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周作民与金城银行-南汉宸谈周作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闵一民

    1958年初冬,我作为中国银行的一员参加了由南汉宸同志[1]率领的出席亚非国际经济会议的代表团。在经莫斯科、布拉格赴开罗的途中,一次偶然机会,南汉宸同志谈到了中国银行新董事会的情况,也谈到了周作民先生。

    南老这次谈话是在途中候机室进餐和休息时谈到解放前夕旧金融界某些头面人物情况时说起的。当时在座的还有冀朝鼎同志(当时任中国贸促会副主席)、林震峰同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和杨旦华同志(现任外贸部第三局副局长)等。我当时向南老说起我于1935—1938年曾在周作民的金城银行工作过一个时期,并谈到1950—1951年我和项克方同志奉中国银行总行之命携带南老亲笔信件在香港拜访当时在港居住的宋汉章、陈光甫、张嘉璈、李铭(新中国成立后均担任过中国银行董事)及钱新之(交通银行董事)、周作民先生等情况。南老说,周作民的金城开始依靠北洋军阀交通系起家,后来又和国民党政学系关系密切,在此期间,他把金城的力量壮大发展了。周早年留学日本,在抗战沦陷期间,周作民和日本人的关系也较密切,这充分说明了我国民族金融资本家的两面性。但是,全国解放以后,从国内跑到香港和国外的一些金融界头面人物包括贝祖贻、宋汉章、陈光甫、李馥荪、张嘉璈等,我们虽然多次邀请他们回国,参加中国银行董事会并协商其他事项,可是真正回来的却只有周作民一人。周回国后,还积极响应和推动私营银钱业向公私合营发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周建议把公私合营银行总处由上海迁到北京,他还向国家捐献了个人的外汇财产和珍藏的文物、图书,接受并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担任了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2]。从周作民和金城银行全部历史看,金城应该是民族资本银行,周作民是一位爱国人士,可惜他在前几年就去世了。

    南老还说中国民族资本银行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成为人民银行金融系统组成的一部分,好比百川汇大海一样,人民银行整个金融体系就如浩瀚的江海,而众多的民族资本银钱业包括其他各种经济成分的金融机构,则如涓涓细流汇注到大海中来,这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发展的产物。南老这一句“涓涓归江海”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至今不能忘怀。

    注释

    [1]南汉宸同志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首任行长,也是中国银行解放后第一任董事长。

    [2]1952年12月成立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共有六十余家合营银行和私营银行组成。联合董事会的组成是:董事长胡景沄、副董事长陈穆、周作民、谢寿天、项叔翔、王志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