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深处皆慈悲:李叔同书信集-致王心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一九二一年阴历十一月初六,温州)

    真如居士丈室:

    书悉。赞词别写奉慧览。曩既谆请湛翁润色,若置而不用,于义有所未可。又原作固佳,改本尤精善也,故依改本书写。朽人于华严,唯略习《清凉疏钞》,未尝卒业。尊说希就正湛翁何如?唐宋诸师,皆先习论后习经(又受具足戒后必穷研小乘律),卓见极是。或习《俱舍》、《唯识》、《十二门》、《起信》亦可。又,杨仁山居士所定先习起信、唯识、楞严之法,亦甚允当。

    近时学者多宗此法。但已上诸法,唯上根乃可用之。若中人之质,须先穷研《起信》一部(此亦杨居士说)。其次者唯习《佛教初学课本》等可耳。朽人现居庆福,掩关念佛。仁者获此书后,气勿复。天寒手僵,殊未宣悉。

    十一月初六日昙昉疏答

    彭二林《华严念佛三昧论》仅十五页,义理极精。仁者已研寻否?习华严者,应先熟读此论。

    二

    (一九二二年阴历正月二十一日,温州)

    真如居士丈室:

    比承来旨,欣悉一一。普陀印光法师为当代第一善知识,专修净土之说,允宜信受奉行,万勿游疑。印光法师文钞,扬州有新刻本,较前增百十数首。近商务又重编排印,又增七十余首,希觅求悉心读之。《净土十要》、《彻悟禅师语录》(与《梵室偶谈》合本,《偶谈》亦乞研寻)、《秘藏指南》等亦宜详阅。附奉旧写佛号一页,率以裁复,无复委悉。

    正月廿一日昙昉疏

    三

    (一九二四年阴历二月四日,温州)

    损书承悉一一。小印仓卒镌就,附邮奉慧览。刻具久已抛弃,假铁锥为之。石质柔脆,若佩带者,宜以棉围衬,否则印文不久将磨灭矣。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印光法师。前年曾致书陈情,愿厕弟子之列,法师未许。去岁阿弥陀佛诞,于佛前燃臂香,乞三宝慈力加被,复上书陈请,师又逊谢。逮及晚岁,乃再竭诚哀恳,方承慈悲摄受,欢喜庆幸,得未曾有矣。法师之本,吾人宁可测度。且约迹论。永嘉周孟由尝云:法雨老人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明澫益大师),步武资福(清彻悟禅师),弘扬净土,密护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二百年来,一人而已,诚不刊之定论也。孟由又属朽人,当来探询法师生平事迹,撰述传文,以示后世。亦已承诺。他年参礼普陀时,必期成就此愿也。率以裁复。未能宣悉。

    二月四日昙昉疏答

    阅《净土十要》,宜先阅《念佛直指》、《净土法语》、《净土或问》、《净土十疑论》;复阅《西方合论》,又阅《无生论》,参观《亲闻记》;最后阅《弥陀要解》,参观《便蒙钞》。

    四

    (一九二四年阴历三月十二日,衢州)

    真如居士丈室:

    损书并惠道影,欣若良觌。《释名》率写以奉慧览。某君之说,似少牵强。近以衰疾,将易地疗养,希暂勿复答。此未委宣。

    三月十二日昙昉疏

    附:《释名》

    名依相立,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则名相双遗。此大乘胜义,惟一真心,无有差别。言真如者,依义立名,是言说之极,因言遗言。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理之至名之极也。故佛法虽广,总摄其义,要在断除尔炎而契真如。解行俱兼,吾愧未能,以名遗名,所以自症,因自名真如,字曰心三者,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真如居士,昔以是文,就正于法雨光法师。师颇赞许,谓其文义允惬。又谓文字性空,循名行义,旨甚正确。比者居士请写是文,以志记念,并录光法师语,附其后焉。岁阳关逢三月。

    昙昉书于信安

    五

    (一九三五年阴历十二月十四日,泉州)

    惠书欣悉一一。近返泉州居乡间。《心湛铭》甚善。略复不宣。

    十二月十四日演音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