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丛集间,我想起了三年前过世的那位族兄。1956年,他在邻乡一所小学担任教导主任。这天早饭后,外面大雨如注,学童们一个个“泥孩”似的踅进了院子。我那位族兄一向口无遮拦,面对这种场景,就和教研室的几位老师议论:“省报上刊登一幅《多情的雨衣》漫画:一对身着雨衣的青年男女,雨中亲密交谈,不料两件雨衣粘在一起,竟至无法扯开。漫画家应该有个续篇,名为‘多情的泥土’,画一外来串亲的男子,雨天在泥路上穿行,举步维艰,整洁的鞋袜还有裤腿儿,深陷泥淖之中难于自拔,最后只好统统甩掉,穿着裤衩逃出。”为着这个“有趣的”设想,一年后,族兄被抓了辫子,划为右派,罪名是:恶毒攻击社会主义,丑化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农村。
其实,他所说的尽管有点夸张,但道路泥泞不堪的情景,在地处辽河下游淤积平原的盘锦,当时确是随处可见。东北人都知道,牛皮制作的靰鞡,本是数九寒冬农民或者猎人踏雪出行的鞋具,一以防寒,一以穿行雪路时不致脱落,因有皮条牢牢地绑在双脚上。可是,在我们那里,赶上淫雨连绵的夏秋季节,有的却用它权充雨鞋。再者,地名往往反映当地的自然特征,你看,这里叫“鸭子场”、“莲花泡”、“沟坎子”、“魏家塘”、“小洼”、“四河”之类的村落,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特别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故乡的道路逐渐改观。有的把路基抬高,两旁修了渗水渠,栽上了成排的路树;有的填充了砂石、矿渣;后来又普遍铺设了柏油路面。路上的运载工具,扁担挑换成了手推车、畜力车,换上了“小手扶”、三轮卡,换上了拖拉机、农用汽车。从前,乡村僻塞,“道阻且长”,有的年岁大的人不懂得柑橘要剥皮吃;现在,通过空运,台湾岛、海南岛、东南亚的多种时新水果下树两三天,这里就可以尝鲜。
看到这些喜人的变化,我的那位“老学究”族兄,激情洋溢地给定居省城的我写了一封信,慨乎其言:“老夫做梦也未曾料到,一生命运竟同‘路’结下不解之缘:年及弱冠,由逃荒求生走上翻身解放之路;后又因‘路’而以言获罪;中年之路困惑重重,弄不清‘拉车’还是‘看路’;及老,适逢改革开放,步入安康富庶之通途。古书上说,‘路’字左边是‘足’、右边是‘各’(每个人),表明人生道路或通或塞,皆出于己;其实未必尽然,人为环境之产物,个人努力之外,还须际会风云,凭借时代之制动。即如吾乡之父老兄弟,处此卑湿之地,如不躬逢盛世,不知摸爬滚打于泥涂中何许年也!”
驾着改革开放的风帆,故乡盘锦奔驰在飞跃发展的大道上。机械化、良种化、水网化,使“南大荒”变成了“南大仓”,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作为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世世代代丰衣足食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全国第三大油田的开发,更为此间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丰收之路从地上延伸到地下。万古沉寂的荒原上,钻塔如林,机声喧响,一批特大型现代新兴工业企业平地崛起,使盘锦这头“新生的小老虎”,在经济发展、财税收入方面跻身先进之林,成为全国十三个率先进入小康地区之一。
近年来,看到一些资源型城市纷纷濒临困境,盘锦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及早推进经济转型,改变一元主导的产业格局,因油而腾飞,也会因油而竭蹶。看来,路在脚下,也在心上,思路决定着出路。眼界拓宽、思路开阔之后,观念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由单纯地享用资源、固守资源转换为“吃一看二眼观三”,抓紧开发接续产业,凭借现有资源优势努力使生产要素向高端跨越。经过几年努力,目前新兴产业支撑能力已明显增强,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非油气采掘业的经济比重已占一半左右。二是由单独盯住生产企业转换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公用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农业园区与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培育绿色基地,发展设施农业;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湿地资源,建设“湿地休闲之都”。三是由招商引资扩展为招才引智,使拔尖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向新兴产业靠拢。辽滨小镇原本一个渔村,居然成为省重点船舶制造基地之一,构建产业集群化、区域协调化、资源集约化的新型产业体系,靠的是什么?就是人才集聚效应。这里的人才崇尚流动、富有激情、强调机遇,具备大海一般恢宏、灵变、豁达的特性。我问过一位来自湖湘的科技、管理型人才:“您离开那里的工业重镇,来到偏僻的辽河边上,看中了什么?”他回答得很干脆:“这里有理想的创业平台。”
西方一位哲人说过,谁接近了海洋,谁就接近了财富。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是不会拥有未来的。盘锦人的气魄很大,他们说,不能拒绝海洋的召唤,要由开拓陆路勇敢地走向开拓海路,打通出海通道,融入海洋经济,以无限的手段竞争有限的发展空间。现在,一座以船舶舾装、油品、散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计划年吞吐量近亿吨的盘锦新港正在兴建之中。与此同时,他们又在河海交汇处着手建设一座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富有时代感的新型水城,总面积为一百一十平方公里,设计由德国一家城市设计院和国内一所大学完成。现已纳入全省“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是的,中国并不缺少普通的城市,缺少的是个性化、诗意化,“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新的天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这天,沐浴着湿润、清爽的海风,我和建设总指挥漫步在刚刚铺就的滨海大道上。放眼四望,到处都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施工景象。左手边,造船工地上巍峨的船体、高高的吊车,伴着电焊迸发出来的耀眼闪光,掩映着正在施工中的连接盘锦与营口两市的辽滨大桥一座座厚重的桥墩;再远处,掘土机、推土机在往复进退地平整工地。向右边望去,茫茫的海域蜿蜒着一道填海长堤,运输石料的自卸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往来穿梭,宛如一条巨大的自动传送带,石砌长堤随之而不断地向前延伸。堤堰外有两类船舶作——输巨轮满载着石料隆隆驶来;而笨重的大型挖泥船,正通过长长的管道向外喷吐滚滚的泥沙,成片的土地渐渐地露出了水面。
总指挥面对金光闪烁的海面,如数家珍地指给我看:水城主体部分由三个岛屿组成。那里是金融商贸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总部的设置,过去我们只注重引进项目、建设厂房,其实,大本营更为重要,那是最后财税结算的所在,现在已有广东与温州的一百多家总部预签了合同,未来将有四百余家入驻;那里是教育科研基地,包括综合性大学和一系列设施齐全的高新产业孵化基地、现代化职业培训基地;那里是原生态体验区;那里是文化娱乐区;那里是水乡住宅区……
我说,这真是人间仙境、“诗意的栖居”。清代诗人陈秉元写过一首竹枝词:“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写的正是这种情境。
“要说人间仙境,那边还有一处哩!”他又遥指着正东方向的“鸭舌岛”,说:那里要建设占地四十公顷的体育公园,容纳五万人的体育场和高标准游泳馆;建设别开生面的湿地高尔夫球场;仿建同等大小的苏州拙政园、沧浪亭和留园;还有占地二十公顷的国际会展中心,以及综合办公楼、高级公寓、商务酒店等相关配套设施。
我随口插了一句:“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还有总部,都需要有优越的交通条件。”
总指挥连声说,是的,当然。河对面就是营口市区,辽河大桥明年建成后,营口、大连乃至沈阳的城市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里距离即将开工的营口机场不到十公里,有三条高速公路擦身而过,哈大高速客运铁路经过营口市,交通极为便利。
眼前道路多经纬——十载沧桑巨变,由泥路、土路到砂石路、柏油路、混凝土路,由公路到铁路,由陆路到海路,由地上的路到天上的路,立体交叉,错杂纵横,承载着万种悲欢、千年梦想,引领僻野的乡园跨上现代化的文明、富裕的征程。
(2009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