥在信中代你向朕求婚,说你爱上了护国女使杨飞仙,实在是好眼力啊!朕支持,不知飞仙意下如何?”

    杨飞仙害羞地点着头。

    汉武帝笑着说:“好啊!你二人真是天生的一对!等朕明天除去内奸,就给你二人举办婚礼!”

    杨飞仙和可比斗感激地说:“感谢皇上的关怀和爱护。”

    他们研究了如何活捉刘炳的具体办法,便走出密室,各自回宫了。

    汉武帝回到寝室久久不能入眠,他痛恨刘炳是谋反的大奸雄,他自责上了刘炳的当,不明事理地罢免了刘建的职权,感到很后悔。他决心恢复刘建的职务,安慰为他立了大功的细君公主。

    他觉得细君公主太聪明太机智了。他为拥有细君公主而感到很幸运很自豪很放心。细君公主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也是战胜匈奴的保障。汉武帝这样评价着细君公主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发誓今后要更加关心细君爱护细君,给她创造发挥才智的良好机会,并全力以赴地支持细君公主的开创精神。

    天亮后,汉武帝就着手安排关于巧捉刘炳的工作。他认为要想把刘炳顺利地传到勤政宫议事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消除他的怀疑,必须以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诱饵将他引入勤政宫,否则,他会感到太突然太意外而产生疑虑拒绝进宫议事,并制造意想不到的危险的变故。

    因为他毕竟是辈数最大的皇叔,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握有强有力的兵权。

    所以,汉武帝对刘炳的诱惑是颇费心机的,考虑了再考虑,绝不草率行事。这是他从细君公主的提醒中所得到的启示。

    出于这样的考虑汉武帝想起了刘炳曾多次提出让他总管西区边境防卫三关的部队,做到统一指挥,严防匈奴进攻的事。

    汉武帝觉得这是刘炳野心的暴露,更是他独揽大权勾结匈奴便于谋反的策略。他的心病就在这里。这件事对他而言就是最富有诱惑力的最大诱饵。以这样的钓饵垂钓他他是非上钩不可的。所以,汉武帝最终决定以此事为钓饵。

    汉武帝考虑让谁去请刘炳最合适呢?按照惯例往日都是由太监总管去传他的,他对太监总管很自信,让太监总管去请他,他是不会怀疑的。

    汉武帝让太监总管拿上他的手谕去传刘炳,他对太监总管悄悄交待了一些事,然后让太监总管去了。

    太监总管骑上马很快到了刘炳的府上,受到刘炳的热情欢迎。刘炳对太监总管很热情的原因是太监总管是汉武帝的红人,经常跟随汉武帝,对汉武帝的事情知道得很多,也很详细,他想通过太监总管了解汉武帝的情况。

    刘炳把太监总管请到客厅,热情地说:“总管公公,快请坐。”

    太监总管坐在椅子上,刘炳赶快让侍女们上茶上点心,太监总管喝了一口茶,然后说:“皇叔,皇上请你去勤政宫议事,这是皇上的手谕。”

    他说着把手谕掏出来递给刘炳。刘炳看一眼手谕,问他:“总管公公,皇上请我不知议什么事?”

    太监总管说:“好像是让皇叔总管西区边境防务三关军队的事。”

    刘炳听后面带笑容说:“请公公到后堂赴宴吧!”

    太监总管说:“不用了,我还有急事,皇上正等着你,你也快走吧!”

    刘炳说:“好,我随后就到。”

    太监总管走后,刘炳手拿圣谕反复看着,不断地来回走动着思考:皇上为什么突然传我去议事呢?他可从来没有主动传过我,都是我主动去找他,今日倒翻过来了。

    他这样迟疑不决时,忽然想起刚才太监总管说的话,让他总管三关兵马的事,这是他多次向皇上要求过的事,不会有假。

    他考虑此话出自太监总管的口中不会是虚假的,太监总管向来对他没有传过假话,他确信不疑了。

    刘炳想完后怀着得意的心情命令侍卫们备马到皇宫去议事。

    他带领侍卫们骑着马向皇宫飞奔而去。他一边骑马飞奔一边思忖:我掌管了三关的军权,就如虎添翼了。刘彻,你乖乖让出皇位吧!看来这是天意啊!

    刘炳想着美事来到皇宫大门口,出示了皇上的手谕,把守大门的卫兵们放他和他的侍卫们进了大院。

    他的侍卫们被留在皇宫大院的偏殿,马都牵入了马厩。刘炳只带了两名侍卫走向勤政宫。

    到了勤政宫的门口,把守宫门的卫兵们看过刘炳手中的皇上的手谕,留下他身上佩戴的剑,留住他的两名侍卫,让侍卫进入门外的房间待候,让刘炳单独走进勤政宫。

    这些规定是早已见惯了的事,刘炳并不感到奇怪。他手拿皇上的手谕,大摇大摆地走向宫内的又一个套宫。

    他走进套宫来到他常去的勤政宫的门口,向左右看看,侧耳谛听里面有什么动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