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素心幽寄-致王雪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雪丽同志:

    大著拜读一过,感到诚如向峰先生在序言中所讲的,文集中凝聚着丰厚的感情,蕴存有丰富的知识量,洋溢着丰盈的智性精神。我想就着这些话题讲点个人的感受:

    散文是作者精神的外射,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苏珊•朗格说,艺术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本质。这种情感本质,必然是人类深层意识的外射,是个体生命对客观世界的深刻领会与感悟。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爽朗、热烈,真情似火;文如其人,您的散文也是处处映现着作者的这种风格,展现着灵魂、心性的特征,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对身旁的人与事的关注,对自身赖以存在的时空环境的探索。可以说,您的这本散文集,正是灵魂的曝光、内心的折射,是一部可贵的心灵史。最典型的例证有两点:一是对先祖王十朋的衷心景仰,全力发扬光大他的爱国精神和凛然正气;再就是对于亲人——抒情散文《母亲祭》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缅怀,记录了母亲对爱情的忠贞,对革命的贡献,情真意切,令人动心动容。

    书中很多文章,从思想主旨到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作者是在以全部的灵性和感受力去烛照历史,触摸现实,探索文化,追寻美境,在浓郁的传统文化信息与古典风韵中展现着作者的现代意识。您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艺术欣赏习惯来品味传统。应该说,中国历史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传统文化中越是久远的东西对现实的影响越大,人们愿意从中发掘出一些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民族符号,作为自己生存状态、生命存在方式的参照。特别是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度扩张和后现代化思潮的涌入,人们回归传统、回归本原、回归自然、回归精神家园的情感需求日趋强烈。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加倍重视对于本土思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我感到,这是这部散文作品的精华所在。

    顺颂

    时安

    王充闾

    2011年9月10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