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转业后在村里当了党支部书记。兄妹四人,他年龄最小,自幼父母宠爱有加。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小学一年级,他就显露出爱斗的个性,经常和孩子们打架,放学了,人还没有到家,告状的便找上门来。轻者,父母亲给人家赔礼道歉,重者,要到医院给人家疗伤。父母最怕的是去学校开家长会,每次去总是受挤兑。
小学毕业那年,一部叫《少林寺》的电影确定了他的人生目标。少林寺在哪里?少林功夫真的是天下无敌?他满脑子装的是“少林”,解不开的“少林情结”荒废了他的整天舞棍弄棒,不务学业,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老师为他担心,家长也为他担心。
刘泽东有一个要好的同学,长他两岁,因打架被学校开除,失学后进了当地一家武馆,练起了功夫。刘泽东打心眼里羡慕,经常跟他过上两招。
一天,两个少年聚在一起,秘密地制定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东东,我们一起去少林寺吧。”
“少林寺在哪里?”
“少林寺在河南。”
“离家很远吧。怎么去?”
“不知道有多远,走着去呗,听我爹说,当年红卫兵大串联,他们还走着去过井冈山呢?”
“井冈山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反正很远很远吧。”
“你爹娘同意吗?”
“告诉他们,肯定不同意,偷偷走呗,我们一起还有个伴。”
“我们到那里去投奔谁,他们能收留我们吗?”
“我师傅的一个师兄在寺里,他们是出家人,慈悲为怀,会收留我们的。”
“我们身上没有钱啊,到哪里吃住?”
“听师傅说,出家人云游天下,从来不花钱。我们也当一回出家人,保证饿不死。”
秘密策划,神秘出走。那年,刘泽东14岁,他做出了一件令父母意想不到的事情,偷偷去了少林寺。
河南登封因有少林寺而出名,少林寺因有神奇的传说而彰显于世。
庙宇巍哦,香烛缭绕,木鱼声声,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梦境吗?
操场上,万人大操练,吼声如雷,气势恢宏,这不正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吗?
“吃得苦中苦,方成少林功。你怕吃苦吗?”教练望着这个不经世事的少年问。
“能!”刘泽东肯定地回答。
“小伙子,好样的!”教练用赞赏的口气给予鼓励。“少林武校的大门是开着的,随时可以进来,随时可以出去,希望你不要半途而废。”
训练真的是很苦,每天八小时的训练课一点也不能偷懒,偷懒要受体罚,教练手下从不留情。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伏天训练,烈日暴晒,流汗过多,经常会中暑,三九天的训练要赤臂上阵,练出汗来才能穿《菔。最让刘泽东难以忍受的是那两块钱一天的伙食。吃不到肉,看不到油,连肚子也常常填不饱,每天超强度的训练,消耗的多,补充的少,在训练场上晕倒是常有的事。
苦的时候,刘泽东也想家,想家里舒适的生活环境,想无拘无束的少年时光。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偷偷地趴在被窝里大哭一场,哭完了,再想想,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啊,是自找苦吃啊!忍耐再忍耐,刘泽东从不向爸爸妈妈诉苦,也从不让爸爸妈妈来学校看望。
春节回家了,妈妈见儿子瘦了一圈,心疼啊,说什么也不让他再走了。刘泽东天生一付犟脾气,自己认准的丨路死也不回头。妈妈拗不过他,只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运会,苦苦练了一年,刘泽东报名参加。这是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最好检验,检验结果给他带来一个莫大的惊喜,那次散打比赛,他当仁不让地捧回48公斤级金牌,金牌给刘泽东带来自信,带来机遇,也带来好运。
学校比赛拿金牌,省运会拿名次,更大的挑战随之而来。15岁那年,初出茅庐的刘泽东报名参加全国锦标赛,他被编到成人组(当时没有青少年组)。
翩翩少年,面对强手,面对成人,面对这个残酷的以拳头论成败的擂台,他打得自信,打得从容,打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成绩一铜牌。
一个希望之星就这样诞生了。敢打敢拼,少年气盛,勇猛顽强,是可造之材。看完比赛,上海体院教授赵光圣慧眼识珠,将刘泽东带到上海体院深造。
从打打杀杀的擂台走进宁静温馨的校园,刘泽东的人生之路骤然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调头。这是在做梦吗?上大学,这个遥不可及的奢望居然变成了现实。走进大学城,刘泽东才,道自己和名副其实的大学生还有很大的距离,他珍惜这个难得的人生机遇,下决心拼命读书,补好文化课。
文化课要补,功夫同样不能丢。白天上课,晚上练功。正课时间学习,课余时间练功,上半年备战赛事,下半年迎接考试。大学校园的那段日子,的确很苦也很累,可刘泽东却认为活得很充实。
一边学习,一边比赛,有名师指点,有知识加油,刘泽东羽翼渐丰,在上海体院读书期间,先后参加了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全运会、亚运会等大赛,取得了骄人的好成绩。
和所有的大学新生一样,刘泽东人学的第一课——军训。
军装、背包、水壶、挎包,每一件物品都打着绿色的印迹,这些军用物品让人感到新奇和神气。
穿上军装,扎上腰带,照照镜子,真有点“英姿飒爽”的军人气质。
那是一个秋天,“秋老虎”还在施展着淫威,学校的训练场上像一个大蒸笼,第一次穿上军装的同学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脸上挂满了汗水。
队列前站着一名年轻的军人,他是聘请来的教官。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随着教官的口令,严肃而紧张的军训生活在校园里拉开序幕。
刘泽东是从那时候起才真正接触部队接触军人的。每次在训练场上看到军人的风采,看到他们整齐划一的队伍和那豪迈有力的步伐,心中就发出一种渴望和期待,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军装,走进这绿色的方阵,成为一名共和国的光荣士兵。
短短的军训结束了,军训给刘泽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教官给他们讲述的部队的光荣传统,部队严明的纪律,部队的英雄人物,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部队是一所纪律严明和高度统一的大学校,这不正是自己今后事业发展的最佳空间吗?只有在这种良好的环境里,才不会迷失自我,才能够成就事业。从那时起,刘泽东就憧憬着美好的军旅生活,憧憬着有一天自己的胸前能戴上一枚代表军人荣誉的军功章。
大学毕业了,刘泽东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给学校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不但文化成绩合格,在校期间,先后参加过国际、国内无数散打比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在同学们为毕业分配而焦虑不安四处奔波时,刘泽东的面前却是一条条铺满鲜花的道路等待他选择。校方希望他留校当老师,省队高薪聘请他去当主教练,并给予优厚的待遇,武警部队体工队也同时发现了体坛升起的这颗闪亮的新星,希望他能走进橄榄绿方阵。
武警,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王国吗?好男儿志在军旅。为了事业更加辉煌,为了心中的那份荣誉,刘泽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军营,走进武警体工队。
一切如愿以偿,当刘泽东带着一颗仰慕的心走进部队营门时,才发现这里是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全新世界。
大学是充分张扬个性和自由发展的天堂,和部队的纪律和专业训练相比,有天壤之别。既来之,则安之。从走进武警体工队那天起,刘泽东就自觉主动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积极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条令条例,努力增强军人意识,从点滴做起,培养军人作风,很快完成了从地方大学生到军人的转变。
全国九运会预赛在香港举行,这是刘泽东进入武警体工队参加的第一场重大比赛。决不辜负首望和战友们的重托,为武警部队的体育事业增添新光彩。刘泽东踌躇满志地走上赛场。
刘泽东的对手是有“草原雄鹰”称号的蒙古族选手格日乐图。格日乐图是连续三年的全国冠军,一号种子选手,夺冠呼声甚高。赛前,香港媒体以“世纪之战”为题对这场比赛作了力量对比的透析,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格日乐图稳操胜券。
刘泽东不信神,不信邪,他暗下决心,打好这次“世,纪之战”,为武警部队争光。
那是一场恶战。双方实力悬殊,舆论一边倒,天时地利刘泽东全不占优势。更为不利的是,刘泽东白天打了两场比赛,体力消耗很大,晚上要迎战格日乐图,而且要降体重。
刘泽东属于兴奋性运动员,上擂台他从不畏惧,最怕的是减体重。短时间内速降体重,最有效的办法是不吃不喝和排汗。
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季,穿上棉袄,带上护头,在大街上跑步。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交通警察以为他是神经病,将他拦截下来,送到交通队。弄清真相后,才向他说了句对不起。体重降下来了,口干舌燥,饥饿难耐,在这样的状态下打比赛只有靠精神支撑了。那天,刘泽东没有退缩,靠着那股不服输的精神,靠着军人的坚毅和勇敢,一举夺得金牌。比赛终场的锣声响了,刘泽东晕倒在擂台上。刘泽东出人意料地获得金牌,这不争的事实让香港舆论界一片哗然。
这是以弱胜强的一次成功战例,这是可喜可贺的一块金牌。打完比赛,教练问,你第一次来香港,现在最想到哪里去玩?刘泽东摇摇头回答说,我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吃顿饱饭。
“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加油!”2002年10月11日,第十四届亚运会散打比赛在韩国釜山东西大学体育馆进行第二轮角逐。体育馆座无虚席,群情振奋,拉拉队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红方:是身穿红色运动服的中国队队员刘泽东,他精神抖擞地走上擂台,像一束跳动的火焰,点燃着观众亢奋的情绪。
黑方:是当年世界杯散打比赛铜牌得主菲律宾运动员多米尔,对手五短身材,发达的肌肉高高的隆起,显示出他超人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在世界杯比赛中他凭借自身的实力多次将对手推下擂台,赢得优势。
刘泽东凝视对手,从对手的眼神中看出一道咄咄逼人的目光。
本次大赛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实战两分钟,局间休整一分钟,以击中点数计分。
多米尔是兴奋型运动员,刚刚开局,拳脚相加向刘泽东发起了攻势。第一次和多米尔交手,刘泽东并不急于出手,边战边退,控制距离,伺机反击。对手见刘泽东节节败退,使出撒手锏,猫腰朝刘泽东冲击过来,欲将其推下擂台。刘泽东看出对方的险恶用心,借势一个绊腿,将对手抛开。对手立足未稳,刘泽东一个追杀拳,将对手打倒在地,由劣势变为优势。
几个回合下来,刘泽东慢慢摸清了对奢的战术特点,掌握了赛场上的主动权,以灵活的腿法和出其不意的重拳将比分拉开。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刘泽东加油!”
第一局还有最后十秒钟,台下的队友在声嘶力1竭地为刘泽东助威加油。还有最后十秒钟,不出现意外,第一局比赛将稳操胜券。
刘泽东改变战术,不急不忙地与对手游斗,打得轻松自如。
刘泽东打得轻松自如,可台下的队友和教练却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擂台就是战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到鸣锣的最后一秒,很难预料胜负。
多米尔不但是兴奋型选手,而且是力量型选手,连连受挫后,他恼羞成怒,在最后十秒钟发起强攻。
多米尔抓住时机,一记重拳将刘泽东打倒在地。1、2、3……裁判员开始读秒。
“刘泽东站起来!刘泽东好样的!”场内的中国拉拉队齐声呐喊,场下的国家队教练管建民更是心急如焚。“泽东啊,你一定要挺住!”备战亚运会的四个多月时间里,他与刘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对刘泽东他太了解了,很多次被刘泽东那种忘我的苦练精神和战胜伤病的顽强毅力所感动,作为散打队员,25岁的刘泽东已经过了训练的黄金时期,超负荷的训练,使他浑身是伤。备战九运会期间,踝关节疲劳过度受伤。迎战亚运会期间,在做深蹲大力量训练时扭伤了腰部。每天上千次地踢沙包致使膝部半月板损伤。在不久前的一次实战训练中,由于对手用力过猛,他右脚拇指骨折,几个月不能用力,训练中只能练另一条腿。常年控制体重,肠胃功能失调,他患了功能性胃炎。高强度的训练和伤病的困扰,一天训练下来,他连上楼的气力都没有,有一次竟然晕倒在楼梯上。每天晚上队医要给他做几个小时的按摩,他第二天才能正常训练。队友们开玩笑说,刘泽东除了眼睛没有伤,浑身都是伤。对刘泽东顽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管教练有十足的信心,他相信刘泽东会爬起来的,只要他的心脏还在跳动。“5、6、7……”就在裁判员唧将数到“8”时,刘泽东醒狮般地从地上站立起来。坚持打完最后10秒钟。
“好样的,刘泽东!”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由于被数“8”失去2分,第一局刘泽东和对手比分战平,对手身体轻一公两占优势,裁判判对手赢第一局。
第一局由优势变为劣势,后两局形势严峻,只能背水一战了,成败在此一举。
局间休息,教练指出他第一局失利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鼓励他增强信心,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果然不负众望,在后面两局的比赛中,刘泽东固强补弱,发挥优势,不放过每一个得分的机会,最终反败为胜,2:1淘汰对手,进人四强。
次日下午,60公斤级半决赛在刘泽东和老挝运动员之间进行,对手长期从事职业泰拳训练,曾多次获得泰拳国际比赛金腰带。泰拳的特点是注重力量和身体的硬度,贴身对抗性强,本次亚运会的前两场比赛,这名选手先后击倒两名对手获胜。比赛之前,他对媒体扬言,要让他的中国对手吃尽苦头,成为他的第三个被击倒I,勤泽东第一次和这位对手遭遇,对他的战术特点有所不知,赛前,教练与他一起研究过对手的战法,制定出“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快、准、灵、变”的打法。刘泽东以凌厉的腿法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在散打擂台名声大振,散打界称他是“用脑子打比赛的智能型选手”。国内两届散打王得主蒙古族选手格日乐图拳头重,摔法好,力量大,但刘泽东是他的克星,他在与刘泽东的多次较量中,总是感到有力而使不出,均以失败而告终。在九运会预赛中,两强再次相遇,格日乐图凭借良好的摔法试图掌握赛场的主动权,可刘泽东偏偏不给他施展的机会,利用灵活的步法控制距离,以快速准确的腿法连连得分,最终以绝对优势战胜这位名噪一时的散打王。国内散打界的许多教练员、裁判员和运动员对刘泽东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神出鬼没的腿法感到不可思议,主教练牛飞对他的弟子了如指掌。他说,刀是磨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可能得到超人的回报。为练腿的击打速度,他每天要踢成千上万次沙包。作为上海体育大学武术系的大学生,业余时间他总是泡在书本里,有的队员不理解,说练武的看书有啥用,可刘泽东不以为然,他认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既要练外功,也要练内功,通过有选择地看些心理学书籍、名人传记,能使自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比赛,胜不骄,败不馁,不管赛场风云如何变幻,只要善于扬长避短,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在2000年全国比赛和2001年九运会上,他接连两次被组委会评为“技术风格奖”。
半决赛一开锣,老挝选手以重拳开路,展开凌厉攻势。刘泽东以虚探实,蓄而不发。几个回合下来,刘泽东发现,对手属于力量型选手,虽然拳脚重,但速度慢,步法不灵活。刘泽东临场制订“以快制慢,打时间差”的应对方案,对手刚一出手,刘泽东的快拳已击中对方,打得对手晕头转向。连旌出手,连连失利,对手出现急躁情绪,像一头受伤的狮子,一次又一次地猛扑过来。哐!刘泽东瞅准时机,一记重拳击中对手,凶猛的对手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哐!刘泽东抓住战机,又一个既快又准的高鞭腿击中对手头部,对手轰然倒地。裁判开始“数8”,对手再也没有站立起来,刘泽东以优势取得胜利。教练看看表,从开场到结束,仅用了一分钟。
亚运会散打60公斤级决赛在刘泽东和韩国运动员金贵钟之间进行。金贵钟是上一届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的双料冠军,也是本届亚运会东道主队唯一进入决赛的选手,为了实现韩国队“零”的突破,对夺取这块金牌他们跃跃欲试。
在家门口打比赛,天时、地利、人和诸元齐备,拉拉队阵容庞大,“粉丝”团摇旗呐喊,整个体育馆变成了沸腾的海洋。
韩国运动员刚刚人场,台下的拉拉队便刮起了一阵旋风,疯狂的喊叫声震耳欲聋。刘泽东在上一场比赛中受伤的耳部被震得“嗡嗡”作响,对教练的临场教导一句也没听清。
“哐”的一声锣响,决赛拉开战幕。身高体壮的金贵钟在拉拉队的助威声中展开凌厉的攻势,一上场,便饿虎下山般地朝刘泽东猛扑过来。刘泽东并不示弱,他采取“针锋相对”的战术,首先打掉对手的锐气。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来来往往打九个回合,刘泽东使出撒手锏,一个旋风腿,朝对手扫荡过去。对手身体失去平衡,一个趔趄,差点儿栽倒在地。这记重腿让金贵钟尝到了刘泽东腿脚的厉害,任凭拉拉队如何助威,再也不敢贸然进攻。刘泽东渐渐地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频频用拳脚组合向对手发动进攻。场内的拉拉队见比赛形势发生逆转,偃旗息鼓,不再呐喊助威了。比赛进行不到一分钟,金贵钟被击中头部“数8”,裁判终止比赛,第一局刘泽东以大比分获胜。第二局,金贵钟已完全失去斗志,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四处碰壁,连遭重拳袭击。刘泽东不给对手喘息之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轻松地拿下第二局,以2:0的绝对优势夺得亚运会60公斤级冠军,为中国代表队赢得第147块金牌。
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又一次在釜山体育馆升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刘泽东心潮澎湃,往日付出的汗水、血水、泪水在这一刻全部注人这块沉甸甸的金牌,化为祖国人民欣慰的笑容。聆听国歌,观望国旗,刘泽东心里升腾着一种骄傲自豪: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常年打比赛,屡屡降体重,饮食规律被破坏,身体平衡被破坏,年纪轻轻的刘泽东多病缠身:前列腺炎、胃炎、习惯性脱臼、腿骨裂……
要成功,就要拼搏,要拼搏,就要有付出。面对得到的和失去的一切,刘泽东感到十分欣慰,这是他无怨无悔地选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