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闾文集:素心幽寄-致孟繁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繁华同志:

    您好!

    这两天,我一直在看《马大帅2》,那里面许多“逗哏”的笑料,往往令我笑得合不拢嘴。按说,以我的个性与素养,与此本不相协调;无奈,人们总是在紧张的思索、劳作之余要消遣、要调解的。而要消遣,又只能面对这类节目,选择的余地并不很大。

    我们这个民族素以丰饶、富有的精神文明称雄于世,我们原是有过许许多多清新、雅致而又令人动情动心的作品的。比如,上世纪30年代那些散文、小说、戏剧、电影就是。今天早晨我照例看了星期天的《电影传奇》,在《马路天使》中又听到了周璇那“金嗓子”的“天涯海角觅呀觅知音”和“春季里来绿满窗”等歌曲(周璇主演的电影的特点,是每片中必有歌曲,而且,一经歌唱就广泛流行),是那么悠扬悦耳,那么婉转动听。可是,从我一参加工作、走进社会,就被告知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情调,不能观看,不准观看,更不要说欣赏、赞誉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于是,我们就让那类粗俗不堪的乱侃或者武侠之类的打斗充斥银幕、满坑满谷了。粗俗到什么程度且不去说,单看银幕上字幕的错别字,就令人瞠目结舌。范伟拽文说了个“三顾茅庐”,字幕打成“三共谋”;赵本山说个“天生丽质”,而屏幕书写者不懂得是哪几个字,结果就成了“天生立志”。真是呜呼哀哉!

    不过,也应该承认,作为一个民间艺术家,一个难得的人才,赵本山确有其独到之点、过人之处:

    他在沈阳中街剧场开办刘老根大舞台,已经两个年头了。小品专业作家崔凯曾建议他,请几位专家帮助这些二人转演员提高一下演出质量。赵本山却说,这些民间艺术不能让专家指导,否则就把二人转整变味了。过于艺术化的东西,容易和观众拉开距离,不如现在这样“毛边水茬儿”的演法让观众感到亲切,觉得过瘾。由于这些演员都是土生土长、带有泥土味的,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就是观众,因此在演出中,能够按照观众的口味,不断地进行调整、提高。反过来看,有些专业艺术团体为什么不受欢迎?并不一定是艺术水准问题,而是由于脱离了本土,脱离了自身实际,脱离了大众的文化需求。这使我想起了艾莫逊在《依靠自己》一文中所说的:“尽管宇宙充满了至善,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在属于他的那块土地上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也就不会得到丰收的果实。”

    一篇报道里讲,赵本山对剧本的要求十分特别,基本上不管什么编剧技巧,也不刻意追求什么语言包袱。看剧本他先找感觉,他说:“不能让我的脚够不着地,飘起来的戏肯定不好看。”、“脚够不着地”,也就是离开了生活基础。他认为,情节可以虚构,但不能虚假,一旦虚假了,观众就会不信任。特别是塑造人物,一定要有生活基础,哪怕是一句台词,不符合人物身份,他也不接受。他说。艺术最重要的是让人感到真实;喜剧也要真实,把握分寸,胡闹不行,一闹过分了就失去分寸。不可信的东西,肯定不好看,也不美。

    赵本山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平民演员,无论头上有多少光环,他都会真诚而坦然地说:“我是个农民,领了一帮农民,排了几个给农民看的戏。”他最反对演员摆艺术家的架子,经常告诫徒弟们:“好演员都是群众捧红的,你们怎么尊重我,就应该怎么尊重观众。聪明的演员都把观众当祖宗一样恭敬。”他到刘老根大舞台去看徒弟们演出,观众发现他,有时会喊:“老赵,给咱整一段呗!”一般情况下,他都会上台表演一段,决不断然拒绝。

    就冲着这一点——“把观众当祖宗”,赵本山也是不同凡响的。可以说,这是他的成功的秘辛。

    赵本山坚持要走自己的路,其出发点与着眼点,是不能“双脚够不着地”——脱离普通民众;其实,若是从艺术发展规律、艺术人才成长路径上来研究,也是颇有道理的,非常可取的。西方有一句响当当的名言:“成为你自己。”瓦瓦特•拉雷爵士说:“我写不出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书,但是,我能够写一本是我写的书。”戴尔•卡耐基说得更为透彻: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所造就的你。无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由于对这类问题感触太深,说起来就一发而不可收了。还是就此打住。

    王充闾

    2005年4月26日

    孟繁华,文学博士、文艺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