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那会,有一天傍晚,风闯进了农家,雨击打着屋顶,山村从来没遭过如此猛烈的风雨,山岙里的山村,像起了台风的大海里的一叶飘摇的扁舟。
牧童奔进院子,像刚从水里出来一样,对石匠说:爹爹,那头牛不见了。
石匠张望牛棚,两头牛都在。是儿子被这风吹雨打弄糊涂了?
牧童指指金牛山。石匠隐约看出,原来耸立着金牛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偌大的空缺。
这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仿佛偎在金牛山的怀抱,冬暖夏凉,金牛山给它遮风挡雨。怪不得村子风雨那么张狂呢。石匠打堇地入赘到这个村庄,这么大的风雨,他还头一回领教。
远处,有天光。雨借着风的威势,不一会儿就疲倦了。这是一场局部的暴雨。
第二天,村民有些不安,昨晚罕见的暴雨,像是一个凶兆。石匠望着一动不动立在那儿的金牛山。如同一个淘气的小孩,趁大人没注意,玩了一遭,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牧童先发现金牛跑了,这话传遍了整个村庄。族长就出面来问个究竟——这样的异象,他活到这般年岁也不曾见识过,想当年,龚姓逃难到此落脚,看中的就是这片山山水水,草草木木。
族长想起先祖选定这片地方安家落户,最惹眼的是那座形如一头耕牛的山,有了耕牛,不愁种地,先祖给山起了名牛山。每当太阳升起,牛山披上了金色,到了他这一代,就叫起金牛山了。而中村,好似一驾牛车,金牛驾车,安泰无忧。
看来,这头金牛有点不安分了。到底叫小小的牧童给发现了。族长替村庄担忧,牛跑了,车废了——说不定金牛哪天一跑就不归了。可是,哪有那么粗的绳套住金牛呢?
牧童说:我放的牛,从来不用牛绳。
族长自语道:金牛立在这不知多少年了,这里还没人烟的时候,它已立在这儿了,肯定有什么稀罕的东西惹到它了。
牧童脱口说:金牛追月?
石匠拍一下儿子的后脑勺,说:小孩子家,不许瞎说。
族长再去端详金牛山。这大半辈子,哪一天都看多少遍,无意中,已看惯了,今天,他倒是看出了蹊跷,金牛山,头朝东,尾向西,金牛昂首朝东看什么?
夜里,东海升明月。山岭遮着族长望不见海,但知道海在那边。
牧童说:牛动了,牛动了。
族长、石匠还是看不出牧童所说的动。金牛山耸立在月光里,峰顶的曲线,将天的白和山的黑分得清清晰晰。
族长说:我这把年纪的人,已看不到小孩能看到的动静了。
石匠说:一个小孩能看出什么名堂,山不是老老实实在吗?
牧童说:我看见过好几次,金牛追月。
族长望着升起的月亮和不动的金牛,默念着“金牛追月”,似乎找到了月和山的关联,说:要留住金牛,最好的办法就是村里有个月亮。
石匠说:月亮只有一个。
牧童说:我发现村里有个月亮。
石匠说:小孩别瞎搅和。
牧童拔脚跑起来,招呼族长和石匠,说:不信就跟我来。
来到村旁的大溪,牧童指指淙淙流淌的溪水,说:你看,月亮躺在溪水里洗澡呢,月亮喜欢到这里洗澡。
石匠说:水中月不是真正的月亮。
宠惯的牧童说:是月亮,是洗澡的月亮。
族长乐了,说:你儿子说的有道理,你来中村以前,是个造桥的石匠,这回,你可以显示自己的手艺了。
石匠没弄明白,说:造桥跟月亮有什么关系?
族长说:金牛不是喜欢月亮吗?造一座模仿月亮形状的桥,不就留住了金牛?桥喻月的事,我们的老祖先也做过。
族长把造桥的事告知村民,惶惶不安的村民发出热烈的响应。石匠还收了几个徒弟,采石、凿石。中村第一座石拱桥落成了。单孔的石桥,跨在溪上。最先喊出来的是牧童,他一蹦一跳地嚷:月亮升起来了。
村里的大人们,远看看,近看看。终于看出了名堂。远看,那石桥像刚爬上来的月亮,在绿葱葱的山岙,在哗啦啦的水中;近看,半月形的拱桥,倒映在溪水中,天地之间,水线上下,一实一虚,构成一个满月。
大人小孩在拱桥上,上上下下地走或跑,自以为在月亮上走。村民自然要给石桥命名,有人说月亮桥,有人说洞桥,争执不休。
族长最后说:我们站在桥下看,那桥是不是在白云之中?取名白云桥吧。
村民赞成这个名字。一个小山村,有座白云桥,多气派!大家都认为这里是月亮升起的地方。
石匠主持建了白云桥,他在中村就有了名气,就有了威望。这辈子,
建了这座白云桥,他的石匠手艺终于有个着落。
石匠的儿子照样悠然地展出暮归——放牛。他再没看见“金牛追月”了,好像一个贪玩的孩子,收敛了。
有一天傍晚,牧童激动地告诉石匠——他又有了新发现:本来头朝东的金牛山,不知什么时候,牛头回过来了,望的方向就是白云桥——月亮升起的地方。山村的小孩都这么说。
那以后,金牛的头,就保持回望的姿势——金牛望月。金牛不再是“跑”而是“望”的姿势,它站在那儿望,山村再也没遭受过暴风雨的侵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