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赵寿山-地下党领导的秘密电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薛高涛 邓元温[22]

    1939年3月,三十八军地下党工委,为了保证与党中央、八路军前总和陕西省委联系,同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赵寿山和工委领导下,建立了一个秘密电台,具体由工委负责。这部电台一直工作到1944年4月,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电台建立后初设在山西平陆县和夏县的岳家庄、望原、黄家山,后设在河南巩县的阎沟、南窑湾、新沟、西村、芝田镇、小官庄、清易镇和荥阳的柏庙等村。从1940年的11月到1944年的4月大部分时间设在巩县。

    电台在工委直接领导下,先后由刘协、李景浒、薛高涛负责具体工作,收发报是薛高涛、李景浒;参加过抄收新华社新闻的还有张越、王万禄及进步青年郭景龙、邵耀华、柏宗良等;先后翻译绝密电报的有陈真伦、孙乃华(共产党员,因五十五师起义,不幸被捕,被蒋介石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张志刚、邓元温等。发电机摇手是杨世祥,电台保卫员有罗曼中、赵一平、郭成斋等。

    电台有四项任务:第一,转发党中央、赵寿山和工委的指示、报告等,来往电报均以公兄(中央)勤兄(赵寿山)的代号相称。中央来电,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电台每天早晨6点钟,准时和中央台取得联系。第二,全部收抄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社论、评论、时事述评、中央公开发布的文件,以及边区的生产、整风、解放区情况介绍等。重要新闻和文章,首先在党内传阅学习,以适当方式向教导队和民主人士传阅,对部队进行教育。这些材料在敌特严密封锁,我党书刊文件传阅困难的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转递中央、军委总部、省委和三十八军重要人物来往调动、党员关系。第四,培训党的通信技术人员。这部电台开始和陕西省委联系,1942年党中央指示,三十八军由中央直接领导,工委秘密电台专门和中央、华北局、八路军前总联系。

    四年里,电台收发了不少电报,其中重要的电报有:

    1940年5月,三十八军在山西黄家山时,国民党规定:“不是国民党员不能任命军官、军佐。”工委电请中央如何对待?中央电示:我们的干部可以加入国民党,担任军官掌握兵权。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始,彭总电示,要三十八军配合作战。赵寿山同志即派部队出击同蒲铁路两侧。电台收抄的百团大战消息,由军部印刷成战报发给部队。当时的第三期教导队学员,每天可看到战报。

    蒋介石为了切断三十八军和八路军的联系,1940年9月突然命令第四集团军限10月底必须全部离开中条山,赴洛阳郑州间守卫河防。这时周恩来同志通过重庆十八集团军办事处电台转西安三十八军办事处电台,电示工委:“蒋介石此举是调虎离山之计,企图借移防整训之名,行分化、瓦解,并吞之实。要提高警惕作好应变准备。”在此关键时刻,赵寿山和工委向中央提出要求,拟将部队拉到太行山区。中央复电:为顾全大局,三十八军应按时赴郑、洛险地。

    1941年10月初,日寇以两万多兵力,从原武、中牟等地渡河进攻郑州。孙桐萱部没有坚决抵抗,汤恩伯部10余万众闻风溃逃,郑州陷落。正面战场唯有三十八军在广武一带与敌浴血奋战。赵寿山同志通过电台向中央请示,要求八路军支援。晋冀鲁豫军区接中央指示后,在平汉线猛烈向日寇进攻,破坏了武安公路多处,攻袭彭城,夜袭新乡敌飞机场,威胁日寇后方的安全,迫使日军撤退,10月31日郑州收复。

    郑州收复后,三十八军面对日寇压力,黄河以南还有蒋军包围,蒋介石又向部队内部派遣特务破坏,在此情况下,为巩固部队,抵抗蒋介石的瓦解、吞并政策,做好原部队上层指挥员的统战工作,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工委研究后,提出了具体的方针、策略、步骤和方法,发电请示中央,中央复电完全同意工委的报告。

    1942年春,电台把党中央关于整风的文件全部收抄翻译出来,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除领导人传阅外,还有计划地刊登在墙报上,作为思想教育的主要教材。工委领导把收到的《土地法大纲》稿向教导队学员们作了讲解,使学员们及时听到了党中央的声音。

    国民党妄图消灭抗日进步力量,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对三十八军的压力也日趋严重,以其嫡系汤恩伯的六个军形成了对三十八军的包围,威胁到部队的安全。蒋鼎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对三十八军增施高压政策。1942年春,蒋介石以“整编”为名,对三十八军实行缩减,取消旅的编制,将十七师的五个团缩减为三个团,独立四十六旅改为新编三十五师。但对战斗伤亡则限制补充,部队不满员,武器装备不予补充,部队处境日益恶化。1942年夏,赵寿山向工委提出,派代表向党中央汇报,请求起义,并提出加入共产党的要求。工委发电请示省委,省委转报中央。中央来电:要工委派一个能代表赵寿山,又能代表工委的负责同志向中央汇报。经工委研究,并取得赵的同意,派郝克勇(范明)去延安汇报。行前,工委将三十八军的基本情况、敌我情况、起义后的对敌斗争策略以及各种应变方案,拟成简要提纲电报中央,准备范明汇报时参考。

    1942年9月,中央来电,要将三十八军全面情况向党中央汇报。汇报说明全军共有多少人,多少团、营、连,团以上军官有多少,全军党员有多少,军饷、粮食有多少。工委经过一周的查对落实,将详细情况电报中央。

    1942年秋,日蒋加紧勾结,军部情报处梁鲁同志在巩县洛口(黄河渡口)截获了驻新乡日军头目佐滕荣佐派赴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联系的人员3个,有一封向蒋介石致敬,提出日蒋合作、共同“剿共”的2000多字的长信,还有供日、汪、蒋联系的绝密电码本。赵寿山和工委领导将此事电报中央。中央复电:这一情报非常重要,应继续注视事态发展,如获新情况,即报中央。对此,中央还特予表扬。

    1942年至1943年河南连续大旱,又发生蝗灾,人民流离失所,饿殍载道,三十八军节约口粮,赈济驻地灾民,赵寿山派人从陕西运来大量代食品,济民渡灾。工委将河南遭受严重灾害的情况及三十八军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开展节约粮食、赈济灾民的活动向中央发电详细汇报。

    1943年夏,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八九月间,日寇第四次向蒋介石诱降,派人去重庆做蒋的工作。蒋介石在对三十八军软硬兼施均告失败之后,突然命令三十八军于11月15日撤离郑州、广武前线,调驻巩县偃师地区,在汤恩伯部队包围中集中整训。接着调赵寿山去重庆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受训。工委研究赵去重庆凶多吉少。赵同工委研究,拟以三十八军为主,带动九十六军,举行起义。发电请示党中央。中央复电:起义时机不利,只要三十八军实力不垮,蒋介石就不敢危及赵寿山的安全。抗日战争尚未结束,国共合作不会全面破裂,抗日统一战线还要维持,不宜举行起义,同意赵寿山去重庆。

    三十八军由郑州广武前线移驻巩县芝田镇。中央电示工委:我党在国民党地区的政策仍然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以待时机”。共产党员可以跨党加入国民党,以免暴露。按照党中央指示,我三十八军一批地下党员办理了加入国民党手续。在电台工作的邓元温、薛高涛由温朋久、周杰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

    1943年12月,国民党嫡系部队由洛阳、登封、密县到荥阳、汜水,完成了对三十八军的包围。敌特活动十分频繁。同时,蒋介石正在施行他的调虎离山之计——调赵寿山同志到甘肃武威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妄图消灭、瓦解这支武装抗日力量。在此紧急关头,赵寿山同志和工委秘密进行起义准备工作,电请中央批准。中央当即回电:“抗日战争尚未结束,统一战线还要维持,不宜举行起义,赵还是服从蒋调动为好,并和部队保持密切联系。”赵寿山和工委领导同志都坚决服从了中央指示。

    1944年2月初,张耀明接任三十八军军长。不久,他反共反人民的面目充分暴露了出来。部队中有同志思想混乱,工委立即向中央作了汇报,为此,中央来电紧急通知:(一)已暴露的党员,调回边区培养提高;(二)能够存在的党员继续潜伏,坚持工作,更加隐蔽精干地进行合法斗争,争取团结原部队上层人士,抵抗蒋的瓦解、吞并政策;(三)继续和中央保持联系;(四)另选调一批党员打入陕西地方保安部队,长期埋伏,掌握兵权。

    1944年3月10日早上6时,赵寿山向中央发电:“我今日离开部队西去。”遂将这部电台拆卸装箱,带回西安赵的家中。1946年蒙定军同志在西安曾用这部电台和中央进行联系。

    1944年3月10日,专用电台装箱后,按照工委安排,薛高涛去巩县芝田镇以三十八军军部无线电排排长的身份,利用军部电台向延安联系,停止抄收新华社新闻。4月中旬,工委负责人之一的朱曼青同志,连续两次通知,敌已对薛进行监视,情况紧急,薛随即离开部队去西安找蒙定军同志。从此电台停止了工作。

    (摘自《巩县文史资料》第6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