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撒一次善良的谎-天字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聂鑫森

    38岁的董懂,在潭州古玩街的市场管理委员会,一干就是十年。这么有“派”的人物,个子高挑,脸色白净,戴着一副浅黑色玳瑁框眼镜,通身上下洋溢出很浓的书卷气,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管理市场的人!夏天,他手里总是摇着一把折扇,紫檀扇骨,宣纸扇面上画的是大写意梅花,当然是出自本地的名家之笔;不用扇子的季节,手里常把玩着一个玲珑的玉石寿桃,淡绿中沁出浅浅的红。他说话文雅、沉缓,走路稳稳当当,从早到晚都是一脸平和的笑意。

    董懂是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的研究生,又兼修了法语,无论口语、笔译都是很不错的。他祖父那一辈是开古玩店的,父亲则是文物局从事文物鉴定的专家。他毕业后,有两种选择,一是留校教外语;二是因家学渊源的熏陶,对古玩并不陌生,完全可以到文物局去找个位置。但他既不想丢了外语,又希望兼顾对古玩的爱好。那一年正好碰上古玩街市场管理委员会,要招聘一个懂外语也懂古玩的公务员,笔试、面试,他一路过关斩将“金榜题名”!

    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潭州,素来是古玩的集散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条风景独异的古玩街,成了古玩的采买处、旅游的观光点,金发蓝眼的洋人时或见之。董懂的任务,就是为说英语、法语的古董商引路,当翻译,他很喜欢这个工作,不太忙,闲时可以读书,可以去各个店铺交谈、观赏,让各种各样的古玩“过眼”、“过手”,确实增长了不少见识。

    董懂是懂古玩的翻译家,那些关于古玩的专业知识,他可以流利而准确地用外语表述出来,而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他绝不欺瞒哪一方,既要对得起国人,又要对得起外国朋友,因此他的口碑很好。

    来自美国纽约的布斯特先生,在这个秋天的上午,跟着董懂,又走进了专卖吉瓷的“流光居”。

    布斯特年近花甲,一头白发,蓄着两撇白色的小胡子,但身板笔直,四肢粗壮有力,从背影上看,像个中年人。

    他和董懂是第二次打交道,也可以算是老朋友了。布斯特很信任董懂,因为去年通过董懂的介绍,买了一些好东西,价格公道,而且不是赝品,一出手赚了不少钱。这次与董懂见面时,按中国人的风俗,他要给董懂一个装着一千美金的“红包”表示谢意。董懂笑过之后,拒绝了,用英语说道:“你知道吗?这是看不起人,友谊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不是古玩行当中的跑腿拉纤者,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布斯特耸了耸肩,觉得不可理解。

    上次,在这家“流光居”采买瓷器时,是店主刘璧亲自出柜接待他们的。刘璧和董懂年纪相仿,他虽在鉴定古瓷上有些功夫,但心粗,不怎么喜欢读书,凭的是“经验”吃饭,连博物架上的东西都摆得有些杂乱。

    布斯特看得很仔细,也问得很仔细。刘璧回答得非常简略,但董懂却“翻译”得十分详细。刘璧想:这董懂哪有这么多话说?真是啥都“懂”啊。

    布斯特在架上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一只很脏污的蓝釉碗,拿起来看了又看。刘璧说:“这大概是清末年间的,叫做蓝釉青花宝杵碗,人民币也就两千元。”

    董懂没有马上翻译,而是从布斯特手中拿过碗来细看:碗外虽为蓝釉,但透出青釉的莹润,无杂质、粗纹,均匀地布满“鱼子”般的细泡;碗内白釉厚实,如脂如玉;碗底虽无字款,但与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近似,只是没有那么精美罢了。他用中文向刘璧说了他的看法,强调可以买到6000元人民币!然后,又用英文为布斯特作了详细的讲解。

    布斯特痛快地买下了这只碗,后来在纽约以10000美元出手……

    刘璧见他们来了,忙走上前去,大声说:“布斯特先生,您好!董懂兄,谢谢你又把他引到小店来。”

    布斯特说:“刘老板,有什么好东西,只管拿给我看,去年买的那只碗,我赚了!”

    听完翻译,刘璧望了望董懂,禁不住哈哈大笑。然后,跑到里间去,搬出了一只斗彩团花带盖的大瓷罐,小心地放在柜台上,请布斯特观赏。

    布斯特看了好一阵,激动地再提起来看罐底,有一个清晰的楷书“天”字。这不是十分珍奇的明成化“天字罐”嘛!

    这一切,董懂都看在眼里。“天字罐”存世量极少,而且多在相当规模的博物馆里,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那么,这只“天字罐”来自哪里?只可能来自不正当的渠道!

    “刘璧兄,这东西太贵重了,曾在国际拍卖会上,起价就是百万美元哩。”

    “我知道。如果布斯特要,我只出价50万元人民币,请兄帮忙撮合。”

    “这样的国家一级文物,布斯特能带出海关吗?我想问问,你是怎么收来的?”

    “董懂兄,古玩行素有‘英雄不问出处’的说法,你忘了?”

    董懂不好再说什么,转过脸,开始为布斯特进行翻译讲解。他说:这只“天字罐”是赝品,刘璧居然没看出来!

    布斯特最终没有买下“天字罐”,这使刘璧很懊恼,明明有大钱赚的买卖,怎么这老头子就不动心呢?糊涂!但布斯特还是花了几万元钱,买了好几件别的瓷器,然后笑吟吟地走了。

    两小时后,董懂送别布斯特离开古玩街后,急匆匆又回到了“流光居”。

    他们在关上门的里间,好好地长谈了个把小时,然后,刘璧随着董懂去了市场管理委员会,详细地说明了情况,并笔录“备案”。原来“天字罐”是一个陌生人,主动送上门来卖的,只要了5万元钱!

    一个月后,“天字罐”果然出了事。它是外省的一伙盗墓贼,在当地一座明王妃墓里盗挖出来的。因刘璧提早说明“备案”,总算是脱了干系。但“天字罐”没收了,还白白地赔了5万元钱。

    刘璧吓出了一身冷汗后,又庆幸自己逢凶化吉,这一切多亏了董懂。他决定在“洞庭春酒楼”,宴请这位并没有多少深交的好朋友。

    董懂说:“你知道我的秉好,古玩街上任何店主的宴请,我都不参加。不过,你好好准备准备,明天,我会把几个法国古董商,领到你店里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