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玉宇呈祥-尽孝道皇帝扮彩戏 禁结党大臣听训诫(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当群臣在畅春园饮酒谈笑时,忽听熊赐履高声喊道:“文武百官离席跪接太皇太后!”立时,大家纷纷起座,黑鸦鸦地跪了一大片,水榭子上演戏的供奉也忙停了戏,一群生旦净丑都趴在台上遥叩。

    康熙急忙前来迎接。

    鹤发童颜的太皇太后由钮祜禄氏和阿秀两个贵妃搀着下了乘舆,颤巍巍走着,盼咐康熙道:“不用那么多的礼数,叫他们都起来,依旧吃酒取乐儿,我心里才欢喜。我老了,不愿走动,原本不想来的,又是四丫头怂恿的,说这是开国一大喜事,皇上高兴,不要扫了下头办事人的兴,这才也来凑热闹儿。”康熙看时,果然孔四贞也跟在后头,却没见她的好友苏麻喇姑。阿秀说道:“外头不比宫里,风大,老佛爷有年纪的人了,要不要搭起毡幕来?”太皇太后扯了扯金丝猴披风,笑道:“你到底是西边的人,一说就是毡幕——这么着就好,叫他们开戏吧。皇帝不必尽围着我,底下当差的臣子们忙了一年,叫他们好好松泛松泛!”

    “是。”康熙忙赔笑道,“难得今晚人来得齐全。老佛爷兴致又这么好,孙子今晚也要有点孝敬,讨老佛爷个欢喜。”“哦?”太皇太后喜的忙问,“你孝敬我什么?”康熙笑道:“若说东西,凭什么都不稀罕——这儿现成的戏台子。孙子今晚要学斑衣戏彩,给您老人家演一出!”

    皇上要演戏!这个消息立时传遍了整个筵席。因仪程上毫无安排,熊赐履顿时慌了手脚。这是康熙皇帝倡明孝道的盛举,堂堂正正的典雅之事,他现管着礼部,断不能谏止,忙叫过畅音阁供奉太监唐敬宝来计议。

    “斑衣戏彩是常演的戏。”唐敬宝磕头说道,“哪怕皇上新编词儿呢,咱们努力巴结就是——只是皇上扮老莱子,谁来扮老封君呢?”

    “混蛋!”高士奇笑骂道,“上头现成的老佛爷,自然是她老人家受礼!哪有叫你们戏子扮老封君的?你只管叫他们仔细点,不要走了板眼。”骂得唐敬宝一摸头,笑道:“是,高相说得是!小人糊涂,叫他们加意侍候着就是了!”

    幸而高士奇提醒,熊赐履才想到上书房大臣也不能袖手旁观,便笑道:“咱们几个恐怕也不能闲着,这不是小事!”当下明珠接口便道:“我来吹策,索兄打鼓板伴奏可成?”索额图欣然笑道:“当然,敬如命!”熊赐履皱眉道:“我怎么办?……我来拍云板吧!还得一个伴着主子插科打浑的丑儿,万一词儿续不上来,也可掩饰一下——这个角色很难!”明珠笑着推高士奇道:“这是他的行当儿,除了高江村,谁有这等敏思捷才?”

    “也只好勉为其难了。”高士奇巴不得这一说,捋起袖口,摘了大帽子,将辫子在头顶上挽了个髻儿,指着自己鼻子说道,“只在这儿涂上一块白,我这倒八字眉连描都不用描。”

    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开场了,戏文再简单不过,八十岁的老莱子扮小孩子给母亲取乐儿。只因皇帝演戏是从没有过的稀罕事,坐在上头的太皇太后笑得眯缝了眼,见是高士奇陪康熙上场,便用手一指,说道:“赏他!”康熙忙将一串蜜蜡朝珠亲手替高士奇挂上,说道:“这个赏你——好好逗老佛爷笑一场!”阿秀出身西域,从没见过这个,站在太皇太后身后只抿着嘴儿笑。此时群臣谁也无心吃喝了,都在座儿上伸着脖子瞧。

    一阵锣鼓响过,熊赐履云板敲起,明珠打点起精神来,吹出一种似昆似弋的曲子,怪腔怪调的十分滑稽。康熙甩着大髯口,穿一件撒花大红袍,摇一把拨浪鼓儿,伴着乐声踩着鼓点,一蹦一跳,撒欢儿打滚。高士奇学着跳加官的架势,围着康熙捶胸打背地兜圈子、做鬼脸儿。过门一罢,康熙便按节一拍唱道:

    月儿明,风儿情,

    中秋十五——

    他胡诌着,到这儿突然打住。高士奇忙抹一把脸,捏着嗓子接唱:

    闹哄哄啊!

    康熙一笑,翻了个筋头,又唱:

    老莱子,八十翁,堂上有个——

    他又编不下去了,高士奇一屁股坐到地上:

    老寿星啊!

    因接得一点儿茬口不露,不晓得的还真以为他们预先编派好了的。太皇太后笑得前仰后合,却听康熙又唱道:

    年过百岁乐悠悠,民安国泰好年景。

    手摇花鼓咯咯响,高堂欢愉——

    他实在想不出该填个什么词儿,便装作一不小心,绊倒在地。却见高士奇躬着腰儿接唱道:

    ——赤子心!

    康熙本不善滑稽凑趣,听高士奇接得流畅。倒激起兴头。忽发奇想,要难一难高士奇,手舞足蹈念道:

    忽闻黄河起狂涛——

    高士奇不禁一征:这么不吉利,怎么转圜呢?但很快就镇定下来,接口道:

    ——龙颜震怒斩水妖。

    斑衣成彩尽孝道,

    座上龙祖哈哈笑。

    康熙耳听乐起,便又唱:

    太和之气塞九重,

    任他东海起台风!

    “台风有起总有停!”高士奇生怕他再说难对的,忙顶着念了一句。却听康熙又唱道:

    ——台湾回吾怀抱巾。

    四海九州呈样瑞,

    万国整冠拜朝廷。

    ——献来天上蟠桃果,

    千年万载奉大清啊!

    高士奇想,好话尽被康熙讲完,怎么接呢?——只好扭了扭跳了跳,方扯着嗓子高唱:

    真个是:股肱良、天子明,

    孝道格天乾坤正!

    老佛爷福比东海水,万岁爷寿过南山松——

    此时,高士奇的词儿已经枯竭,可是一曲儿尚未终了,还得有一句才能补完,高士奇只好咕咕哝哝唱了一句,吐字含糊,任谁也难听清。

    康熙已跳得满头热汗,摘了髯口笑问道:“高士奇,你这狗才最后唱的什么?朕在你跟前都没听清楚。”“回万岁的话,”高士奇嘻嘻笑道,“奴才唱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康熙扑哧一笑,道:“这是诗韵,你竟也有才尽之时!”

    “如今举国欢庆平定台湾,君臣共唱升平之歌,岂不是‘平平’?”高士奇解释道,“主子倡明圣道,以孝治天下,亲为老佛爷歌舞上寿,岂不该‘仄仄’(啧啧)称赞,共祝太皇太后福体康平,天下太平,岂不又是‘仄平平’?”

    这一解释,台上台下立时哄然叫妙。一向不苟言笑的熊赐履也不禁莞尔。太皇太后笑得眼泪都淌出来,指着高士奇道:“这猴崽儿,果然伶俐,也难怪你主子疼你……”

    这场新编“老莱子斑衣戏彩”精彩成功,因见正戏开场,康熙便来到太皇太后跟前承欢。太皇太后见康熙面带倦容,便笑道:“我这里有一大群人侍候着,不用你来立规矩。你累了一日,到前头歪着,想看戏就看两眼,不想看,养养神儿也是好的。”康熙忙笑着答应道:“这里热闹得如此不堪,养不成神儿。老佛爷既疼孙子,我可要放肆到后边会芳亭歇着了。”说罢,又奉上两杯葡萄酒给老佛爷,才踅到前头来,拍了拍穆子煦肩头道,“你随朕来。”

    大约半顿饭光景,穆子煦又从康熙处回来,走到李光地身边小声说道:“皇上在会芳亭,有旨召见大人,请移步吧。”

    李光地整束了衣冠,跟着穆子煦匆匆离座而去。早有内监何柱儿在前头导引,曲曲折折来至会芳亭。侍卫素伦、德楞泰已候在那里,请李光地稍候,便进去禀报。半晌才听康熙吩咐道:“李光地么?进来吧。”

    这个地方虽名日“亭”,除了房顶依稀造得像六角亭模样,下面其实是座小殿。里头很宽阔,用玻璃屏隔开成三间。康熙已经更衣,头上戴了天鹅绒缎台冠,江绸夹袍外罩石青丝缂棉金龙褂,正坐在里间炕上吃茶。李光地便知是正规接见,忙大声报了职名进门行礼,叩头道:“臣李光地奉旨觐见万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