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山河-智送情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邹平城,一个小孩儿蹲在地上放“二踢脚”。这是一条相对安静的大街上,不少人家张贴了红红的春联,似乎年味很浓了。

    夏冬国似乎十分逍遥自在地走着。有人看他悠然自得的样子,开玩笑地说:“夏翻译官,好悠闲啊!”

    夏冬国并不认同:“悠闲吗?我没觉得!”他望着那个打招呼的人走过去,有些恼火地自言自语:“悠闲,悠闲个屁!这大过年的也不让人过得消停。”

    这时,一只“二踢脚”在脚下突然爆炸了,吓得他跳起来,回头找那个放“二踢脚”的男孩儿,早已没了人影。

    夏冬国走到冯记杂货店,老远就喊着:“陈经理……老陈头!”

    冯少卿急忙迎出来:“夏翻译官,我陈叔不在,有事你找我。”

    夏冬国说:“是三少爷啊,看我这记性,自打老爷子没了,这杂货店可是你掌管着了,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三少爷,生意兴隆吧?”

    冯少卿敷衍地说:“马马虎虎,托前辈们的福,生意还凑合得过去。”

    夏冬国道:“呵呵,人小鬼大啊!生意好不好先甭说,这嘴还挺跟趟的。年轻人做生意要都像你这样,想不发财都不行。”

    冯少卿笑道:“这不是说了吗,托您的洪福。”

    夏冬国端着架子:“好说好说,这不说生意,生意就来啦!三少爷,新年就快到了,皇军要召集各庄和县城的锣鼓狮子队进城会演,集体管饭。这不就缺盘子少碗、缺粮缺饭了?这县城里卖这营生的多了去了,我哪儿也没找,出了皇军的院子,就直奔你这儿来了。”

    冯少卿赔笑地说:“所以我说,这事得谢您!您需要多少盘子碗、多少粮食啊?”

    夏冬国故作神秘地说:“少说也得三百人吃饭。这盘子碗就得三百多套,至于粮食,当然是越多越好!”

    冯少卿心里暗喜,但脸上还是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这一下子几百套窑货,我没有这么多啊!再说,这年头我从哪儿弄那么多粮食?”

    夏冬国说:“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个准确的数来。至于这粮食的事,再想门路。不瞒你说,这几天我也天天跟着皇军、领着皇协军去乡下征粮,可那些乡下的穷鬼不是说没有,就是给藏了,你要打要杀随便。你说这皇军也不能天天杀人啊,那老百姓还不反了?所以说,都难啊!”

    冯少卿道:“夏翻译官,你们天天去抢……不,去征粮都弄不到,我哪有那通天的本事啊!再说我这可是小本生意,你跟皇军说,先交一部分订金,不然我也没这么多钱订货。”

    夏冬国一扬下巴道:“三少爷这就见外了,皇军什么时候缺过钱啊!再说了,这铃木大队长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就是说一不二,钉是钉,铆是铆。还有,我不说你也知道,你哥和皇军的关系也不一般,不然铃木大队长也不会点名从你这儿进货。”

    冯少卿惊诧地问:“我哥……”

    夏冬国凑过来,神秘地说:“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

    冯少卿笑起来:“呵呵,既然如此,咱就明人不说暗话。按买卖人的规矩,逢十抽一……不,我抽三!你负责让皇军那边交订金,我负责进货,不管货到不到,我先付你的,怎么样?”

    夏冬国喜笑颜开,忙点头说:“行行!跟三少爷打交道,一看就是爽快人。”

    冯少卿笑道:“你不是说过自古英雄出少年吗?”

    鬼子要订货的消息冯少卿很快就传递出去,王自成第二天便主动找上门来。杂货店内稍显冷清,王自成装扮成客人,借货架的掩护接头。王自成问:“鬼子要那么多吃饭的家伙干什么?”

    冯少卿说:“说是招待各庄唱戏闹玩意儿的,我觉得不像。鬼子啥时候这样仁慈过?他们从来就是烧杀抢掠,祸害百姓。”

    王自成点头道:“你说得对,对鬼子不能抱有任何的幻想。”

    冯少卿突然想起来说:“前几天何元昌的女儿来找我,说是跟她爹一起来的邹平城。那天周村镇的鬼子头目山根也来了,开什么……治安联席会。据说周边县的汉奸、皇协军都到了。鬼子所谓的采购会不会跟这个有关?”

    王自成说:“这是个重要的线索。我们的部队都转移进长白山里了,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小清河伏击战、太平庄阻击战,他们都吃了亏,甲滕四处找我们的部队决战。这次肯定是为进山清剿做准备。我再通过维持会里的关系确认一下。你最好能进山一趟,直接通知咱们的部队,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

    冯少卿答道:“行!我对外人就说是为鬼子采购物品,这样就可以从长白山的边缘穿过去,到时候瞅着他们不注意,我就可以进入咱们根据地。”

    王自成说:“你拉货要走周村镇,过两道鬼子的关卡,十分危险,你有把握吗?”

    冯少卿自信地说:“我是替鬼子办事,焉有不让通行之理?”

    两人笑起来。王自成想了想,说道:“也好,你见机行事。还有,替咱们部队筹粮的事怎么样了?”

    冯少卿说:“我筹集了一些,正好趁这次运货给山里送过去。”

    王自成不解地问:“你拉货和送粮的方向正好相反,怎么才能运走那批粮食?”

    冯少卿道:“无非来回多倒几趟,我就说为了保证给皇军货的质量,我到周村退货,这样把粮食藏在窑货底下就行了。”

    “真有你的!”王自成笑着说,再次叮嘱,“你可要小心行事,万一让他们发现可就麻烦了。”

    冯少卿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

    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冯少卿就让伙计把货物搬到车上去。他特意指着几个口袋,叮嘱二哥:“二哥,把这几个口袋放到货下面去。”

    冯少君看到弟弟门前的马车,走了过来,说:“三弟,这货刚拉回来,怎么又要拉回去?”

    冯少卿愤愤不平地说:“我从淄川订了批窑货,本是说好要一等品的,可这上家也太心黑了,给了我不少残次品,我说什么也得给他退回去。”

    冯少君说:“给皇军订的货,是不能马虎。听说上次你走长山城,差点儿让维持会那帮家伙给劫了,还是何会长的千金关键时刻助了一臂之力。这次你要走哪儿?”

    冯少卿故意说:“这次我就不走长山城了,给皇军买窑货,光明正大地走周村。大哥的消息可真灵通啊!不但知道长山城的事,连我给皇军办窑货也瞒不过你。”

    冯少君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掩饰地笑道:“我也是听说,往后三弟有什么麻烦,只要和大哥说一声,保证给你摆平,哥在那一带还是有些人缘的。”

    冯少卿满脸堆笑地说:“那我先谢谢大哥了!”

    冯少君挥挥手:“这有什么好谢的?谁让我们是亲兄弟呢!哥只是提醒你一句,如今日本人查得紧,凡事要小心。我已经吩咐夏冬国了,有事你就去找他。”

    冯少卿爽快地答应着:“行啊,我一会儿就去找他开出城证!看来大哥面子还是挺大的,连夏冬国都对你敬畏三分。”

    冯少君不置可否地扭头走了。

    冯少卿先骑车去开出城证。他一路行走着,看到街上的气氛明显比平常紧张,一队队的日本兵列队走过。

    冯少卿把车搁在墙角,朝日军营地的大门走去。两个日本士兵凶神恶煞地拦住他。站在院子里的夏冬国发现了他,惊慌地跑过来:“三少爷,你来这儿干什么?”

    冯少卿说:“我哥让我来找你,你得给我开张出城证!”

    夏冬国看了看四周,确信周围没人偷听,小声说道:“皇军要有行动,这两天这里不准外人进来。”

    冯少卿为难地说:“那我这出城证的事……”

    夏冬国想了想,说道:“既然你人都已经来了,我这就去给你开。不过你得跟我走旁边的小门,不能让日本人看见。”

    冯少卿痛快地说:“行,行!”

    他们走进一座宽敞的院子,从这里可以看到操场。操场上,一队皇协军正随着日本人的口令进行操练。从他们不同的穿着看,这些人明显不是来自同一地区。

    冯少卿暗记在心。

    事不宜迟,开好出城证,冯少卿便驾车出城。大马札看到了,远远就喊:“三少爷,怎么你还亲自驾车啊?”

    冯少卿说:“这快过年了,缺少人手!赶上皇军要这批货,我只好亲自上阵了。”说罢,递上出城证。

    大马札看了看,挥手让人搬开路障,嘱咐道:“三少爷,不是不提醒你,走这条道可有危险,山里来了救国军。”

    冯少卿说:“都说山里来了抗日救国军,可谁也没见过。再说了,不远就是皇军的炮楼,他们真敢下山捣乱?”

    大马札说:“那倒是!”马车飞奔出城。

    马车在崎岖的山道上狂奔,不一会儿,一座山中的小村就呈现在眼前。

    长白山根据地,这是靠近山根的一座石砌小院。廖国生、马跃华和冯少卿坐在炕头上谈兴正浓。

    由大娘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水饺,放到桌子上,笑道:“过了腊月二十三,就算是过年了,同志们别客气,先吃着!”

    冯少卿问:“姚政委呢?”

    廖国生说:“他到各中队去看看了。他那脾气你还不知道?一个战士也不能少!”

    马跃华说:“眼瞅着过年了,咱们的部队才刚刚组建,不少战士没出过远门,况且这么恶劣的条件,不加倍关心不行啊!姚政委和廖司令员都是红军出身,爱护官兵,在这一方面是出了名的!”

    廖国生说:“将心比心,战士们放弃安逸、撇家舍业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跟着我们打鬼子。他们就像我们的亲兄弟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关心爱护他们?”

    冯少卿感慨地说:“廖司令员、马参谋长,才来短短的时间,我就真切地感受到咱们部队的温暖、根据地的温暖,我都不想回去了。”

    廖国生说:“像你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我也想把你留下,可是地下战线同样需要优秀的战士啊!比起刀对刀、枪对枪地打仗,敌后工作同样重要!”

    马跃华说:“对了,说说县城的情况。”

    冯少卿说:“邹平城的鬼子这几天一直在训练皇协军,长山、齐东、章丘的皇协军和汉奸队都来了,这些人吃住在城里,就住在老礼堂那里。我今天去开出城证的时候,亲眼看见鬼子给他们上课。前两天我还从何晓莉那里得知,山根亲自来邹平,召开了一个各区县皇协军的联席会,具体内容虽说还不太清楚,但肯定是冲着我们根据地来的。”

    廖国生说:“你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部队刚组建,根据地又根基未稳,若是鬼子进山扫荡,咱们肯定受损失。一会儿政委回来,咱们一块儿商量商量。”

    “商量什么?”随着说话声,姚启明推门而入。冯少卿站起来叫道:“姚政委!”

    姚启明见是冯少卿,笑道:“少卿同志啊!”冯少卿激动地说:“姚政委还记得我?”

    姚启明说:“怎么能不记得!上次你给部队送来了粮食,可是雪中送炭啊!”

    廖国生说:“刚才我们正说到邹平城的鬼子,正在集结周边县区的皇协军和汉奸队伍,准备对我们进行扫荡。”

    姚启明说:“这我已经想到了。我们打了几个漂亮仗,把小鬼子打疼了、打怕了。甲滕和山根脸面无光,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是应该早做准备。他过年不歇着,我们也不能歇着。部队除了加紧进行军事训练,还要制订来年新的作战计划,为开春开一个好头!”

    正在这时,小德钢进来报告:“姚政委,青阳二乡来了一个老乡,指名要见你!”

    姚启明搁下筷子说:“你们先吃,我去去就来。”

    院子里,赵九爷正在等他。姚启明问:“老乡,你找我?”

    赵九爷道:“你是姚政委?”

    姚启明点点头:“我是,您是……”

    赵九爷说:“我是青阳二乡的,受朋友之托来给部队送信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给姚启明。

    姚启明接过来信,兴奋地握着赵九爷的手说:“太好啦!老乡,不……应该是老同志,谢谢你啦!”

    赵九爷高兴地说:“姚政委,您叫我同志?”

    姚启明呵呵笑着说:“是啊,不叫你同志叫什么?你给我们送的这封信很重要,是省委专程送给我们抗日救国第五军的。”

    赵九爷开心地说:“这就好!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交通员,我那个铁匠铺就是你们的联络站。能为咱们的抗日队伍办事,那是我赵九爷的光荣。”

    姚启明说:“再次谢谢你,快,进屋吃碗热饺子去。”“……对了,姚政委,我还有一事,上次,我护送过来一个小同志,叫肖……什么……对,肖铜号,不知他到部队了没有?”赵九爷问。

    姚启明惊喜地说:“那也是你护送的?他早就到部队上了。不光来得好,还来得巧。刚到部队,就赶上跟鬼子打仗,他的冲锋号把小鬼子都吹蒙了,以为是正规部队来了!”

    两人大笑起来。屋里的冯少卿起身跟廖国生等人告辞,马跃华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运来的粮食,我已经让炊事班卸下了。”

    冯少卿走出门,和赵九爷擦肩而过,突然觉得眼熟,两个人惊诧地对视了一眼。

    赵九爷望着冯少卿的背影道:“姚政委,有一件事,我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姚启明说:“既然是同志了,你有什么事尽管问!”

    赵九爷说:“刚才过去的那个年轻人……”

    姚启明含糊地回答:“我们的一个同志。”

    赵九爷十分吃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