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赵寿山-深入士兵 言传身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玉崐[39]

    1948年9月下旬,是荔北战役准备工作的最后阶段。当时我们警三旅七团驻在蒲城县马湖镇的东南,距我们的主攻对象永丰镇国民党十七师三十六团只有30华里。敌我双方戒备森严,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开火的危险。

    9月28日这天清早,我和团政委许法善、参谋长刘占云冒着危险,潜伏到前沿观察作战地形,制定作战方案。下午4时许,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将军带着参谋、警卫员、马夫一行四人,来到我们团部,得知团长、政委和参谋长都去前沿看地形了,便要值班参谋领他去部队视察。赵将军首先到了通讯连,一进通讯连的门,赵将军就和战士们拉上了家常,他一边嘘寒问暖,一边向战士们宣讲通讯工作的重要性,教导战士们不要小看电话兵的工作。他说:“电话兵是指挥员的得力助手,电话是传达上级指示、命令的工具,没有你们这些电话兵认真负责的工作,上级的指示、命令,前线的作战情况,怎么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呢?仗怎么会打赢呢?”从通讯连出来,赵将军又进了通讯班,他看着马厩里的战马,深情地说:“这些马都是立过战功的,要好好饲养,紧要关头可是用得着它们啊,有时一马当先就可赢得全盘的胜利。”他一边说,一边打扫着马槽内的土渣,并耐心地告诉战士们,一定要把草筛得干干净净,否则,马吃了会生病的,那样就会误事。最后赵将军走进了炊事班,他看到炊事员们正忙着烧火做饭,便卷起袖子抱柴烧火。炊事员小刘见此情景,冲着赵将军就开了口:“你是新分到咱们班上的吧?你这么大年纪了,是解放兵还是子弟兵啊?现在班上正缺人呢,你能来帮忙真是太好了。”白参谋听小刘这样讲话,急忙上前制止,并告诉小刘,这是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将军。惊得小刘直吐舌头。赵将军听了小刘的话,不但没有在意,反而高兴地夸奖小刘,并风趣地说:“我是一个老兵新战士,得好好向咱解放军官兵学习,假如彭总批准我的话,我一定到你们班上来工作。”

    下午6时许,我和政委、参谋长从前沿看阵地回来,听值班参谋说赵将军已经来到两个多小时了。我们即刻请赵将军共进晚餐,在前往团部窑洞的路上,我们一边走,一边谈,赵将军说:“我看了,你们团搞得真不错,三大民主好,上下团结好,部队士气高,求战情绪热烈,这些都是作战胜利的基本条件,但是在作战技术方面,你们还要加强训练。人常说艺高人胆大,有了英勇的战士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再加上灵活果断的决策指挥和精练的军事技术,就能够战无不胜。”

    开饭了,管理股准备了四个小菜(炒土豆片、炒萝卜片,另加炒鸡蛋和炒粉条)和稀饭烧饼,赵将军看了一眼饭菜没动筷子,就起身向外走去,我们跟在后面,连忙喊,他也不停步。过了一会儿,他从外边回来,说道:“彭总让我察看一下战士们的伙食情况,战士们只有两个菜,为什么让我搞特殊吃四个菜呢?这不符合毛主席的要关心战士生活,要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我不要做这样的客人,我要的是咱们解放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最后,我们只好将炒鸡蛋和炒粉条退回了管理股,赵将军才肯和我们一同吃饭。

    很久以来,赵将军这些感人事迹,一直在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我时常想,他担任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几十年,没有忘记劳动人民的本质和疾苦,回到解放军后,坚持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真值得我好好学习。

    (张万勇整理 1992年7月22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