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业原曾显巨才,文林生面亦新开。何尝冀望传千古,诗诉衷情墨写怀。
即兴吟成擅雅才,胸中澎湃境全开。妙将一管生花笔,述志达情寄壮怀。
文忌重复。那么,除了上述,我还能讲些什么新的内容呢?
阅览一过,这部诗词集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五个方面,或者用时兴的话说,有五个看点:
作者出身北大哲学系,毕业后长期从事领导工作,理论功底深厚,逻辑思维发达,理性与思辨能力比较强。可是,令人感到新奇的是,他的情感世界竟是如此丰富。笔锋所至,或为激情,或为柔情,常常如万斛泉源,随时随地涌出。可以说,诗集中满纸都是“情”字,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校园情、山水情、爱国情,情真意切,酣畅淋漓。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本诗集首要的看点。
三首调寄《忆秦娥》、《采桑子》、《浪淘沙》的哭胞兄的词,写他行年五岁,慈母见背,全靠长他十六岁的胞兄照看,白天骑在背上游玩,或者坐在挑筐里出行,夜里由哥哥搂着,同睡在一个被窝儿里;手头拮据的哥哥,再困难赶集归来也要给小弟弟带回一点糖果。现在,兄长们都已故去,“每逢佳节倍思量,欲返儿郎,鬓已飘霜,怀念亲人痛断肠。”读来,真情灼灼,感人肺腑。
其二,也许和他具有美学的功底有关,他饶有诗人雅兴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每到一处,他那似火豪情便随之而喷涌出来,一一发而为诗,于是便有了那么多的祖国颂、山河颂、中秋颂、春色颂、奥运颂、烈士颂、元勋颂、岁寒三友颂、港澳回归颂、医巫闾山颂。作者情怀饱满,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游览名城胜境,足迹几乎遍布神州。2008年初夏,湖湘十日游中,南登衡山,北览洞庭,畅游金鞭溪,写真凤凰城,欢宴火宫殿,礼赞影视城,放歌黄石寨,采风受降坊,观江合江阁,朝圣韶山冲,……屐痕处处,吟咏不辍,正所谓:“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其三,恩华同志待人真诚,性格豪爽,喜交往,重情义,因而各地都有众多的推心置腹的朋友。诗集中有多篇记述他和友朋聚会的动人场景,形象生动,衷怀毕现。2008年元旦,老朋友相聚锦州,他怀着深厚的感情,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与会者的众生相:这里有心事重重、仪容潇洒,俨然影视明星的玉华,有面容清秀、寡言少语、正襟危坐的宝元,有鼻音很重、南方归来的“祖传郎中”,有一笑俩酒窝、专工人物画的芝葵,有天生机灵却不谙仕途的树林,有热心助人、“笑眼如针缝”的杰飞……写法显然是仿效老杜的《饮中八仙歌》,描形拟态,意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
其四,作者酷爱自然,生活充实,情趣高雅。他的窗前有三个小小的园地,一曰花园,二曰菜园,三曰葡萄园,分别有诗章吟咏,另有《咏三园》七律一首:
种豆何须去南山,吾家窗外有三园。百株花艳迎宾赏,数垅蔬鲜供自餐。暑后葡萄欣结果,秋中皓月庆团圆。未曾瞩望能收获,只效陶公乐畅然。
《三园吟咏》亦以此而得名。其他尚有咏赞公园春色、欣赏关门山枫叶、追忆燕园往事、惊叹花山岩画等大量充满生活气息、映现高雅情怀的诗篇。
其五,秉承古人“诗言志”的宗旨,诗集中一些咏志述怀的篇什,朴实无华而真情自见,大都粲然可观。最具特点的是那首属于“夫子自道”的2010年《元旦自题》,从童年困苦立志写到负笈燕园、插队许都、就职辽锦,勤劳公事,心系群黎。中有句云:
生活无奢望,宽厚待他人。难移耿直性,未改故乡音。人老惯回首,往事件件亲。
思乡《虹螺颂》,恋土《女儿吟》。
《咏兰》识世态,《杨柳歌》热忱。
展望征程远,美景更温馨。
通篇真诚恳挚,开口见心,直抒胸臆。
从作者写作实践来看,五言古体比较娴熟顺手;而在把握七言近体特别是七律方面,有时出现拗句、孤平或平仄未协现象。相信通过格律诗的大量诵读与写作,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作者近期又练习填词,见于本集中的十来首词,大都疏放自然,淡而有味,琅琅可诵,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综上所述,其成功的取得,刻苦努力、孜孜以求,自是根本缘由,同时也和诗风纯正有直接关系,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谆谆垂教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十二字要诀,虽然说的是写文章,其实,作诗填词又何独不然!
(2010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