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素心幽寄-致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立足于新时代的要求,从现代视角、以宏观视野,按照严谨的学术规范,做好传统美学的价值转化工作,亦即对于古代美学文本进行新的理解、新的思考、新的审视,揭示其基本精神、个性特征、独特蕴涵以及现实意义,这确是学术界当前面临的一项迫切而光荣的使命。王向峰教授所著《中国古代美学史论》这部美学书稿,可谓“得其时哉”。

    我通读王向峰的《中国古代美学史论》,明确认知书稿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古代美学史论》对于元典有广泛深入地发掘,材料非常丰富,形成为中国美学史的完整轮廓。由于中国古典美学植根于古代文化的丰厚而独特的土壤之中,通过历代前贤往哲对于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探索,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珍贵的美学遗产。《中国古代美学史论》进行了细致的“历史还原”工作,深入掌握了古典美学资源,并加以准确运用。

    2.《中国古代美学史论》对于古代美学研究紧紧把握历史线索,突出了主要人物、重点论著、基本观点,而且立章分节,有深入剀切的分析,把许多难懂的、玄妙的、形象性的理论概念、范畴,加以释解,成为可以实践应用的理论思想,达到了以史显论、以论带史的史论统一境地。

    3.《中国古代美学史论》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存在,但在对历史阐发中却展现了阐释者高超、广阔的现代视野,不仅在许多问题上能与西方美学加以比较联系,更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予以是非、完缺的认定。

    4.《中国古代美学史论》是美学思想史,阐发它的范畴内涵,必须与中国文学艺术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书稿作者对此有极大的适应性,能以大量相适的文学艺术实例,化解理论范畴的坚硬性,使书稿具有明晓畅达的文风和美育意义。

    5.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学科学术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目前尚是初级阶段,不仅应名的著作有限,而且在水平与系统上公认的著作更为少见。王向峰教授在本学科领域长期从事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五十多篇,并有多部著作出版,是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获得者。他的这部书稿会以其学术的开创性、体系的概纳性和见解的独到性,为同行专家所推重,为文化艺术界所欢迎,为社会广大读者所认可。

    在今天研究和撰著中国美学史,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和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理论借鉴、思想引导和学术建设意义。

    王向峰教授对于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尤有精湛的研究,独步当今,别具只眼,这有所获的“鲁迅文学奖”堪资作证;而于美学,更是他的看家本领、特出长项,他的《西方美学论稿》、《中国美学论稿》、《中国现代美学论稿》都是我的案头书,再加上这部《中国古代美学史论》,这种多学科、多领域的创造成果,特别是整个美学研究的系统工程,充分反映出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与超拔的学术水平。换句话说,正是以博观圆览之力,收灵明会通之功。

    王充闾

    2014年3月12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