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心境出现在当人们阅读印度的童话书之时,阅读《故事海》或称《童话源流之洋》,大约11世纪中叶的部分由苏摩提婆编著。这当然可以追溯到较早的范本,其中的一些故事有可能在最古老的印度更为纯粹也更为高贵成功,但恰恰是这种杂糅形成的多种色彩,这种时而精致时而野蛮地将原始的天真烂漫与精神的最极致文化相互连接融合起来的方式最具印度特色。这部宏大的著作原本将由阿尔贝特·韦塞尔斯基译成德语,共六册,计划在莫拉韦-舍费尔出版社在柏林出版,目前第一册已经问世,若不是这场致命的战争毁掉了整个翻译工程以及其他许多珍贵的东西[8],出版续集和完成这部译著本来是众望所归的。
能使这些童话与其他民族的童话即刻区分开来的东西,是典型的印度精神色彩,是印度最古老的对虔信与博学的热爱。正如同印度人的虔信通常由放弃与断念组成,那么他们的博学同样也引导他们远离生活,到达一个奇异的非现实的、纯粹形式的国度中去。二者在童话中都有所表达。
同时我们再看看印度的伦理,它是深深地根植于印度思维中的确信,亦即现象世界是毫无价值的,通过灭绝欲望和苦行才有可能获得拯救,这种伦理由衷而荒诞地与极美的神话和混乱费解的教条主义相结合。印度最纯粹的拯救学说以认认真真讲述的神祇故事的形式出现,充满了最奔放和最恣意的象征,最天真幼稚的与最深刻的东西并肩共存。正因如此而且由于这种奇特的并肩而存直至今天对非穆罕默德教派的印度人来说是最为典型的,我觉得苏摩提婆的这本童话书是极有价值的知识之源泉。
然而,我又不是个学者,读了这么一本童话书之后只能给我带来些文化心理学上的认识,这于我又有什么裨益呢?不是这样,我对童话书要求得更多,要求有最高的诗的价值,真正强烈的幻境,内在深刻而真实的场景,具有令人欢快的优雅妩媚的想象。
好吧。这些印度神话在诗方面能给予的很多。即便是通过翻译,语言上还是有很多令人欣喜的可爱细节。这里举几个形象的例子:一个消息对两个朋友中的一个是开心的,对另外一个却是沮丧的:“就像是雨季开始时,水鸟们开心得不行那样,候鸟们却忧心忡忡。”或者真正以东方的方式来表达两个相爱的人分手:“生命之蜡在分离的火焰中消融了。”或者说起一个人,其任务是尽可能让许多人知道一首诗:“他将它传遍四方,就像风将花的芳香远扬。”
我们遇到以一个美妙的委婉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个古老的童话问题:“谁是全国最美的女人?”一个恶魔试图用这样一个问题“谁是这座城市中最美的女人?”来恶心几百人。但最后他总算找到一位智者,此人告诉他一个完美的答案:“你这蠢人,每个女人都只有对爱她的人来说是最美的。”
一个个靠叶片生活的林中隐者、徒步漫游中的赎罪者、充满求知欲的国王、狡诈的商人还有其他很多这样的印度的典型的人物类型都出现在这些好故事中。而其间一些怪诞的画面具有令人惊讶的作用:例如一条鱼在市场上看到了侯爵做的一件蠢事,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而其中有一个人物形象特别令人瞩目,他其实不像个印度的人物,而更具有《旧约》中人物的伟大气质。这人是萨卡塔拉大臣,他连同他的上百个儿子被国王一起给关到地窖里去了。他们这么多人每天得到的食物却仅仅够维持一个人保留自己的生命力。于是这位大臣就请求他的儿子们,从他们中选出一位来,此君觉得自己足够强壮,有朝一日可以向国王报仇。他们就都选了自己的父亲,这样在他的儿子们饿死的时候,这位父亲每天都得到食物,他活了几年以便日后报仇。当他几年后重获自由后,他又可以进行报仇了,他要找一位有担当的助手。他选了一位婆罗门做助手,他见过这位婆罗门从干涸的土地上将一个长着深根的草给连根刨出来,而作为报复,草叶中的一片叶子把他的脚给刺伤了。这位怀着隐忍的怒火的人最后成功地扳倒了国王。
此外,我们自然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故事,它们也出现在童话和逸事书中,这些故事传到了欧洲,进入中世纪,传给了薄伽丘。此外还有一些故事只有在印度才有可能,比方那个自古就非常著名的鸽子的故事,它逃到了善良国王的胸前,他保护着它免受老鹰的伤害,但国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与这个故事相反的是一位善良的牧人。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最高贵的印度思维的中心。
这些故事通过一些框架以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彼此相连,相互缠绕,相互交织,就像那些亚洲的刺绣作品中的神秘的装饰性的缠绕。
德国目前在毫不嫉妒地承认异域的成就方面、在对文学中超越民族的人性的感觉上走在所有民族的前面,但愿德国不久后能够继续从事这些和平与理解沟通的工作!不是单个作品,而是这些工作的总体精神将会缓慢而有耐心地促进人类的发展——或许在遥远的梦中的未来终于可以做到,让战争变得多余起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