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三五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后唐清泰二年,吴天祚元年,后蜀明德二年,闽永和元年,南汉大有八年,契丹天显十年

    三不开

    石敬瑭得到魏州百姓怨声满天的密报后,自以为新皇帝已不得人心,便认为时机已到,也就不再装病了,竟亲自到各军去检阅,第一站是忻州。不想,石敬瑭刚进入忻州营门,就听到军营内传来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其声势惊天动地,甚是骇人。石敬瑭大惊,忙问左右是怎么回事,左右回报:“朝廷使者正在向军士们颁发夏装,士卒们感念天恩,故而齐声高呼。”

    石敬瑭一听,当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他万没想到,军士们对朝廷还如此拥戴!军士们每呼一次“万岁”,他的心就沉一下,脸色也变得越来越难看。幕僚段希尧见状,悄声建议道:“明公不如将带头欢呼之人杀了,看看众军士是何反应。”

    石敬瑭当即命刘知远将挟马都将李晖等三十六人以喧哗军中的罪名给斩首了,诸军见状,皆不明所以。此事传到京城后,李从珂便对石敬瑭的疑心更重了,当即任命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令其率兵屯守代州;同时,又致书振武节度使杨光远,对其厚加奖赐、抚慰。李从珂希望能以此二人牵制石敬瑭。石敬瑭听说后,心中悔恨不已。

    此时,赵延寿、房翯同兼枢密使,然而,二人所言却很少能被李从珂采用,十条之中,最多能采纳三四条。倒是枢密副使刘延朗、薛文遇的话,李从珂经常听从。赵延寿新近入阁,不愿多事;房翯虽为凤翔五心腹之一,却遇事不置可否,从不先开口,故而,每次太原、幽州的使者入奏,枢密院众臣围坐商议之时,房翯常常是低头瞌睡,等他醒来时,使者与众臣早就散去了。

    不久,李从珂又立其子李重美为雍王,以马胤孙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胤孙生性谨重,升任宰相之后,遇事就更加慎重了,致使中书之事多被凝滞,时人皆称其为“三不开”,即口不开、印不开、门不开。如此一来,上呈奏章、任命官吏等朝廷大事,几乎全由刘延朗包办了。诸道节度使、刺史到朝廷后,必先去贿赂刘延朗,然后再进贡朝廷。贿赂厚的就能先入朝,就可以到内地州、镇任职;贿赂薄的只能晚入朝,也只能到边陲州、镇任职。如此一来,无论是先入朝者,还是后入朝者,也无论是到内地任职者,还是到边陲任职者,都心怀怨愤,对朝廷满腹怨言,但李从珂全然不知。

    蜀国金州防御使全师郁率兵围攻金州,很快就将金州水寨攻陷了。监军陈知隐见蜀军有数万人之众,金州城中却只有千余士卒,竟率领三百水兵弃城逃走了。防御使马全节却坚守不走,并倾尽家财奖赏守城士卒,因而金州军民众志成城,竟将蜀军击退了。消息传到京城,李从珂对马全节大为赞赏,当即召其入朝,准备委以重任。刘延朗却趁机遣人向马全节索求贿赂,马全节守城之时把家财全都赏给军士了,早已是两手空空,哪还有钱给刘延朗?刘延朗却根本不管这些,竟将马全节改为了绛州刺史。不想,马全节的任命一出,就惹得朝廷一片哗然,群议沸腾。李从珂听说后,大感不妥,只好亲自下诏,任命马全节为沧州横海军节度使,朝廷这才安稳下来。

    经此一事,李从珂终于有所警觉,这才将刘延朗降职为本卫上将军,充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但枢密使一职却给了刘皇后的另一个弟弟刘延皓!

    九龙帐

    中原皇帝的枢密院掌控在国舅手中,地处东南的闽国皇帝也不遑多让。

    王延钧与其兄王延翰一样,不爱美女爱丑女。王延钧原本娶了两位刘氏夫人,一位出身于刘氏名门望族,另一位却是南汉皇帝刘岩的女儿清远公主。两位刘氏夫人一个比一个美丽端庄,可是,王延钧偏偏不喜欢,反而对闽太祖王审知的丫环陈金凤情有独钟。更为奇怪的是,陈金凤长得鼻孔朝天,眼睛细小,兔唇龅牙,毫毛又黑又密,真正是奇丑无比,令人目不忍睹。而且,陈金凤淫欲奇盛,夜夜都需四五次房事,每每把王延钧折腾个半死。王延钧却对其百般宠爱,呵护备至,最后竟立其为皇后。所谓爱屋及乌,陈金凤的两位族兄陈守恩、陈匡胜自然飞黄腾达起来,一个被任命为枢密使,一个被任命为殿使。

    王延钧对陈金凤可谓言听计从。王延钧之子、福王王继鹏早就与宫女李春燕私通,想娶其为妻,便将这一想法告诉了陈金凤。陈金凤巴不得宫中美女都离开呢,当即让王延钧将李春燕赐给了王继鹏。李春燕之兄李仿也因此得以飞升,从一介布衣,一跃而成为了皇城使。

    陈金凤长相虽然丑陋,却颇有文才。为取悦王延钧,她亲自设计督造了数十艘彩舫,于西湖中编排了一整套变化多端的水阵。端午节这一天,陈金凤拉着王延钧乘坐龙舟前往观赏。只见碧波荡漾的西湖之上,数十艘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彩舟在水面上来往穿梭,令王延钧大声称妙。兴致正浓之时,陈金凤又让众宫女同声高歌她亲自谱写的《乐游曲》,词曰:

    龙舟摇曳东复东,采莲湖上红更红。

    波淡淡,水溶溶,奴隔荷花路不通。

    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

    波渺渺,水悠悠,长奉君王万岁游。

    所谓乐极生悲,王延钧游湖回到宫中的当晚就得了中风,身体每况愈下,眼看着就不行了。王延钧嬖臣归守明,长得美若处子,深得王延钧宠爱,称其为“归郎”。王延钧得病不久,陈金凤便与归郎染上了,但陈金凤淫欲太盛,归守明根本就不能满足她,只好又将百工院使李可殷介绍给了她。

    陈金凤在床上花招百出,恰如翻江倒海,普通御床根本就不够她折腾的,为此,王延钧特地让锦工制作了一架又宽又大的“九龙帐”。自此,陈金凤便与归守明、李可殷整日里在“九龙帐”中宣淫,淫浪之声又奇又大。三人之丑闻很快就传到了宫外,国人作歌道:

    国母口味奇,声喧云雨急。

    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

    朝野之人皆对三人深恶痛绝,却敢怒不敢言。

    李可殷曾在王延钧跟前诋毁过李仿,而陈匡胜则曾经得罪过王继鹏,李仿、王继鹏皆怀恨在心。王延钧病势加重后,常对王继鹏说看到王延禀向他索命,李仿听说后,误认为王延钧命不长了,便令几位壮士手持白梃将李可殷击杀了。

    不想,没过多久,王延钧的病势竟有所好转了,陈金凤便将李可殷被杀之事告诉了他。王延钧大惊,强忍病痛上朝,责问李可殷被杀的真相。李仿大为惊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退朝之后即率领着所部兵士冲进了内宫。王延钧闻听兵变,连忙躲藏到“九龙帐”中,乱兵用兵器一阵乱捅,将王延钧逼了出来。王延钧此时尚未咽气,满身的创伤犹自四处喷血,太监陈问春见他痛号着在大殿之上滚来滚去,只好将其一刀毙命。

    李仿与王继鹏随后将陈金凤、陈守恩、陈匡胜、归守明等人全都斩杀,王继鹏还顺便把他的亲弟弟王继韬也杀了。

    陈金凤被杀之后,寓居于闽国的前大唐翰林学士韩渥曾作诗叹道: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

    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

    当日,王继鹏自称皇太后有教令,命其监国。次日,王继鹏即宣布继位,更名为昶,遣使奉表于中原唐国,大赦境内,立李春燕为贤妃。

    王昶继位之后,任命李仿判六军诸卫事,执掌兵权。不想,李仿得志后,渐渐跋扈起来,不但专制朝政,为所欲为,还暗地里蓄养死士,意图对王昶不轨。王昶很快就觉察到了,便命拱宸指挥使林延皓等想法将其除掉。林延皓当即诈附了李仿,李仿将他视作心腹。不久,林延皓即趁李仿上朝之机,突然发难,将其斩首。王昶随即下诏,说李仿弑杀王延钧、王继韬,已被枭首正法,并任命建王王继严掌典六军诸卫,任命六军判官叶翘为内宣徽使、参知政事。

    叶翘博学多才,为人质朴刚直,王昶对他一直以师礼相待,闽宫中皆称其为“国翁”。但是,王昶即位之后,也变得骄纵起来,很少再与叶翘商议国事。一天早上,王昶正在练剑,看见叶翘身穿道士服从内庭向外走,登时大悟,连忙遣人将他叫了回来,并以学生之礼拜道:“军国之事正多,孤久未与师傅相商,是孤的过错。”

    叶翘顿首道:“老臣辅导无方,致使陛下即位以来无一事可以称道,愿陛下准我回乡养老。”

    王昶道:“学生政令若有不善,师傅尽管指教,为何要弃孤而去呢?”叶翘这才又留了下来。

    王昶原配乃梁国夫人李氏,为宰相李敏之女。王昶因宠幸李春燕,待李夫人甚薄,而且还想立李春燕为皇后。叶翘谏道:“夫人乃先帝之甥女,聘之以礼,为何因新爱而弃之?”王昶大为不悦,自此,对他又渐渐疏远了。不久,叶翘又上书言事,王昶趁机在其上批道:

    春色曾看紫陌头,乱红飞尽不禁愁。

    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叶翘明白他的意思,当即请求告老归田,王昶这一次很痛快地同意了。叶翘头天刚走,王昶第二天就下了一道圣旨:册立李春燕为皇后。

    王昶对陈守元仍然极为信重,而且与王延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赐号天师,而且连更换将相、刑罚、选举等大事,都要与他商议。陈守元虽然没有朝职,但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决定闽国的朝政,因此,闽国朝野上下纷纷趋附,一时之间,陈守元门庭若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